而林侧妃则像是从那种昂扬的状态脱离出来了,又和以前一样,有些昏昏欲睡了。</p>

    进屋之后,身体就暖和起来了,弹一首曲子也很耗费精力,还是这种全身心投入的。</p>

    林侧妃像是一天只有一百格电量的人,用完了就停。</p>

    “这舞编极好,和那筝声浑然天成。”</p>

    “到底还是林侧妃的筝弹的好,若不是那首曲,我也没想到要编这支舞。”柳侍妾回的是太子妃,眼里却是盖不住的,对林侧妃的崇拜。</p>

    她筝弹的好,平时却很少弹,每次柳侍妾都听的如痴如醉,会舞的人,对乐更敏感。</p>

    林侧妃摆了摆,自傲地道:“可没几个人的舞能配的上我的筝。”</p>

    乍一听这话像是在自夸,但对柳侍妾来,不亚于表扬,飘飘然地就回到位置上了,这回飘中带着愉快,已经没有怨气了。</p>

    很明显,林侧妃熟练掌握了柳侍妾的使用方法。</p>

    散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就雪在烛光下白的刺眼,就这一会,地上就已经覆上一层。</p>

    本来以为这次和往常的几次没有什么区别,齐姣也好睡眠地倒头就睡了。</p>

    但半夜时,齐姣就突然被鹦鹉叫醒了。</p>

    “主子,好像是李良娣要生了。”</p>

    本来齐姣意识还没清醒,听到这话时,心头一跳,醒了一大半。</p>

    好在毓庆宫真的不大,从后殿去东配殿还是蛮快的。</p>

    走出来不久就看到了太子妃,紧跟着,两人前后脚就进去了。</p>

    同住一殿的钟奉仪等人已经都在了,有坤宁宫的嬷嬷在坐镇,倒也不混乱。</p>

    也不知道发动多久了,当事人都不清楚,还是李良娣起夜肚子疼,嬷嬷有经验,是要生了。</p>

    太子妃早早就让人摘腰牌去请黄太医了,现在大家也只能是等着,能做的东西不多。</p>

    西配殿的二人也过来了。</p>

    虽然太子不在,但有太子妃在把控场面,大家心里都是安心的。</p>

    而且,生产这种东西,外人几乎帮不上什么忙的,都得是自己熬过来。</p>

    李良娣进了产房之后,叫喊声就没停下来过,听的外边的人也是心惊胆跳。</p>

    要陪产的经验,之前都等的齐侧妃,也没听到喊的这么厉害。</p>

    黄太医却表示没什么问题,李良娣的身体也不差,应当是会顺利的。</p>

    见太子妃脸上有担忧之色,“各人反应不同,太子妃倒不用担心。”</p>

    太子妃点了点头,眉头紧蹙,不管怎么,这声响大,总是会让人多挂念几分。</p>

    “若是一直这样喊,泄了力可就不好了。”</p>

    出来回话的接生嬷嬷也听到这话,忙道:“齐侧妃的是,奴婢这就去劝劝良娣。”</p>

    虽然李良娣的阵势看起来吓人,但孩子生的挺快,天还没亮,就听见孩子的哭声了。</p>

    一看那黄色的襁褓,就知道,又是一个皇孙。</p>

    “皇孙七斤八两,是个结实的。”</p>

    齐姣也看了一眼,这孩子算是体型大的,也没有像其他刚出生的孩子一样皱巴巴。</p>

    只是,这孩子大,大人就遭罪,李良娣的产程又短,很容易撕裂。</p>

    黄太医还在里边把脉,一时半会又没听到李良娣的声音,本来喜悦的氛围一下子就消了许多。</p>

    </p>

    比起刚出生的孩子,还是对日常能见到的人更有感情。</p>

    看到里边另外两个接生嬷嬷进进出出脸色都不太好,再加上宫女们端出来的血水,空气都凝固了。</p>

    孩子刚出生时哭了好一会,现在不知道是感受到了什么,也安静下来了,早就准备好的奶嬷嬷连忙接过去喂奶。</p>

    越安静的环境,就会让人觉得越不安。</p>

    之前李良娣的大声音好像都不算什么了。</p>

    见黄太医出来的时候脸色不是特别难看,都不自觉松了一口气。</p>

    “皇孙身形大了一些,李良娣有些血崩,血止的快,已经无碍了,但得慢慢修养几年,才能恢复元气。”</p>

    “皇孙出生的早些是好事,要是母体里再长长,生时怕是困难。</p>

    按正常的日子来,要不是今日忽然发动,那孩子估计还是要待个十天半个月。</p>

    “看来这生的早也不是坏事。”</p>

    母子平安后,太子妃也松了一口气,太子不在,还是有点压力的。</p>

    等都收拾妥当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去了,李良娣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休息。</p>

    她们在也是打扰。</p>

    太子多了一个儿子,是件大好事。</p>

    东配殿一大早就热闹起来。</p>

    坤宁宫的张皇后也松了一口气,一个皇孙还是少,现在有两个,倒是的过去,只是听这孩子体型大了些,李氏生时受了些苦。</p>

    但好在都是健康的孩子,好好长大不是问题,贵不在多,在精。</p>

    想到最近李家的功劳,张皇后把赏的礼又重了两成。</p>

    太子第二日回来之后,就发现自己喜当爹了。</p>

    多了一个孩子,心里边也高兴,孩子的取名权终于回到他里。</p>

    康鼎帝也不是为每个孙子孙女都取名,若是占个“嫡”或“长”字,可能还有一些印象。</p>

    其他的,可能就不是这么有空了。</p>

    孩子身体健康,名取早点也无妨,也算是抬举,想到这两日的事,对李良娣也多了几分重视。</p>

    跟着“怀”字辈,取名为“景”。</p>

    都不用齐姣,长安就知道又多了一个弟弟,在东偏殿。</p>

    “都两个弟弟了,下次应该来个妹妹。”长安思考了一下,得出了一个结论。</p>

    齐姣听她在一边盘算着,心里不免觉得好笑,这又不是买卖,还能选。</p>

    “这回怎么不想着去看看弟弟?”</p>

    长安和良娣还是很要好的,时候总是姨姨叫着,哄得李良娣都没脾气了,齐姣才想着问一句。</p>

    “二弟还,不能抱,不能乱摸。”</p>

    齐姣还没理解她的逻辑,“长宁是我弟弟,所以没关系。”着着,还把腰叉起来了。</p>

    平日里长安很少把清风殿和其他地方分的很开。</p>

    她还以为她不懂,现在看来,孩子心里可能比大人还明白。</p>

    知道的多点不是坏事,养的太单纯才是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