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人在太子后院,一起卷起来! > 第137章 寻仙问道
    齐姣垂了垂眼,太子这回是真的气狠了,之前不管怎么样,看在礼法的份上,还不会用这种词来形容皇帝。</p>

    “若是那些道士有用,还要太医干什么?”</p>

    “我看那些和尚道士,也没见有几个能长命百岁的,可见那些延年益寿之术,都是诓人的罢了。”</p>

    禹朝佛道之教倒不算是特别盛行,只有在上层人中,信的才多些。</p>

    之前张皇后也不信这些,后来太子替御亲征,身为母亲的张皇后几乎每日都活在恐慌之中。</p>

    人在没有希望的时候,总会想紧紧抓住点什么,玄学在这种时候就有了巨大的力量。</p>

    是以,坤宁宫的那个佛堂就没有取消,齐姣写的那些经书,大多是供奉在那里。</p>

    太子学的是帝王之道,自然知道这些东西骗的只是百姓,愚的是民。</p>

    而父皇,偏偏就是信了这些,对太子来,有些荒谬。</p>

    去除了皇权的光环,就没有了英明神武,没有了帝王的理智,留下来的只是一个身处病痛之中,惶惶不可终日的老头子。</p>

    太子也隐隐有些明白为什么父皇会变成这样,他不想死。</p>

    齐姣暗暗吃惊,康鼎帝的身体应该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至少这两年没有那么严重,没有听有昏迷多日这种事。</p>

    不过,一个皇帝要是信了鬼神之事,那离死亡也就不远了。</p>

    那些方士炼的丹药,估计也是各种重金属混合在一起,想要不吃死人,还挺困难的,在微金属的作用下,一个健康的年轻人都熬不了多久,更何况是一个身体不大康健的老年人。</p>

    寻仙问道之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若是在历史的这么多教训下,没有一人能够意识到其中的玄,那是不可能的。</p>

    但就是甘之若饴,现在太子愤怒,但谁知道几十年之后,太子会不会是另一个康鼎帝。</p>

    太子在大倒苦水,明日要是见到那些方士,依然还是要以礼相待,现在的太子已经没有能任性的资本。</p>

    相反,还不能出一点错,想抓他毛病的人可不少。</p>

    太子也没想着能劝,他要是到父皇面前一,父皇不定还会觉得是他挡了长生之道,一心想着他死。</p>

    不是太子想的多,而是康鼎帝之前做过这事。</p>

    本来收拾的妥妥帖帖去伺疾的太子爷,回到毓庆宫,身上被药汤湿了一大块,下袍也脏了,被罚跪过,怎么看都狼狈。</p>

    起因却只是因为汤药太烫了。</p>

    出来了之后,太子顿觉轻松。</p>

    齐姣很容易让人起倾诉的欲望,她的表情会告诉你,的每句话都有在认真听。</p>

    太子拉过她的,有点凉,将暖炉塞到她的里,“常常将这些事拿回来,你也听烦了吧?”</p>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p>

    “身在后宅中,能为爷做的只有这些,若是不和我,我还不愿意呢。”话里还带着些醋味。</p>

    齐姣这话的坦荡,那双一览无余的眼睛也能让人感受到她的诚恳。</p>

    太子的动作变成揽的,将整个人都抱在怀里,齐姣对他的用心,他从来没有怀疑过。</p>

    齐姣的下巴搭在太子的臂上,太子的头埋在她的颈窝里,很别扭的姿势。</p>

    </p>

    这个姿势看似是太子在全方面包围她,但太子又何其不是在依靠怀里人。</p>

    像双生的植株,柔弱的菟丝花用茎紧紧将其缠绕着,吸食着,紧紧依偎,难舍难分,一但分开,双方都会枯萎,死亡。</p>

    第二日太子又精神抖擞地上朝去了。</p>

    齐姣站在廊上,天色未明,提着一个灯笼,算是在送他。</p>

    在暖黄色的光下,柔软地不可思议,太子的心也软的一塌糊涂。</p>

    每次到清风殿他都能喘口气,又能去和那些人尔虞我诈。</p>

    齐姣只觉得有一阵微凉的风掠过身旁,唇上也是一凉,带着太子的气息,“孤上朝去了。”</p>

    赵进宝跟不上太子的节奏,刚刚一调头,又是非礼勿视的场面。</p>

    看着前头太子意气风发,步步生风的样子,赵进宝倒是有些明白太子爷为何对清风殿那么特殊了。</p>

    有个这样的人在身后,何其有幸,眼瞧着,太子一有个不如意,便是往清风殿去。</p>

    太子身上不是没有能攻击的点,宠妾灭妻就是最明显的一点。</p>

    清风殿的那位这么多年还是长盛不衰的,太子的新鲜劲还是没有过去,这就很扎眼了。</p>

    上一次因为齐侧妃发火,也是这几年太子情绪最外泄的一次,书房碎了不少东西。</p>

    “一群老匹夫,自诩是读书人,连一个女子都这般为难。”</p>

    这不过是打着为太子好的旗号在嫉妒,毓庆宫又不进新人,眼看着一介宫女出生的孤女,直达侧妃,还占了太子长子长女的名头,没有半点好处让他们沾到,自然看不惯。</p>

    赵进宝能在太子身边呆这么多年,脑子活着呢。</p>

    那些大人总觉得他们这些太监心思腌臜,其实心里所思所想的那点心思,和他们可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下作。</p>

    他现在还记得太子当时的语气,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低沉又晦涩。</p>

    赵进宝提前为了那几位“大人”紧了紧皮,至于是真的的担心,还是幸灾乐祸,也只有赵进宝自己知道了。</p>

    清风殿可是惹不得的,就算被参了,太子依旧乐意宠着,还不让风声透露出去,什么都要护着人。</p>

    这也就算了,连名声也要守着。</p>

    最近齐侧妃庄子上的那些新作物,也是太子宣扬出去的,就是为了让人知道,齐侧妃可不是只会魅惑人心的“宠妾”。</p>

    这事不归赵进宝管,也不是他做,但赵进宝从中倒是琢磨出不少事来。</p>

    太子这“宠”,可不是一般的“宠”了</p>

    男人对妾嘛,送几套首饰衣服,抬抬位份算是宠,再给几个孩子傍身,那就是宠上天了。</p>

    既是如此,太子爷也不差什么了,可太子却连旁人的几句“诋毁”之词都忍不了,急哄哄地就要为人正名。</p>

    那些文人的嘴是最脏的,就算不是真的,到后面,也成了真的。</p>

    太子爷当初也不是没受过这种罪。</p>

    只有真正心疼一个人,才会对旁人一句话的诋毁都难以忍受。</p>

    能到这个境界,齐侧妃当真是段了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