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那些人看的太多,突然看到这么清澈的眼神,张太后还有些感慨,终究是老了,现在是到了这些鲜嫩姑娘争了。</p>

    只是,在宫里这样的大染缸待久了,也不知道这眼神能保持多久。</p>

    在齐姣诊出双生胎的时候,太后曾召见过她一次,这次这么多人见面,便没表现出几分特殊,终究不能越过皇后去。</p>

    皇帝有所偏爱,她却不能偏的太过。</p>

    看完几个孩子之后,就让她们散了。</p>

    到后面,张太后都有些羡慕皇后了,妃嫔省心,对掌宫权的人来,不知道有多舒心。</p>

    里面八成的事,都是主子闹出来的。</p>

    她不恋权,皇后也不是没那本事,放的放也爽快。</p>

    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但凡有两个人主事,都不好管事,太后和皇后,在宫人看来,也不知道该以谁为主,皇后难免束束脚。</p>

    但皇后和妃子管事就不会,毕竟里头有主次之分。</p>

    当皇后把三妃叫过来,问她们想管哪方面的宫务时,三人都回不过神来。</p>

    虽然是妃位,但对容妃和宣妃来,好像和之前在毓庆宫的日子也没什么两样,没想到自己还要管事,多少有些猝不及防。</p>

    皇后给她们时间好好想想。</p>

    在心里头叹了一口气,后宫不比之前的毓庆宫,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皇上也不信任她一个人管着。</p>

    她有汪家作为底气,便是分权出去,也没人敢怠慢。</p>

    只要汪家在,她这个皇后就倒不了。</p>

    让她和三妃提,总比皇上直接分她的权好,那就是下她的面子了。</p>

    齐姣也差不多能明白段惟和的意思,汪家在武官中可以是一呼百应,皇后要是再把后宫牢牢把握在中,对皇帝来,不太妙。</p>

    趁着现在,正是分权的好会,掌宫权,能做的事可不少,毕竟负责了一个皇宫的衣食住行。</p>

    内务府的官员其实是有正经官职的,也分里外,外边的大臣大到能负责皇帝的出行仪仗,里头就是皇后管的了。</p>

    容妃和宣妃想了半天,还是没能决择出来,索性妥协了,让皇后给安排个轻松的就好,都自觉自己不是那块料。</p>

    皇后也猜到了,也有所准备,容妃就负责古董房和景阳宫,里边都是文物和藏书。</p>

    很适合容妃,这些东西的进出也比较少,更新册子也没那么频繁没那么累人。</p>

    容妃挺满意的,她是懒人,做这种最合适不过。</p>

    宣妃就负责锻库,也就是衣料的分发和制衣,宣妃不止对妆容有研究,穿着打扮也有所涉猎,妆容也要和衣裳搭才能有更好的效果。</p>

    这也很对宣妃胃口。</p>

    “明妃你对吃食颇有研究,膳房就归你管,还有营造司,你要做点什么东西也方便。”</p>

    齐姣经常有些巧思,皇后也知道,也是给她行方便。</p>

    都没有问题的话,这宫权算是分好了。</p>

    </p>

    皇后这事做的坦坦荡荡,大头还是在她里,但其他人的也不差。</p>

    无论是膳房,还是锻库,古董房,都是有油水能捞的,而且相对于兴趣,也好上,不会搞砸了。</p>

    现在身体已经好了许多,齐姣也没推辞,长安长宁很快就要去公主所和皇子所,宫权还是很重要的,不然,连孩子在哪里被苛待了都不知道。</p>

    这种情况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现在有会,自然要杜绝这种事情在以后发生。</p>

    她立起来,俩孩子也不会轻易被人欺了去。</p>

    要是到宫务这方面,还真没人比祝嬷嬷还熟悉。</p>

    祝嬷嬷也不是一开始就在御膳房,其他地也是待过的,斗转星移,时间是过去了,但那些地方的运作规则都是一样的,亘古不变。</p>

    新帝后宫的人少,伺候的宫人也不用那么多,也是为了施恩,便打算放一批人出宫。</p>

    在这种时候,宫权过渡的也最顺利的。</p>

    齐姣身上的担子越大,人的要求就越多,鹦鹉和吉祥能独当一面以后,便把如意提上来了。</p>

    桂枝放在了长安那里,长安练武,带着桂枝比较方便。</p>

    但能在齐姣身边伺候的还是少,便又调了之前在清风殿伺候过的,有资历的两个宫女上来。</p>

    多福多寿,多福是鹦鹉在带,多寿是吉祥在带,性子和两人也很像,像是翻一样,做事都很不错,在考核中也是数一数二,能服众。</p>

    按位份来的话,齐姣能有六名宫女,负责洒扫这类琐事的不在其中,因着有孕,便多派了一名。</p>

    鹦鹉,吉祥,如意,多福,多寿,还有两个是华阳宫的,有待考察,暂时没能贴身伺候。</p>

    宫务越来越上,孩子也在慢慢长大。</p>

    段惟和过来看着都有些担心,五个月的肚子,和以往六个多月的也差不多。</p>

    孩子大了可不好生,这还是两个。</p>

    跟黄太医学习了那么久,段惟和对这些也算了解。</p>

    而黄太医,已经快成了华阳宫的常驻太医了,几乎是每天都要来请平安脉。</p>

    段惟和跟在她后面念念叨叨的,虽然关心齐姣很受用,但见他这么念叨,也让人有些受不了。</p>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见到他的时间越来越多。</p>

    这些回想一下,好像不是错觉,这几个月皇帝都没翻过别宫上牌子。</p>

    华阳宫离的又近,出来溜达一下,拐个弯就到了,一有时间就过来,见面的次数,时间就自然就多了。</p>

    是守孝三年,但在皇帝这,一般是以日代孝,折到后面才二十七日,没要戒色戒荤。</p>

    宠幸妃嫔,生孩子是完全可以的,孝期折腾出来的孩子可不少,只要不办大型的宴会就的过去。</p>

    来都来了,总不能推人走,万一皇上对他爹就是有这么深的感情呢,指出来有戳人伤口的嫌疑。</p>

    而且,她在段惟和面前从来没有树立过大度的形象。</p>

    其他人看皇帝一心往华阳宫跑,想劝也劝不出来,人家先帝新丧还没过去半年呢,就鼓励皇帝去后宫,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经人能做的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