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是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女主是个没读过书的农村姑娘,女主没什么大志向,就有些心思而已)</p>
(女主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农村,去最远的地儿也就是乡镇和县城,所以看书的时候可别骂女主哈)</p>
(男主也不是那种大杀四方的爽文男主,他的心都在不吃亏上,能赚点钱。)</p>
(男女主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普通人,没什么远见,恨人有笑人无的心态,攀比心全放在周围人身上)</p>
(男女主感情慢慢升温,都是睡出来的感情,反正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p>
在离安西县老老远的地方,有一个叫牛场的边陲镇。</p>
这是个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特别镇。</p>
这里地理位置偏远,但却有独特的风景魅力,比如清澈的河流、广袤的森林,晚上独特的野生动物吼叫,还有人们永远走不出去的乡村路,真是山外山,翻了又翻。</p>
当然,这些自然风光,也为镇和村庄里的妇女增添了许多无穷无尽的恐惧。</p>
这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也有各种各样的迷信和传,没有大恶大奸的人,却有许许多多事能恶心人。</p>
要这里的人封建吧,男男女女的行为举止那叫一个开放,孩子也是生了一箩筐。</p>
可要这里的人开放吧,又事事都被封建迷信给框住了。</p>
男人抱着封建的思想不撒,女人过着封建的日子没个头。</p>
王艳玲呢,就是生活在这么个地儿,一个叫林麻村的旮旯。</p>
这村子不大,也就三四十户人家,姓氏也挺杂的,但要论数量,还是姓赵的最多。</p>
而王家,就那么一户,也就是王艳玲家。</p>
她家是爷爷奶奶逃荒的时候,搬到这村子里来的。</p>
不过王爷爷夫妻俩刚到这没多久就死了,就剩他们的儿子王大毛这么一个男娃。</p>
后来为了能融进村子,王大毛就娶了本村的胡美心。</p>
这俩人生了俩儿子三个闺女,王艳玲就是这三闺女里的老三,在王家那是妥妥的底层人物,干啥都垫底。</p>
以前的王艳玲,那是事事都要跟哥哥姐姐们比个高低。</p>
家里有什么活要干,母亲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她不干,非得反驳几句。</p>
但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母亲就只想着哥哥姐姐,她也不乐意了,得抗议。哥哥姐姐们不愿意干的活,她也得干,不过还是会先抱怨几句。</p>
然而现在呢,王艳玲已经慢慢变得温顺了,她那起初的锐气,也被父母和哥哥姐姐们慢慢给消磨平。</p>
当然不是被柔声细语给安抚的,而是被父亲那常年挥舞的竹条子,还有母亲的大巴掌,以及哥哥姐姐们的拳头给磨没的。</p>
后来哥哥姐姐们都成家,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终于没人再关注她了,母亲一门心思地和嫂嫂们斗智斗勇呢。</p>
母亲在两个嫂嫂的比较之下,也终于发现了女儿王艳玲的价值,嫂嫂们让王艳玲做事时,母亲就会儿媳妇不做,凭什么让我女儿做?</p>
在这样的一日日的鲜明对比之下,王艳玲终于过上了几年轻松惬意的日子。</p>
只可惜啊,好景不长,在王艳玲岁这一年,父亲给她相中了一户富裕人家。</p>
就是本村的赵家,赵家可是村里的大姓,占了村子人口的四分之一呢。</p>
所以把女儿嫁进赵家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和赵家拉近关系,以后王家要是有点啥事,赵家也能帮衬着点。</p>
比如村子里抢地的时候,干农活的时候。</p>
</p>
二是父亲相中的赵建良会赚钱,女儿嫁过去也能让王家沾点光。</p>
三则是两个大女儿都嫁到外村去了,要是女儿也嫁出去,以后他们老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没个女儿在身边,谁来伺候呀?</p>
至于指望儿子媳妇?他们可没抱过希望,儿子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儿媳妇是用来生孩子的,女儿嘛,就是拿来压榨的。</p>
你瞧瞧,这条件多好啊,谁看了不夸王家厚道,对女儿的亲事那叫一个上心!</p>
赵家人口多,地也多,在村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富户呢!</p>
而且看中的未来女婿还特别能挣钱,家里的房子都是石瓦房,可比那些茅草屋好多了!</p>
这条件一出去,谁还敢王家两口子亏待了王艳玲呀?</p>
不过了这么多,却没提赵建良的情况。</p>
这赵建良啊,32岁,结过婚又离了,还有一子两女。在村子里那可是“鬼见愁”般的存在!</p>
至于更多的吓人传言就不了。</p>
对前妻不是打就是骂,对子女也是不管不顾,对兄弟姐妹更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p>
不过对父母倒是挺孝顺的,就是有点愚孝。</p>
他娘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他爹撵鸡,他绝对不敢撵鸭。</p>
他在他们那一房的赵家,简直就是个大奇葩,兄弟姐妹个个都恨他恨得牙痒痒,三个孩子看见他就跟看见饿狼似的。</p>
可他父母还在村子里到处他孝顺、懂事、听话呢。</p>
你,这样的人,以前王艳玲见了都得躲得远远的,现在知道父母要把自己嫁给他,王艳玲能不害怕吗?</p>
怕呀!所以上辈子王艳玲逃了,但因为没出过村子,她只逃出村子就迷了路。</p>
最后被路上遇见的陌生人卖进了偏远大山,那里比他们村子还落后封建,是一个不把女人当人的地方。</p>
那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姑娘坑,是“嫁”进去后,死了的姑娘的埋骨地。</p>
王艳玲在那个村子一待就是六年,期间碰到过不少被拐来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姑娘,她们都是从农村到城里打工的。</p>
这些姑娘都是被相熟的朋友,或者老乡卖给人贩子的。</p>
偶尔王艳玲会听到她们讲述外面的新奇变化,还有好多让她惊叹不已的高楼大厦。</p>
跑得超快的汽车,又长又能装好多人的火车,还有火车站里拐卖妇女儿童的坏家伙,以及经常偷乘客行李的毛贼。</p>
还有姑娘们在工厂里遇到的各种有趣好玩的事情等等。</p>
后来被卖到家里的大学生和姑娘实在受不了这里的苦和委屈,有的跑了(可惜没跑掉),有的死了(自杀了)。</p>
只有王艳玲这个从就很能吃苦的人,坚持了整整六年。</p>
倒不是因为她能吃苦就能挺过来,而是她一直在想办法逃跑,在山村长大的姑娘,对这种类似的山村可太熟悉了。</p>
她想去报警,想把这个罪恶满满的村子人都抓起来,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漂亮的姑娘被卖到这里。</p>
这些都是其中一个被拐进来的漂亮姑娘告诉她的,她她是个刚考上警校的大学生。</p>
她还买卖人口是犯法的,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在犯罪,只要报警,警察肯定会来管的。</p>
她还国家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村子存在,早晚都会被打下去。</p>
只可惜最后,那个大学生姑娘也没能逃出去,被抓回来后,就被村子里的人给打死了,村民们生气地:“谁让她嘴巴不老实,一直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是人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