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 第51章 人和三要素
    赵凡的一番讲述。</p>

    让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三人神情恍惚,个个都是震惊不已!!</p>

    “这个狗崽子,竟然敢对自己的长辈动,真是放肆!”</p>

    朱元璋愤怒不已的骂了一声。</p>

    接着,他就看向了朱标,愤愤不平地骂道:</p>

    “看看,这就是你的好儿子!”</p>

    “咱差点就被那个臭子给骗了!!”</p>

    “当初雄英重病的时候,他装得像模像样的,给咱骗的,脑子里还真冒出来过要立他为皇长孙的念头!”</p>

    “亏咱还一直都觉得他是一个听话又重感情的好孩子!”</p>

    “要不是神仙救活了雄英,不定这件事就真的成了呢!”</p>

    朱标叹了一口气。</p>

    他也是没有想到啊,自己的好儿子,竟然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p>

    “父皇,等回去之后我一定好好教导允炆。”</p>

    话间,朱标又回头看了一眼朱棣。</p>

    现在的他,看向四弟的眼神,好像也没有之前那么愤怒了</p>

    朱元璋也是一样</p>

    老四这子,还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啊!</p>

    而且这子当了皇帝之后,也为大明朝也做了不少的贡献!</p>

    这么一想,气一下子消了一半。</p>

    “哥,咱还是有点想不明白”</p>

    “朱棣那子到底是怎么凭借八百府兵,就当上皇帝的呢?这也太离谱了。”</p>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p>

    同时,他也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的目光看向了朱棣。</p>

    这子,有两下子啊!</p>

    八百府兵,跟中央军对垒,无异于螳臂当车!</p>

    一照面就被碾碎了</p>

    老四是怎么赢的?</p>

    朱棣低着头,依旧惴惴不安。</p>

    心里有愧,不敢去跟父皇和大哥对视。</p>

    “老黄啊,你能问出这个问题,就明你对大明朝的历史非常的感兴趣!”</p>

    “这是好事,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今天就给你好好讲解一下!”赵凡笑呵呵的看着朱元璋,欣喜地道。</p>

    别人都是喝醉了就吹牛逼。</p>

    可赵凡不一样,他喝醉了就一个爱好——喜欢给人讲课!</p>

    往常,没人愿意听他瞎逼逼。</p>

    但现在好了,有了三个忠实粉丝!</p>

    赵凡感觉好爽!</p>

    酒后讲课,真乃人生一大幸事!</p>

    “这就不懂了吧,要起朱棣那子凭什么能靠着八百府兵,就当上皇帝,咱们就不得不提一提朱元璋在位时的错误决策了!”</p>

    赵凡点了一支烟,灌了一大口酒道。</p>

    “啊?”</p>

    朱元璋顿时愣了神,目瞪口呆!</p>

    朱棣这子的事情,怎么还扯到咱头上了?</p>

    好家伙!</p>

    还是咱的错误决策,才让老四凭借八百府兵就当上了皇帝??</p>

    朱元璋现在就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p>

    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p>

    一旁的朱标,朱棣两个人也是摸着后脑勺,脸上满是茫然的表情。</p>

    赵凡顿时意兴大发,哈哈大笑,继续讲了起来:</p>

    “咱就先讲一讲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犯的第一个错误!”</p>

    “继承人选择的问题!”</p>

    “最初啊,朱元璋是立长子朱标为太子的。”</p>

    </p>

    “但朱标早逝后,他没有选择其他成年皇子,而是立了朱标的二儿子作为皇太孙!”</p>

    “他的这一决定,表面上没什么,毕竟不敢违抗皇命,但实际上会引发皇族内部的强烈不满!”</p>

    “各大藩王,秦王,晋王,周王等人虽然有意见,但不敢提,燕王更是愤怒交加。”</p>

    “但毕竟朱元璋健在,秦王,晋王这两个哥哥又都活着,所以不敢有太多的作为。”</p>

    “等朱允炆上位后,恰逢秦王,晋王也相继离世,所以能力强悍,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才因此发动了靖难之役!”</p>

    “你们,这是不是因为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出了问题,所以最终才导致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呢?”</p>

    一番讲解之后。</p>

    朱元璋恍然大悟!</p>

    他猛地拍了一下脑门。</p>

    是啊,要是自己不立朱允炆为皇长孙,而是立秦王朱樉为皇帝,怎么可能会有后面这么多事情的发生??</p>

    实在不行的话,立晋王朱棡,或者是直接立燕王朱棣,也比立朱允炆当皇帝稳妥啊!</p>

    要是能够避免一场内乱,肯定会让大明朝更加繁荣昌盛啊!</p>

    “咱在这件事情,错了啊。”</p>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伤感地道。</p>

    一旁,朱标和朱棣也是默然点头。</p>

    显然,对于赵凡的讲解,二人都是非常认同的。</p>

    这个时候,赵凡继续讲了起来。</p>

    “好,这第一个问题讲完,咱们继续第二个。”</p>

    这时,赵凡的目光忽然看向了朱元璋,问道:“老黄啊,假如你是朱元璋,你觉得”</p>

    “一场战争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p>

    “当然是兵力!”</p>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要有足够的实力,不论什么样的战争,都能以碾压之势,摧枯拉朽地覆灭对方!”</p>

    赵凡呵呵一笑,走近了朱元璋,道:“哦,是吗?”</p>

    “我看也不尽然。”</p>

    “当年,在鄱阳湖,朱元璋以不到二十万的兵力,打败陈友谅八十万大军的事情,可历历在目呢。”</p>

    “按照老黄你刚才的法,二十万对八十万,优势应该全部都在陈友谅才是。”</p>

    “为何最后的胜者,是朱元璋呢?”</p>

    闻言,朱元璋忽然愣了神!</p>

    一旁的朱标和朱棣两个人,也是恍然大悟!!</p>

    先生的是啊!</p>

    优势的兵力,并不能绝对一场战争的胜负!</p>

    不然的话,父皇凭什么以不到二十万的明军,击败陈友谅的八十万大军?</p>

    “先生,我知道了!”</p>

    朱棣眼睛一亮,连忙站了起来,抢答道。</p>

    “一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兵力的强弱,而是取决于统帅的指挥能力!”</p>

    “父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所以,才能打败陈友谅八十万大军!”</p>

    朱元璋嘿嘿一笑,欣慰万分。</p>

    虽然知道这臭子是在拍马屁,但是听儿子夸自己是真的高兴啊!</p>

    赵凡笑着摇了摇头,道:“非也!黄四啊,你其实只对了一半!”</p>

    “不知先生何意?”</p>

    朱棣好奇地问道,有些摸不着头脑。</p>

    赵凡回答道:“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战无不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p>

    “如果如果没有可用之将,又没有可用之兵的话,拿什么战无不胜,又拿什么用兵如神?”</p>

    此话一出!</p>

    朱元璋,朱棣,朱标三人顿时呆若木鸡!</p>

    好有道理啊!</p>

    “统帅的命令,需要”</p>

    “所以,一场战斗的胜负,统帅,将领,士兵缺一不可!”</p>

    “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中所谓的——人和!”</p>

    赵凡态度严肃,认认真真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