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已过三更,崔慕青仍靠在床头发愣。她想的全是先前在恒书楼上的情形,胸口堵着口气,辗转反侧,额间又冷又烫,坐卧难安。</p>
贴身的婢女进来瞧了几回,见她还是不肯睡,只能叹气道:“姐何必这样撑着。老爷心疼才不让你在跟前伺候,是特意让你回来休息的。眼见这天都亮了,怎么还不躺下歇会儿。”</p>
木槿着上前与她掖了掖被角。崔慕青却实在懒得话,哼也未哼一声。</p>
木槿瞧着她神色,欲言又止,却听跟着进来的一个丫头笑嘻嘻道:“姐可是在想郑公子?”</p>
贴身的丫头们对姐的心事自然是清楚的,平日里偶有玩笑,无伤大雅。可今日却着实不是个好时候。</p>
崔慕青红着眼角,起身怒目道:“碎嘴的丫头,这可是能由着你混的?只不怕我禀了父亲,将你拖出去打死!”</p>
木槿忙去劝崔慕青消气,却见她执意下床。目光凌厉,毫无倦意,不知是熬的还是气的,一双眼角红的仿佛要滴血。</p>
她才拿了外衣,回身见姐已往外厅行去,忙追问:“姐这是要去哪?”</p>
“爹爹用了药已好许多。我往晋王府去回个话。更衣。”</p>
木槿不敢多言,只能喊丫头来伺候,瞧着崔慕青眼下两片藏不住的乌青,忍不住又劝了一回:“不若派个厮过去回话。姐一夜未眠,仔细身子。”</p>
崔慕青听了却眼眶蓄泪,咬牙握拳道:“此事等不得了。我,我咽不下这口气。”</p>
听起来,是姐昨夜在外受了委屈。</p>
木槿心中有数,忙将人妥善送了出去,又嘱咐丫头们仔细跟着,安排了屋里一应心,才转往夫人的院子里去了。</p>
*</p>
良王府外,凤清将将行出。</p>
他等着厮安排马车,望天出神,心里在想郑和宜的成年之礼。</p>
昨夜的话不知道谢妹妹听进去了多少。</p>
明日是谢氏的主场,各方都在,想必又要有一些是非。为了确保良王的计划能顺利,他必须跟去瞧一瞧。</p>
良王殿下只管看戏,他也就是安心当个朋友前去祝贺一番。可是一想到自己对谢妹妹算计,虽然没有害她,还是觉得心头惴惴,无一刻平静,总有些忍不下心。</p>
再记起昨日宁王世子和郑和宜的相对无言,他计上心来,吩咐牵马的厮道:“让人上太子府送口信去,只昨夜茶楼里,谢将崔得罪的厉害。快去快回。”</p>
厮一路跑而去。凤清这才放心的上车,往家行去。</p>
*</p>
谢从安难得早起,与乌娘谢广二人确认着最后种种事宜,这一日忙的是结结实实,连饭也未曾安生吃上几口。</p>
直至暮色渐起,她嚷着累回房瘫在床上,回头瞧见西屋仍亮着灯火,一骨碌爬起,跑了过去,进门便嚷累死我了。</p>
郑和宜披着外衣倚着床边,正翻着书页酝酿睡意,刚听得这么一句,身上已经扑了个人。</p>
谢从安浑身不对劲,略算一算,这一日来去未曾休息片刻,此刻腰都要断了。</p>
“腰疼,宜哥哥,我腰疼。”</p>
她摇着郑和宜不肯依饶。茗烟捧熏炉躲在角落,恨不得垂头在地。</p>
郑和宜放好书,又拉她坐好,瞧她一脸的倦色,有些惊讶,“都忙了什么,怎会腰疼?可是府中又出了什么事?”</p>
谢又晴正巧捧了一摞册子追来,闻言撇嘴:“主子这么辛苦也不知为的谁。”</p>
郑和宜这才明白过来。</p>
“忙了一天,连饭都没吃”</p>
谢从安被谢又晴堵了话:“主子快来,这些还都等着要送呢!”</p>
都是明日要从侯府调用的东西册子,早晨已经看过了一批,现在明显是东西不够,又要补一些。谢广与乌娘都已提前去了荷风筑,就只能找她这个家主过目,怎么也偷不得懒。</p>
谢从安无奈坐下,这一看便又是许久,待她浑身僵痛的回过神来,院中夜色已浓重如墨,只余几处灯火孤明。</p>
她揉了揉酸涩的脖颈,鼻尖却嗅到些怪味,转头一瞧。</p>
郑和宜捧书坐在对面,眼前一盏灯火如豆,光影摇曳,落在那精致皮相上,从额到睫,再到形状饱满的唇,都细细染上了人间烟火。</p>
察觉到她的目光,郑和宜抬起头来,见谢从安端着下巴,看他看的津津有味,合上书道:“可是看我便饱了?”罢去揭桌上的碗盖,“你不爱吃热的,试试这温度可好?”</p>
谢从安对着桌上那些奇奇怪怪认不出的东西,一面偷瞄郑和宜,一面声道:“奇怪,今日虽忙,却不怎么饿的。”</p>
郑和宜将那天青瓷的碗装满才递了过来。</p>
谢从安只得苦笑接过,拿出吃蛇羹的勇气,闭着眼硬咽了下去,直至第二日醒来,仍被满口的苦涩闹的皱眉。</p>
奋力赖床时,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怎会那么蠢,竟忘了让人去大厨房找吃的。</p>
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少爷做饭,她能吃到什么正经东西</p>
真正是色令智昏。</p>
她一面后悔一面赶着往闲鹤亭去,听爷爷已经等了好一阵子了。</p>
进门时,爷爷正在桌前挥洒笔墨,抽空看了她一眼,精神头瞧上去很是不错。</p>
</p>
谢从安乖巧的等着,眼睛却一直在偷偷打量在桌旁伺候的郑和宜。</p>
他原本生的就比常人好看,如今调养的不错,身姿也越发的挺拔朗阔,气宇轩昂。</p>
今日打扮的用心,更是个翩翩浊世佳公子。</p>
领口腰间用黑色珠线绣了整首君子歌,袖口与袍角的墨竹下隐着银线织的如意纹。腰间的如意福结坠着枚古朴青佩,其下缀有颗颗莹润的羊脂玉珠,一见便知并非凡品。细微之处,无一不是心意。</p>
只能是精致绝妙,让人看了就别不开眼。</p>
目光一偏,谢从安忽然失笑。原来爷爷写的是“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p>
谢侯落笔净,拿郑和宜打趣道:“总听人瑾瑜公子的模样好,今日爷爷才算服气。”</p>
“爷爷才是一顶一的模样好,宜哥哥还是稍逊一筹的。”</p>
谢从安借促狭,笑得打颤。谢侯也跟着朗声大笑,罢了朝郑和宜招,“今日庆你生辰,这副字也算是我这个长辈的一点心意,你便也收着吧。”</p>
郑和宜从善如流,仆从上前为他收整。</p>
谢从安扫过矮几上的茶碗,歪着头问:“爷爷唤我可是有事吩咐?”</p>
谢侯忽然出声屏退左右的侍从,跟着又看了看郑和宜,正色道:</p>
“如之,你少年得意却遭逢巨变,实乃人世无常。从安她虽无意之中救你于刑场,我谢氏却无意欺凌孤。趁着今日我这长辈尚在,替她父母问你一句,你是否当真愿娶她为妻?”</p>
这一番话让谢从安僵立当场。</p>
她嗓子发干,脸颊也烧的厉害,嘀咕着怎么不安排个隐秘的地点给她偷听。</p>
若是被当面拒绝,万一她控制不住伤心生气,又发了大火的话岂不是连个分的好印象都没了</p>
哎爷爷怎么也不为她想想,就算孙女的性格再豪爽也是个女儿家啊</p>
胡思乱想间,忽有四字入耳,瞬间抚平了她的慌乱无措。</p>
“如之愿意。”</p>
那人眸光流转,竟难得有了情绪。</p>
“如之此生愿倾尽所有,换从安所愿。”</p>
这样好听的话,让谢从安不自觉地眼眶微湿。</p>
谢侯的目光沉沉,望着面前有些呆了的孙女,意有所指的追问道:“不委屈?”</p>
难得见到古灵精怪的谢从安冒出傻气,少女的稚嫩凸显,脸颊绯红,眸光似水。</p>
郑和宜觉得心中似有什么在来回翻滚,酸胀着发疼。</p>
他认真行了个礼,郑重回道:“不委屈。”</p>
谢侯抚须点头。</p>
一个明眸皓齿,仙姿玉色,一个芝兰玉树,优雅淡然。</p>
如此的登对,如何不是璧人。</p>
“老夫便将从安交给你了。今日往后,你要真心待她。”</p>
谢从安听着听着,忽然觉得哪里好像不大对劲。</p>
今日是成人礼,又不是成亲?爷爷这言行有些古怪。</p>
可惜她今日安排的节目太多,转头就忘了这些心细碎。待日后忆起此时,心头滋味繁复难言,已难再提。</p>
*</p>
忠义侯府紧闭多年的大门,今日终于缓缓打开。</p>
巳时起便有车轿陆续往来。阖府的下人们跃跃欲试,兴奋的堪比年节。</p>
谢从安最初跟爷爷商议,两人都觉得自家归隐已有多年,有才刚过去的郑氏之鉴和谢氏之危,虽往温泉行宫的途中已与各家送上邀帖,终究已不是几十年前谢氏风头正盛,官场上这些人必然会驻足观望,不知会来几个。</p>
但考虑着侯府的面子,这一老一还是花足心思做了准备,一来是怕失礼数,二是有意要给郑和宜这份荣光。</p>
瑾瑜公子美名赫赫,他的冠礼自然当数长安城的一出盛事。再有这谢氏姐精心操办的各种风月新闻轮番流传,此次不光是官场上那些避无可避的来往,各位贵人们的家眷也都纷纷寻了借口跟来见识。</p>
这一日,谢府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这空前盛况令得满城的百姓谈论了半年之久。往后长安城中再有盛事,无一不被拿来与此相比。</p>
城中不论官场人家或富贵商贾,皆在此类事上暗暗用心,渐渐的引起一股攀比之风。可惜因新奇意趣不够,或奢靡排场不足,来来回回,便未有能比过的。</p>
此次还有绿珠夫人借出自家园子,这的冠礼更被拱到了江湖之上,传就越发的散发开去,风靡了大江南北。</p>
后来御史台多次上谏,请皇帝下旨不许成人冠礼铺张,又命户部对朝廷官员着此一项严审,才将这股风气渐渐压了下去。</p>
只是如此一闹,谢姐追夫的故事更被传到了边界邻国。</p>
dwfkp=\"d2zg93l92v5z9jdikrrqwnwr3vjstdblyslnnr3nqzvn2r0vu0vjt5rb3ztwbkdjk3zpbznpdfysjzpdfvfuun0edk4vwfrravs29wnfuupndkewvlpnflqwvnrkuurvfy4qwjz4sy9vytl4rjz63iwgtyzji3teyyk=\";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