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里宣读的旨意让众人大吃一惊。</p>
竟是让他们向伏骞投降,然后兀毡可以带着少量部属和财物退往西夏!</p>
见到众人特别是兀毡极为震惊的模样,系里道:“我国已经与大辽国摄政王、扎兀惕汗缔结了盟约,不瞒你等,前不久在河套地区发生了一场大战,就是我国太傅西壁讹答参与的”</p>
“很不幸,太傅大军败,与此同时蒙古人在黑城附近与扎兀惕汗的人发生冲突,蒙古人大败,最后只得放弃黑城”</p>
“我国与大辽国签订盟约后,蒙古人放回了被俘的西壁讹答,而仁慈的扎兀惕汗也将黑城送归我国,角厮罗之地则由扎兀惕汗的人占据”</p>
“不行!”</p>
论德钦大声喊道。</p>
他也顾不得兀毡此时还跪在地上了。</p>
“赞普身上虽有西夏公主的血脉,但家族独占湟水谷地已有几百年,早就是独立王国,并不是西夏国的一部,甚至连藩属国都不是,无须听从西夏皇帝的旨意!”</p>
“还有”</p>
他看向系里。</p>
“费仙奴大军一万步骑尽丧于辽军之,难道贵国就这么过去了?”</p>
系里一时无语,半晌还是喝道:“大国之间的大事如何处置尔等国怎敢妄言?陛下了,若是尔等负隅顽抗,我国和南军司就不得不派遣援军前来协助辽国!”</p>
一席话让论德钦哑口无言,一个伏骞联军就难以应付了,若是再加上西夏大军,青唐城绝对不保!</p>
在场的同样神色严峻,除了一人。</p>
姚佳瀚。</p>
他暗忖:“以蒙古人之威,加上新败西夏大军,蒙古人怎会如此心甘情愿让出黑城?”</p>
“所谓西壁讹答败,显然是系里在谎,据我所知,西壁讹答统领五万步骑布置在河套南岸一线,蒙古人岂有不知的?想要攻击西壁讹答,必定也会出动大军,最少也有两万精骑”</p>
“几万骑兵之间的战斗,岂有败的可能?没准此时西夏人已经失去了河套南岸一线的阵地,此后西夏国的门户大开,正是岌岌可危之时,若是没有辽人的加入,蒙古人恐怕早就打到兴庆府了”</p>
“而蒙古人之所以愿意让出黑城,也不是因为扎兀惕汗的威名,而是另有原因!”</p>
“对了,据蒙古人正在攻击金国的辽东一带,难道是在那里遇到了挫折?肯定是这样,否则是不会轻易让出黑城的”</p>
想到这里,他站了出来。</p>
“上使,能否听我一言?”</p>
系里显然不是“冲破”伏骞的封锁前来的,而是大大方方见过伏骞后直接进来的,对于自己这个身份显然也是有些难为情,不过刚才他也有句话没,那就是李安全已经与成吉思汗媾和了,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成吉思汗。</p>
什么时候强大的西夏国竟然还要四处低声下气求和?</p>
便道:“请”</p>
姚佳瀚道:“我部先祖是从柏海迁徙而来的,虽然已经过去几百年了,但那里的人依旧供奉着先祖角厮罗的灵位,我部也不时与占据柏海附近牧场的部族联络,双方关系甚好”</p>
“与其迁到西夏国,不如迁到柏海,上使,您以为如何?”</p>
柏海,指的是朵思麻腹心地带鄂陵湖、扎陵湖一带。</p>
此话一出,就连兀毡也不禁频频颔首。</p>
柏海一带,还有大约万帐忠于角厮罗的吐蕃部族,若是迁到那里,还真有可能立足下来。</p>
不过,那样一来,河湟谷地的三万帐吐蕃人就带不走了。</p>
又想到,“系里刚才了还可以带走少量部属,那我就将五千骑兵带走,足以压服柏海诸部,假以时日将整个朵思麻吐蕃人统一起来,估计也有三万帐,届时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p>
“时下控制阿里、乌斯地区的是律庆的藩属国于阗人,他们不过是借着律庆的名头狐假虎威罢了,律庆终究会年老,一旦他不在了,于阗国还能控制乌斯地区吗?”</p>
“届时,我便以朵思麻为根基,大举进攻乌斯地区,重整吐蕃帝国的辉煌也不是没有可能”</p>
乌斯,也即乌斯藏,指的是后世西藏一带,当然了此时还包括了锡金、不丹以及半个尼泊尔。</p>
便道:“本王也是这个意思”</p>
系里一看,便知道想将兀毡的五千骑以及部分牧户迁往西夏国是不成了,不过李安全给他下了严令,必须将角厮罗一部带回西夏国,若是坐视他们迁往朵思麻,自己也回不去了。</p>
正在犹豫之际,突然想到一人。</p>
</p>
便道:“跟随我前来的还有一人,此时他正在伏骞军中,依着伏骞的意思,肯定是不会将一兵一卒放走的,眼下就看此人是否同意了,若是伏骞也同意,在下也无甚意见”</p>
正着,论德钦又走到兀毡身边轻声了几句,兀毡一听便道:“系里,此人是不是一个道士?”</p>
系里大喜,“不错,此人是从金国来的,就是此人得知金国在蒙古人在辽东大战时前去劝和,最后金国皇帝又将其派到了这里,他既然来了,不定也带来了伏骞的意思”</p>
兀毡点点头,“赶紧请进来!”</p>
殿门打开后进来了两个人,一个人赫然就是独孤丑奴,另外一人则是一个年轻的道士,明显不会超过二十五岁,左一柄拂尘,宽袍大袖,衣袂飘飘,淡然走了进来。</p>
“贫道真常子,见过诸位”</p>
真常子,就是李志常,此人原本是全真教的一名道士,不过与其他道士不同,从就喜欢云游天下,前不久恰好在辽东,此时他还不是丘处的弟子,却表现出了超凡的胆识。</p>
姚佳瀚猜的不错,成吉思汗在辽东战事败了,还是一场惨败。</p>
此时的辽东并非后世那样,而是沼泽遍地,加上金军集中了大量的铁浮图,让蒙古轻骑兵的曼古歹战术无从发挥,只能硬碰硬,最后招致大败。</p>
当然了,这一次成吉思汗的主力是以塔塔尔部、汪古部为主,怯薛军只有一部,虽然大败,但无损根本。</p>
此时恰好李志常出现了,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双方将领罢兵议和了,很显然,虽然战胜了蒙古骑兵,但金军的损失也不。</p>
有了此事后李志常在金国的名声大噪,还在此时统领山东全真教的尹志平之上。</p>
金国皇帝亲自召见了他,册封他为“玄德广化真人”,又让其出使西夏国、大辽国,正好碰到了角厮罗部之事,便自告奋勇过来了。</p>
“贫道与伏将军商议过了,他完全同意了贫道的建议”</p>
众人顿时齐刷刷肃静下来。</p>
“贫道以为,吐蕃,原本居于乌斯地区,后来才徐徐扩展到朵思地区,不过,乌斯地区,才是你等本源之地,原本强大的吐蕃帝国为何旦夕崩溃?未尝没有远离了本源之地的缘故”</p>
“故此,想要重新复起,迁回本源之地才是正经”</p>
他见到兀毡的嘴巴动了动,便道:“我知道大王的意思,时下乌斯地区已经各有自主,若是贸然迁到那里又会引起纷争”</p>
“角厮罗,据起自柏海附近,而时下那里并无正主,只有十部牧户,大王为何不迁往哪里?”</p>
兀毡心里大喜,强忍着问道:“道长,不知伏将军的意思是”</p>
独孤丑奴站了出来。</p>
“我家将军了,凡是愿意跟随大王前去柏海的,无论什么人、多少人,他都不会阻拦”</p>
兀毡这才喜笑颜开。</p>
</p>
伏骞想利用内应攻破青唐城的计划随着系里、李志常的到来顿时胎死腹中,不过也间接拿下了青唐城。</p>
得知律庆将黑城还给了西夏国后他便知晓大汗近几年是不会对西夏国动了,自然也不会将角厮罗人让给西夏人以增强其实力,让其迁回高寒吐蕃地未尝不是一个办法。</p>
柏海附近的朵思麻诸部,加起来也不会是兀毡的对,但他们名义上尊奉角厮罗,涉及到实际利益时显然是不会束就擒的,届时又是一番争斗,虽然兀毡最终获胜没有悬念,但他们再想进入西海附近至少在近一段时间显然是不可能了。</p>
这就够了。</p>
兀毡走了,不但带走了三千吐蕃骑兵,还带走了五千吐蕃步军,以及他们的家属、牛羊、财物等,浩浩荡荡铺满了大唐时代开辟后来又被吐蕃帝国强化的西海通往逻些城(拉萨)的驿道,伏骞联军并未阻拦。</p>
伏骞拿下了青唐城。</p>
兀毡虽然走了,但这里的汉人、羌人、回鹘人并没走,按照律庆的指示,伏骞开始在这一带按照大辽国的规制施行了郡县制管辖。</p>
又将阶州的难民中愿意迁徙过来的三万户汉人农户迁过来了,算是填补了吐蕃人离开后的空缺。</p>
段逸群、姚佳瀚、萨曼等人也全部用了起来,大辽国第一个“古拉姆”、“马穆鲁克”式学堂也开始兴建了,这里倒是不用改宗他教,于是便可以只兴建一座让年满十五岁的少年入学的军事学校了。</p>
冬季来临之前,伏骞已经招募了五千人,并让他们集中在青唐城学习、训练,至于邈川城,则让王喜、吴贞镇守。</p>
黄河谷地所在的积石州则让给了吐谷浑人,迭部中的吐谷浑人全部迁到了这里,得知兀毡迁往柏海时,迭部一些吐蕃部落也纷纷跟随,于是原本羌、吐蕃、吐谷浑混杂的迭部诸羌渐渐变成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羌人部落了。</p>
迭部“诸羌”也算是名副其实了。</p>
姚佳源彻底放弃了商人身份,开始以大金广武将军、诸羌可汗的身份统领诸羌了。</p>
河湟谷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