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终于看清了黑龙王的模样,随之传来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原本寒冷的天气似乎也温暖了几分,</p>
“好大!”</p>
“这就是黑龙王?”</p>
“这一撞怕是能把船撞得粉碎。”</p>
“那张嘴吞人怕是一口一个。”</p>
一时之间渡口喧哗起来,</p>
白玉堂仔细观察着自己的猎物,</p>
待黑龙王整个现身于水面,他才发现这怪物竟有十余丈长,</p>
其头部的鳞片漆黑,而身躯却是青色鳞甲,看起来沉稳结实,俨然是个重装型的存在,</p>
他不禁怀疑自己的武器是否能刺穿它的铠甲,</p>
当黑龙王被拖至浅滩,它已全无挣扎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拖上岸,</p>
“道士,你觉得该如何处置这黑龙王?”</p>
李德柱仰头望着眼前的庞然大物,不禁咋舌,还真是弄来了,</p>
还好当初劝阻了大家不要找茅山道士,</p>
否则要是闹翻了,李家镇恐怕不得安宁,</p>
“无妨,我把它杀了便是。”</p>
白玉堂挥了挥,随即走向黑龙王,</p>
此刻他表面平静,内心却颇为激动,</p>
这是他首次亲自策划并成功捕捉的妖物,</p>
只是不知这黑龙王究竟能憋出什么言灵或灵宝来,</p>
他拔出长剑舞出几个剑花,接着开始一边舞剑一边虚点剑诀,</p>
比划一阵后,他用剑尖触碰黑龙王的身体,</p>
大喊一声:“斩!”</p>
实际上是启动武魂多宝貔貅的憋宝能力,</p>
随着憋宝能力发动,</p>
黑龙王体内多年累积的灵气与其精气神迅速凝聚,</p>
而它的气息急剧下降,</p>
原本厚重结实的鳞甲迅速失去光泽,隐约透出**之意,</p>
而那黑亮的眼睛很快蒙上一层灰白,最终彻底黯淡,</p>
待黑龙王的气息完全消失后,其灵气、精气神全部聚拢在背鳍处,一道白玉堂独能看到的金色气息从中散发出来,</p>
眼见黑龙王憋出宝贝,</p>
白玉堂一个翻身跃上黑龙王背上,提起长剑朝宝贝所在位置劈去,</p>
本该坚不可摧的鳞甲在长剑下犹如破损的皮革般轻易裂开,露出了里面的物品,</p>
那是一条指粗细、臂长短的金线状物体,看起来像筋?</p>
他让多宝貔貅吞下这奇异的筋,</p>
貔貅嚼了几下后咽下,那口感明确告诉他这是一根筋,</p>
等那筋入腹消化,</p>
一股无形的力量开始在他的体内流转,</p>
同时一条信息从心底浮现,</p>
言灵:龙筋!</p>
能力:将人体十二经筋转化为龙筋,届时人将具备一头龙的力量,化作人形神龙,</p>
龙筋?又是根骨系言灵,</p>
白玉堂眼中闪过一抹喜色,</p>
根骨系言灵意味着增强自身**的力量,</p>
而且这条龙筋非同一般,</p>
龙筋是什么?是一条龙的力量核心,</p>
为何在封神演义里,敖丙被杀后,龙王为何对哪吒抽取他儿子的龙筋最为痛心?</p>
原着中写道:怎敢又将我儿的筋都抽了。</p>
后续描述中龙王悲痛至极,</p>
这是因为龙的一切修为都在这龙筋之中,若敖丙**完好,龙王尚有办法让他重生,</p>
然而一旦抽走了这条龙筋,敖丙的力量便彻底消失了,即便复活也成不了真正的龙了。</p>
话回来,他有了这个“天命之语”之后,将来要是能把周身十二条正经全部转化为“天命之脉”,那他就是一头披着凡躯的真龙!</p>
可眼下,他还在琢磨该先从哪条正经入呢?</p>
思来想去,他最终选择了太阳经脉作为起点。</p>
当决定下来后,那股神秘的力量便悄然落在了他的太阳经脉上,一种暖意顺着他的掌蔓延开来,将这一寸经脉彻底改造成“天命之脉”。</p>
待到“天命之语”融入体内,他明显感受到右的力量暴涨两倍不止,这股力量会随着经脉的改造逐渐扩散至全身,影响范围也会逐步扩大。</p>
融合完毕后,白玉堂持剑从“黑龙王”的背脊跃起,高声宣布:</p>
“黑龙王已亡!水患已平!”</p>
话音刚落,底下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p>
</p>
大家都知道,从此再也不会有人因为过河捕鱼而丢了性命。</p>
更重要的是,连带着那个尚未成熟的“旱魃”也被清除,彻底解除了李家镇的后顾之忧,众人怎能不欢欣鼓舞?</p>
然而,在热闹的人群中,一个身穿商贾服饰的中年男子却眉头微蹙,目光扫过白玉堂腰间的褡裢与别在腰间的烟袋,随后悄然退场,消失于人群中。</p>
白玉堂将剑收回鞘内,身形一跃,轻盈落地,来到李德柱身旁。</p>
“老村长,我用秘法灭了它的元神,剩下的不过是些烂肉,很快就会腐坏。”</p>
“到时候不仅恶臭难闻,还可能引发瘟疫。”</p>
“你们得赶紧把这些东西剁碎,丢进柴堆烧毁。”</p>
“好好好,我这就派人处理。”</p>
李德柱连连点头,随即道:</p>
“道士,折腾了这么久,你也该饿了吧?我们镇上备了一桌酒席为你接风洗尘。”</p>
“不必了,我还得善后。”</p>
白玉堂摇头婉拒,黑龙王既已伏诛,他得赶紧行动,把黄河深处的宝贝取出来。</p>
“我需要的蟠桃面和那些锻造工具准备妥当了吗?”</p>
“都齐了,就在那边。”</p>
李德柱指向不远处,那里果然摆着一个冒着热气的蒸笼,以及一棵高约四五米、枝叶交错的青铜怪树。</p>
白玉堂走近摸了摸蒸笼,尚存余温;那棵青铜树也是按他的设计精心铸造而成。</p>
“很好,接下来帮我安排四艘大点的船。”</p>
李德柱听闻此言,立刻跑去召集人。</p>
与此同时,白玉堂走向土丘,指挥下挖开浮土,露出底下的石板。</p>
当石板显现时,他挥剑猛劈,借助“天命之脉”的加持,剑刃轻易切下一片片碎屑。</p>
剑光闪烁间,每块石板上都被镌刻下两个醒目的“镇水”二字。</p>
当初他让李家镇开采这三块石板,本就有用土克水的意图,以压制黑龙王。</p>
但同时,这些石板也是从黄河深处取出的宝物之一。</p>
即便没有它们,他凭“宝引”也能将宝物带走。</p>
不过,问题在于黄河底部的宝贝是用来镇守水势的。</p>
一旦取出,这段流域的水文环境必然变得不可预测,甚至可能频繁决堤。</p>
如此一来,每次决堤带来的因果都将归咎于他。</p>
开玩笑,一旦决堤,那因果可不,一次就够他受的,更别次次如此。</p>
若累计下来,恐怕他会永堕轮回。</p>
因此,他打算用这三个象征三山三水之力的石板作为替代品。</p>
早在布置阵法对付黑龙王之前,他就让所有到场的人对这三块石板进行祭拜,并用秘法将香火炼入其中。</p>
这样一来,这三块石板便与那三座山以及整个李家镇紧密相连。</p>
等到这三块石板投入黄河,就如同那三座山一样,压住了滔天巨浪。</p>
往后,无论李家镇举行何种祭祀,无论是祭祖还是其他仪式,这三块石板都会从中汲取一丝香火,以维系其效力。</p>
只要李家镇还有一个后裔活着,这种联系就不会中断。</p>
如此一来,一切就稳妥了。</p>
若这样还不能止住洪水,那他就真的要把黄河给抽干了!</p>
“道士,这四艘船可是咱们这一带最大的。”</p>
李德柱带着四位满脸皱纹的中年汉子来到白玉堂面前。</p>
那天,一个叫林安的年轻人指着河边的三块巨石问道:“这么大块石头,一条船能装得下吗?”</p>
四名同伴看了看后点点头,于是林安叫他们把船划到渡口看看。</p>
很快,四艘船顺流而至。这些船虽不如海边的大渔船那么长,但在内河中也算是大船了,足有十几米长。</p>
“我先声明,等会儿装石头的船肯定回不来,必须凿穿船底,让船和石头一起沉下去。”</p>
“不过我会按双倍价钱赔偿你们。”</p>
“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可以走,换别人来。”</p>
林安完,四人面面相觑。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视若珍宝,如今却要凿沉,这无疑是割他们的肉。但林安提到双倍赔偿,又让他们心生动摇。拿到赔偿后能买艘新船,虽然停工期收入会少,但额外的补偿足够维持生活甚至富余,这笔交易划算。</p>
最终,年纪最大的人不愿沉自己的船,其他人商定由他另找一艘船,剩下的三人负责装石。</p>
一切安排妥当后,林安让李德柱安排人将石头分别放到船上。而那锅蒸熟的面蟠桃、怪树和井绳则放在最后一艘船上。</p>
在林安指挥下,四艘船缓缓驶向黄河深处。</p>
到了目的地,另外三艘船上的人都用林安抛过去的绳子绑在腰间,接着开始凿船。</p>
没多久,三艘船的底部都被凿出了洞,随着河水涌入,逐渐沉入河底。</p>
岸上的人都在林安等人的拉拽下,顺着绳子爬上了最后一艘船。</p>
这时,林安才从船尾搬出蒸屉,揭开盖子。</p>
只见里面是一些像真桃子一样的面蟠桃,红彤彤的果实格外鲜亮,绿叶也很喜人。</p>
这种面点出自李家镇的李家,他们家族做面点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蒸出的面蟠桃与真桃无异,口感独特,咬一口既有真桃的味道,又有浓郁的麦香。</p>
林安把这些面蟠桃一个个插在怪树的枝桠上,自己里留下了三个。</p>
这三个面蟠桃直接被扔进水中,随着水流沉入河底。</p>
“来,把这棵树推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