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 > 第110章 赛图拉哨所
    黎洛忍不住将那首歌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p>

    他将链接甩给了老秦,并叮嘱他一定要听。</p>

    “这才是我应该吃的细糠啊。”</p>

    黎洛嘴角上扬,指忍不住敲击桌面,身子随着音乐轻轻摇摆。</p>

    “太好听了。”</p>

    “直接击中我的心灵,让我充满了力量。”</p>

    “华流yyd!”</p>

    各个位面的古人跟着音乐扭动起来,他们眼中满是喜悦和欣喜。</p>

    “这才是音乐的魅力啊。”</p>

    “太燃了,我根本停不下来。”</p>

    “接着奏乐,接着舞。”</p>

    过了许久,黎洛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下来,他滑动屏幕,天幕画面开始发生改变。</p>

    很快,一张老旧的照片出现在天幕上,八位军人穿着破破烂烂的军装,面黄肌瘦站在雪山下。</p>

    一侧写着:拍摄于950年3月。</p>

    黎洛内心惊了一下,他们身上的军装,看起来很陌生。</p>

    黎洛点开视频,旁白之音缓缓响起。</p>

    一个西域雪山的哨所</p>

    见证了华夏三代军人的百年坚守</p>

    无论外界如何动荡不安</p>

    这片西北土地始终寸土未失</p>

    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退后一步生</p>

    画面一转,一群清朝服饰的人出现在天幕上。</p>

    年左宗棠收复南疆后</p>

    在此地建立哨卡</p>

    这里不仅能够保护我国新疆的安全</p>

    还能俯视南亚,直达白象国</p>

    左宗棠派了00名清军敢死队在此地坚守</p>

    </p>

    大清位面。</p>

    戍边的清兵已垂垂老矣,满头白发。</p>

    他们茫然地望着天幕,眼里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p>

    一位胡子花白的清兵,指着天幕询问身侧同样苍老得如同一张树皮的老兵:</p>

    “天上的是我们吗?”</p>

    老者牙齿掉光了,耳朵也不怎么灵敏了,他眯起眼睛,努力睁大那双浑浊的眼睛。</p>

    “好好像是吧。”</p>

    “有人要来换防了吗?”</p>

    老兵眼含热泪,他用破破烂烂的袖口,擦了擦眼角的泪水。</p>

    “朝廷终于想起我们了吗?”</p>

    他们从年轻力壮的青年,一直坚守在此地,守到头发花白,牙齿掉光,垂垂老矣。</p>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着朝廷的命令。</p>

    </p>

    屏幕画面还在继续。</p>

    他们本以为几年后会有人来换防</p>

    可此时的大清已是内忧外患</p>

    无暇顾及这不毛之地</p>

    </p>

    大清位面。</p>

    老兵们刚刚兴起的希望,瞬间破灭。</p>

    他们呆呆地望着远处的雪山、草地、荒凉的戈壁。</p>

    眼神也变得空洞起来,嘴唇哆嗦着,喉咙深处发出一阵低弱的呜咽。</p>

    这里位于西部边陲,冬季漫长,风沙漫天。</p>

    低温、低氧,气候极为恶劣,等不来换防的人,他们只能在此苦苦坚守。</p>

    “朝廷内忧外患,无法顾及我们?”</p>

    “朝廷不是忘了我们,而是根本顾不上我们。”</p>

    凛冽的寒风吹起老兵花白的头发。</p>

    “原来我们已经这么苍老了。”</p>

    “没有朝廷的命令,我们也只能一代一代的守下去。”</p>

    </p>

    大清覆灭之后</p>

    在此坚守的清兵并不知道他们效忠的大清王朝已经覆灭</p>

    他们一代一代的坚守,一守就是50年</p>

    </p>

    </p>

    大清位面。</p>

    老兵们面面相觑。</p>

    “大清已经亡了?”</p>

    “那我们怎么办?”</p>

    大清老兵们逐渐茫然起来,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p>

    一位老兵看了一眼自己花白的头发,呵呵一笑。</p>

    “继续守,等人来。”</p>

    “左大人让我等戍守边疆,大清已经亡了,但是边疆重地必须有人坚守。”</p>

    “况且我们几人已白发苍苍,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离开这里,我们又能去哪里呢?”</p>

    “就让我们继续发光发热,守好边疆。”</p>

    </p>

    画面一转,新的军队接替哨所。</p>

    国军接哨所后,条件依旧艰苦</p>

    此后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p>

    战士们始终在赛图拉坚守</p>

    950年3月,这群面黄肌瘦,形似野人的战士终于等来了换防</p>

    弹幕:</p>

    “皆是我炎黄英雄啊。”</p>

    “有国才有家,爱国永远是对的。”</p>

    “现在还有赛图拉哨所遗址。”</p>

    “皆是中华民族的英雄。”</p>

    “生当驱虎狼,死亦保边疆,壮哉!我华夏儿女。”</p>

    </p>

    一个赛图拉哨所,见证了三个时代,三批人对祖国山河的坚守</p>

    他们都是守卫边疆的英雄</p>

    画面中,三个时期的戍边照片,一一在天幕上展现。</p>

    寒风凛冽,白雪皑皑。</p>

    始终熄灭不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p>

    </p>

    大清位面。</p>

    左宗棠悄悄红了眼眶。</p>

    “寒来暑往,风餐露宿,他们仍然坚守此地。”</p>

    “其忠勇坚毅,令人心生敬佩。”</p>

    大明:虽然大清不咋地,但是这群军人还是很令人敬佩的。</p>

    大宋:都是好样的,守国门铁骨铮铮。</p>

    大唐:他们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p>

    大汉:保家卫国,他们都是英雄。</p>

    大秦:去的时候都是懵懂少年,回来时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p>

    天幕定格在最后一张照片上,画面中,战士们从头裹到脚,依旧挡不住凛冽的寒风,</p>

    甚至眼睫毛上都是皑皑白雪。</p>

    黎洛看着这群戍边战士,心里万分感激。</p>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p>

    “不行,太感动了,我先哭会儿。”</p>

    “呜呜呜”</p>

    “谁能忍住不哭啊?”</p>

    过了许久,黎洛终于把自己的心情收拾好了。</p>

    吃货最后的倔强,每个省都不一样</p>

    又到了吃豆撅子的季节</p>

    这就意味着未来两个月,山东人即将过上被豆撅子支配的生活</p>

    视频刚刚播放,弹幕已经开始刷屏。</p>

    “不行了,我家已经开始吃上了,家人们谁懂啊,一天三顿都是豆撅子,甚至连夜宵都是豆撅子。”</p>

    “我与豆撅子有不共戴天之仇。”</p>

    “求求了,不要提豆撅子了,一听到它,我脑瓜子嗡嗡的。”</p>

    “我觉得隔壁东北兄弟比我们更需要豆撅子。”</p>

    “那些年被豆撅子吓出的心理阴影,该如何弥补?”</p>

    “最可怕的是,好不容易吃完自家种的,一转头亲戚又送了一大堆,它真的,我哭死。”</p>

    “竟然还有南方的伙伴让咱晒干了冬天吃,开什么国际玩笑,新鲜的都吃够够了,冬天一点也不想看见它。”</p>

    “两排豆撅子,管你一夏天的菜[大哭]。”</p>

    </p>

    黎洛一脸懵逼。</p>

    “豆角这么好吃,为啥你们不喜欢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