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改名最失败的十大城市</p>
“改名?”</p>
看到这个标题,李世民瞬间放下心来。</p>
就全世界满是唐人街这个热忱劲儿,就知道后世对大唐有多认可。</p>
他完全有信心,后世会对他的长安进行改名。</p>
</p>
北齐位面。</p>
兰陵王高长恭的心情就不那么美好了。</p>
因为他的封地兰陵郡,已被改名为枣庄。</p>
他在后世友口中,由大名鼎鼎的兰陵王变成了枣庄王。</p>
“本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枣庄王,本王自己都忍不住。”</p>
“心情简直好不了一点。”</p>
就在兰陵王郁闷的时候,视频开始播放了。</p>
华夏改名最失败的十大城市,有你的家乡吗</p>
第十名:河南淇县</p>
河南淇县,原本是大名鼎鼎的商朝古都朝歌</p>
封神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河南淇县,古名朝歌</p>
</p>
商朝位面。</p>
帝辛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看到淇县二字,只觉得脑瓜子嗡嗡作响。</p>
“怎么能乱改?”</p>
帝辛暴怒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上不断回响。</p>
“寡人的朝歌多么霸气,竟改成了淇县。”</p>
“简直是山猪吃不了细糠。”</p>
</p>
第九名:江苏南京</p>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古时候叫做金陵</p>
它还有江宁、应天、建康等名字</p>
弹幕:</p>
“叫金陵、江宁、应天、建康,任何一个都比南京好听。”</p>
“改名后,意境都没了,就像是刘亦菲改成了刘翠花。”</p>
“南京十三钗v金陵十三钗。”</p>
</p>
第八名:陕西宝鸡</p>
宝鸡古名陈仓</p>
是炎帝的老家</p>
相传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被石鸡所救,因此改名为宝鸡</p>
弹幕:</p>
“宝鸡别名陈仓、雍州、西岐、西府等。”</p>
“改了好啊,改了以后就变成了明修栈道,暗度宝鸡。”</p>
</p>
第七名:山东临沂</p>
临沂古名琅琊</p>
琅本意是似玉的美石</p>
改名之后,琅琊榜变成了临沂榜</p>
</p>
第六名:山东枣庄</p>
枣庄古名兰陵</p>
李白曾有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p>
枣庄确实较为接地气,但是这地名缺少了该有的美感和意境</p>
使原本高不可攀的兰陵王,变成了接地气并土气的枣庄王</p>
</p>
第五名:河南驻马店</p>
驻马店古称为汝南</p>
先不提汝南,就这驻马店,取名是不是太随意了点</p>
乍眼一看,像个驿站</p>
</p>
第四名:安徽黄山</p>
黄山古称为徽州</p>
提到黄山,大家会想起黄山的迎客松</p>
但徽州二字更有文化底蕴</p>
</p>
第三名:内蒙古包头</p>
包头在古代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做九原</p>
包头在蒙古语是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p>
</p>
第二名:陕西西安</p>
西安古名是大名鼎鼎的长安</p>
十三朝古都,世界历史名城</p>
长安见证了中原王朝的全盛时期</p>
改名为西安,远没有长安优雅霸气</p>
</p>
第一名:安徽合肥</p>
合肥古称庐州</p>
庐州二字意境深远,韵味十足</p>
合肥咋眼一看,像是卖肥料的</p>
将庐州的古典韵味全数败光</p>
你觉得谁的名字改的最失败呢</p>
</p>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p>
历朝历代的人脑袋上像是有一排乌鸦,嘎嘎飞过。</p>
“这名字改的后世就没有人反对吗?”</p>
“你听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西安花,好听吗?”</p>
此刻,天幕上也满是吐槽。</p>
“石家庄赵子龙在此,气势直接减半。”</p>
“兰陵王改名为枣庄王,我确实忍不住笑了。”</p>
“一个合肥还不够,</p>
“我时候以为合肥是个牌子,做农药化肥的。”</p>
“第一次听驻马店的时候,以为它是一个店铺。”</p>
“石家庄赵子龙,枣庄王高长恭,包头吕布,好听吗?”</p>
</p>
大唐位面。</p>
李世民眉头紧皱,目光中尽是惊愕的神色。</p>
他万万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p>
“长安?西安?”</p>
“后世改名,经过朕的同意了吗?”</p>
李世民气得跳脚。</p>
“朕之长安,承载了无数辉煌与荣耀,是天可汗、东半球话事人,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存在过的见证。”</p>
“可恨朕不能长生不老,不然任何人休想动长安分毫。”</p>
李世民率领大臣走出太极殿,他停下脚步,目光悠远。</p>
“诸位,与朕一起,再看一眼长安吧。”</p>
李世民的语气越发哀怨。</p>
有一种自家珍藏的珍宝,被败家子贱卖了的感觉。</p>
让他有一种不出来的憋屈。</p>
“长安,寓意着长治久安,长安之名不该掩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p>
</p>
大明位面。</p>
朱元璋迁都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p>
“老大呀,当年天下未定,迁都长安之事一直没有着落。”</p>
“眼下四海升平,不如咱们商量一下,将都城迁往长安如何?”</p>
朱标还未回话,朱棣已经开始嘟囔起来。</p>
“我看不如何。”</p>
“爹,你派大哥多次考察和修缮古长安城,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迁都之事我本不应该反对。”</p>
“但是您想想,爹起事于江淮,身边的文臣武将大多数来自江南。”</p>
“你要是迁都长安,他们恐怕第一个跳出来反对。”</p>
“您在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气候条件都已习惯,况且爹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如何能舟车劳顿,千里迁都?”</p>
朱棣又从政治因素、地理位置、经济因素等方面,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p>
朱棣分析得条条是道,听的朱元璋拳头都硬了,他心里已经放弃了迁都的打算,但是面上依旧嘴硬:</p>
“你这个臭子,别以为咱不知道,你登基后,还不是迁都了。”</p>
“你能迁都?咱就不能迁?”</p>
</p>
“你,你,你做人不能太双标。”</p>
谁料,朱棣根本不带怕的,一句轻飘飘的话,就将朱元璋怼得哑口无言。</p>
“爹啊,有句话叫做:此一时,彼一时。”</p>
朱元璋眼睛瞪得老大。</p>
咱洪武大帝需要你教?</p>
但是你子的有理,好气额。</p>
永乐大帝v洪武大帝,略胜一筹!</p>
</p>
大清位面。</p>
乾隆把玩着酒杯,被打击到道心破碎的他,感觉自己又行了。</p>
“朕的诗,比合肥、驻马店有内涵多了。”</p>
“起来长安,不正是明朝时候改成西安吗?”</p>
听到乾隆皇帝的自言自语,擅长提供情绪价值的和珅立马发挥了他的作用。</p>
“万岁爷哪里的话,您是天子,何须自降身份与他人相比。”</p>
“天下学子皆是您的学生,皆为您所用。”</p>
“依奴才看,在历代君王里面,除了那亡国之君李煜所作之诗词,流传下来的那几首,质量稍微比万岁爷强一点点。”</p>
“其他君王作诗的数量,绝对比不上万岁爷。”</p>
乾隆立刻被和珅哄好了。</p>
论作诗数量,他当仁不让,整个唐朝诗人所着之诗都没有他多。</p>
更何况那些只知道处理政务,不懂享受的帝王。</p>
“那是,朕一生作了四万首诗,数量上,谁敢与朕争锋?”</p>
“是啊,万岁爷在作诗数量上,那是一骑绝尘,无人能及。”</p>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
乾隆开怀大笑,看和珅的眼神越发柔和。</p>
“和珅,得好,当赏!”</p>
“奴才谢万岁爷赏。”</p>
其他群臣羞得无地自容:皇上,咱们要点脸,行吗?</p>
</p>
天幕视频播放完后,经过短暂的黑屏,新的视频重新出现在天幕上。</p>
华夏三座千年未改名字的城市,你知道是哪三座吗</p>
历朝历代的人想要参与,奈何根本没有会。</p>
几千年后的事,他们哪里知道。</p>
天幕视频开始娓娓道来。</p>
第一:成都</p>
成都曾有蜀郡、蓉城的别称</p>
但成都这个大名自始至终都被保留了下来</p>
它是一座历史悠久却从未改过名的城市</p>
从战国时期开始,它属于古蜀国的领土,秦朝时期,成都成为蜀郡的治所</p>
蜀汉时期,成都是政治中心,唐宋之际,成都是西南政治经济中心</p>
成都二字是由当时的古羌语根据音译而成,意为蜀族人居住的地方</p>
</p>
第二:河北邯郸</p>
商代晚期就建立了名为邯郸的城邑</p>
朝代更迭,邯郸的名字一直不变</p>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p>
三国时张晏注释: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p>
邯郸有成语之乡的美誉,如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一梦等成语都与邯郸有关</p>
</p>
第三:湖北荆州</p>
在荆州有无楚不成市</p>
无市不荆州,历史上荆州的别称有江陵、郢都、南郡</p>
先后有六个朝代、三十四位帝王在今荆州地区建都</p>
你还知道哪些没有改过名字,一直保留至今的地名</p>
</p>
大唐位面。</p>
看着这三个保留了名字的城市,李世民感慨万分。</p>
“要是长安没有改名,长安必有一席之地。”</p>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知怎么的,李世民退了好几步,非但没有海阔天空,反而越想越气。</p>
“哪个天杀的,改了朕的大长安?”</p>
“出来挨打。”</p>
</p>
大明位面。</p>
朱元璋露出了迷之一样的心虚。</p>
“老大、老四,你咱是不是不应该把长安改成西安?”</p>
“要不要改回来,咱实在是怕了,怕友吐槽咱没文化。”</p>
朱元璋话音刚落,马皇后立马不乐意了。</p>
“重八,你不是没有文化,你有文化,但不多。”</p>
“你千万不要妄自菲薄。”</p>
“没文化,不丢人,咱们好好学习便是。”</p>
朱标:娘,你这番话,就等同于爹没文化啊</p>
朱棣:爹时候是乞丐,可以理解</p>
</p>
视频结束。</p>
黎洛的目光被一个标题吸引住了。</p>
标题的名字叫做字字没提穷,句句都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p>
事情的起因是老师让写有关家庭方面的作文</p>
开放式题目,可结合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p>
孩哥能把有钱人的生活,写得如此寒酸也是不容易的</p>
画面中,父子俩坐在一起,父亲拿着儿子写的作文,尴尬得不知怎么办才好。</p>
父亲盯着作文神色深沉,父子俩一个敢写,一个敢读。</p>
“你写我家是福州首富。”</p>
“我们住的房子非常大,一梯两户。”</p>
父亲看着字字句句透露着寒酸的作文,发出了灵魂的拷问。</p>
“所以我们家是连联排都住不起的首富是吗?”</p>
儿子眼神中透露着清澈的愚蠢,他转过头去,天真的问父亲:“连排是什么?”</p>
作文内容:</p>
“我的爸爸平时出门,都要带00万现金在身上。”</p>
画面中,父亲连忙拿出,现场查询00万现金有多重?</p>
“5公斤。”</p>
“我每天背着5公斤的现金出门。”</p>
“你觉得我是不会用移动支付吗?”</p>
父亲意味深长地劝导儿子:“没有有钱人的生活体验,就不要硬写。”</p>
儿子用异常平静的语气跟父亲解释道:</p>
“他可以适当地展开想象。”</p>
作文内容:</p>
“我最近学习有进步,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最贵的自助餐。”</p>
“要9一位。”</p>
“吃完饭以后我们去了奢侈品店。”</p>
“妈妈让服务员把墙上最贵的包包叉了下来。”</p>
“没怎么砍价,就爽快地买单了。”</p>
“看服务员震惊的眼神,他一定无法想象,公交地铁卡里有一个亿的预存,”</p>
“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p>
弹幕:</p>
“我都不敢想象,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会笑成什么样子。”</p>
“正应的那句话,你要写穷,就不能只写穷。”</p>
“这富得好接地气,把首富写的像是连首付都付不起的样子。”</p>
“他爸爸都给气笑了。”</p>
“证明这孩子是逛过街的,以及见过他妈妈砍价的。”</p>
“请问大家,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法,来表现穷的?答:现实。”</p>
“都成首富了,他爸还在想着连排,所以真不能怪孩子。”</p>
“孩哥的爸爸,眼前一黑又一黑。”</p>
“你要写穷,就不能只写穷,你要写一梯两户的豪华别墅,每天背5公斤的钱出门,写最贵的9元自助餐,写叉包,写充亿地铁卡。”</p>
“上回听到这种类似的写作法,可能还是:端木又带我去美t斯bng威了。”</p>
</p>
大唐位面。</p>
李世民笑得前仰后合。</p>
“这个朋友想象力够了,但是格局还是没打开。”</p>
李世民至今忘不了朋友爸爸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发出灵魂拷问:你疯了吗?</p>
“哈哈,真是又贫穷又富有又接地气。”</p>
“把包包叉下来,朕的脑海中都有画面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