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 > 第241章 不参与南北之争,但争排名
    同样参与不了南北之争的,还有安徽省</p>

    它通常安安静静,但两边通吃</p>

    豆腐脑的咸甜之争,安徽人闭口不言</p>

    因为它咸的、甜的都吃,辣的也能接受</p>

    面食、米饭之争,安徽同样沉默</p>

    因为米饭、面食它也都吃</p>

    水饺、汤圆之争,安徽同样安静如鸡</p>

    因为它也都吃</p>

    </p>

    看完视频,黎洛忍不住感慨:“难怪云贵川渝和安徽参与不了南北之争。”</p>

    “一个自成一派,一个两边通吃。”</p>

    “听安徽还把汤圆和饺子一起煮,是真的吗?有没有安徽的好心人解释一下。”</p>

    黎洛快速将疑问打在评论区,很快,他惊奇地发现,安徽p终于出现了。</p>

    “两个想一起吃的时候,就会煮在一起。”</p>

    “不会串味的就一起煮,会串味的就分开煮。”</p>

    “我觉得很好吃啊,汤圆吃腻了,刚好吃个饺子,饺子吃多了,刚好吃个汤圆。”</p>

    “也没啥,就是图个省事儿。”</p>

    “串味了也不要紧,芝麻馅儿裹着咸饺子也挺好吃的。”</p>

    黎洛的脸都拧在一起了,他实在无法想象,两种不同的口味,一甜一咸,混在一起是什么感觉?</p>

    汤圆吃腻了吃饺子,饺子吃多了吃汤圆,对黎洛来简直就是绝杀。</p>

    “所以豆腐脑安徽人到底喜欢吃甜的、还是咸的,还是辣的?”</p>

    很快,又有安徽p在底下留言了。</p>

    “咸的当早饭或者晚餐,甜的当饭后甜点。”</p>

    “咸的叫豆腐脑,甜的叫豆花,我既喜欢吃豆腐脑,又喜欢吃豆花。”</p>

    “问安徽人喜欢吃咸的还是甜的,就像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一样,答案是都喜欢。”</p>

    想起安徽抗战时期十室九空,对于这种通吃的现象,黎洛好像理解了。</p>

    评论区依旧热火朝天。</p>

    “虽然安徽人不参与南北之争,但是皖南和皖北打的不可开交。”</p>

    “我懂我懂,虽然我们西南f4也不参与南北之争,但是我们必争云贵川渝的排名。”</p>

    “错了,是川渝云贵。”</p>

    “天王老子来了,也是贵云川渝。”</p>

    “你把我大重庆放哪儿,不听不听,必须是渝云川贵。”</p>

    黎洛一脸懵逼,云贵川渝、川渝云贵、贵云川渝、渝云川贵有什么区别吗?</p>

    不都是折耳根联盟的会员吗?</p>

    按各省成立的时间来排,则是川云贵渝。</p>

    按面积和人口来排,也是川云贵渝。</p>

    按经济是川渝云贵。</p>

    按交通是贵渝川云。</p>

    按资源是川云贵渝。</p>

    按首写字母是川贵渝云。</p>

    按笔画是川云贵渝。</p>

    黎洛迅速在评论区打下一串文字:</p>

    “都是吃折耳根的宝子,川渝一家亲,不要在意这些细节。”</p>

    “西南f4就是云贵川渝(贵川渝云,渝川云贵,川渝云贵)。”</p>

    </p>

    大秦位面。</p>

    嬴政嘴角抽了抽。</p>

    “黎先生真是一位端水大师。”</p>

    “这下应该不争论了吧?”</p>

    </p>

    谁料下一秒,整个评论区直接炸了。</p>

    “呵呵,凭什么我要在括号里面。”</p>

    黎洛:这逻辑,好像也没毛病。</p>

    嬴政:</p>

    历朝历代:</p>

    </p>

    为了避免事态升级,黎洛赶紧溜了溜了。</p>

    </p>

    黎洛继续滑动屏幕,突然他的指一顿,在一个名为原来他们知道世界的变化标题上停了下来。</p>

    </p>

    大清位面。</p>

    乾隆心头一咯噔,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p>

    大清王朝,不会又被拉出来公开处刑吧。</p>

    看着满屏“历史不忍细看”的弹幕,乾隆悬着的心终于死了。</p>

    他其实一直知道外界的变化,只是为了大清的稳定和统治,他必须将这些真相和变化死死掩盖住。</p>

    “可恶,朕到底要怎么样才能阻止天幕爆料?”</p>

    “这样下去,大清危矣。”</p>

    乾隆颓废地瘫倒在龙椅上,他既不能下命令让天下人不看天幕,也无法阻止天幕揭下满清的遮羞布。</p>

    此刻,身为帝王的他,也只能无能狂怒,心底甚至生出了一股惧意。</p>

    </p>

    很多人将清朝错失工业革命,归咎于闭关锁国</p>

    其实不然,满清的帝王们一直密切地观察着世界的变化</p>

    帝王们借助战争和朝贡等国家事务</p>

    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情报</p>

    默默掌握着世界的最新动向</p>

    他们知道工业革命,也清楚地了解西方有多发达</p>

    但这些信息永远不会让底层的人民知道</p>

    天幕话音刚落,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全都炸了,尤其是清朝的底层人民反应最为激烈。</p>

    “原来他们都知道。”</p>

    “他们故意捂着,害怕我们知晓。”</p>

    “他们害怕我们汉人了解到世界的变化,让他们的统治变得不稳定。”</p>

    “清廷是满人的朝廷,不是我们汉人的朝廷。”</p>

    清朝的人民看着朝廷吹捧出来的盛世,越发觉得可笑。</p>

    他们一直被上位者愚弄,何其可悲,何其可笑。</p>

    突然,人群中有人发出呐喊:</p>

    “反清复明,赶走清狗,恢复汉家山河。”</p>

    “我们反了。”</p>

    刹那间,一呼百应,百姓揭竿而起,所有人眼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p>

    </p>

    大明位面。</p>

    朱元璋胸脯剧烈地起伏,看起来气得不轻。</p>

    “清廷愚弄百姓,可笑我大明的江山,竟然断送在这群人的里。”</p>

    着,朱元璋又痒了起来,抽出腰带,磨刀赫赫向朱棣。</p>

    “咱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p>

    “看看你留下的子孙后代。”</p>

    “一个个不中用。”</p>

    “被这样愚昧的异族夺了大明的江山,害的后世华夏遭受如此劫难。”</p>

    “咱愧对天下百姓啊。”</p>

    朱元璋虎目含泪,看朱棣越发不顺眼了。</p>

    “标儿啊,让太医好好调理你的身子,你可千万别英年早逝,让咱白发人送黑发人。”</p>

    “你是咱认定的继承人,你若不死,老四他就是有雄心豹子胆,也无法继承大明江山。”</p>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棣。</p>

    “永乐大帝,哼。”</p>

    朱棣:无辜、弱,瑟瑟发抖</p>

    </p>

    大清位面发生的一切,黎洛一无所知。</p>

    天幕视频还在继续。</p>

    上位者担心底层人民接受了新鲜事物会变得不可控</p>

    所以想方设法让底层人民陷入盛世的美梦中</p>

    外面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不重要</p>

    大清的主人是自己才重要</p>

    </p>

    弹幕:</p>

    “在他们心里,防汉胜于防洋,并且认为洋人不会漂流过海,给大清造成威胁。”</p>

    “洋人只要银子,但汉人要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