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60:小小供销社正式工拿捏 > 第290章 铁路建设
    “笃笃笃,王副部长,你收拾一下,带上本子,咱们去会议室开会。”楼平安轻敲响了两下办公室的大门,只不过还没等到王保红本人开口,他直接推开大门道。</p>

    王保红也没计较,听见他的话便迅速地整理好桌上的文件,顺拿起笔记本和笔:“好嘞,这就来”</p>

    她来这业务部已经大半个月了,每天不是在“啃资料”就是在“啃资料”。</p>

    关于汪局之前在办公室里和她提到过的什么外派公干啊、去其他省市洽谈物资交换等活计她是一个也没见着。</p>

    当然了,整个业务部也不是她一个人那么“悠闲”,而是他们整个外勤组都很悠闲。</p>

    这大半个月算下来也就是两个礼拜多一点。</p>

    从报到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在“啃”各种文书,看各种资料。</p>

    这刚调入新单位的股子兴奋劲儿,在各种看看看的第三天就都消磨了个干净。</p>

    起初大家也都还算坐的住,那资料也能看的进去。</p>

    但是这时间一长,哪怕是县商业局的岗位再是个香饽饽大家也都坐不住了。</p>

    一开始找王保红的还只是张奇一个人,虽然张奇之前也和王保红聊过这个事儿,但是两人也没分析出来个一二三。</p>

    眼下他被大家推了出来,也不得不做走这一趟了。</p>

    这一趟张奇走了这一趟后,确实是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可这也没管上两天。</p>

    第三天,王保红在之前会议上选出来的三位组长,除张奇外,又来了一趟。</p>

    话也还是一样的话,作用也还是起到了那么一点,可也就管了一上午的时间。</p>

    从下午开始,陆陆续续的就有不少的同志单独找到了王保红这里。</p>

    虽然是询问,但那话里的那意思都是在怪王保红。</p>

    怪她在大家第一次报到的时候把事情闹得太过了,好处全让她一人得了不,现在还连累大家一直在坐冷板凳。</p>

    当然了,这只是极个别的同志的做法,并不能代表他们全体。</p>

    那些好言相问的,王保红也好言相劝了,并且还给予了一定的保证。</p>

    至于那些开口就阴阳怪气、指桑骂槐的哈麻批全部被王保红记到了自己的本子上。</p>

    在王保红看来,只要自己是这副部长一天,那么这“生杀大权”就在自己上一天,有的是会收拾他们。</p>

    毕竟,这也是汪红春的意思。</p>

    汪副局长的原话是这样的:“最基本的耐心都没有他们还能干什么,我是让他们出去和各地的兄弟单位‘联络’关系的,不是让他们去得罪人的。”</p>

    “要人家那个时候刚好有正经工作要忙,没办法接待他,冷落了他,她是不是也要使气,搞些动作”</p>

    使气:生气</p>

    “反正那些想要闹事儿的,你要是知道了就直接把名字记下来,到时候直接提出队伍就好。”</p>

    “咱们这业务部庙,供不起那些大爷”</p>

    而王保红也是有了王红春的这一番话,才敢给那么一部分人一定的“保证”。</p>

    在王保红看来,既然领导都那么安排了,那你就老实待着呗。</p>

    每天就在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文件,有工资拿,还不用干活儿,何乐而不为呢?</p>

    要人家单位记仇,这还什么都没干呢,你就记得上蹿下跳的,要是人家真的干点什么那你不得急死了?</p>

    </p>

    反正王保红就一个字:“等!”</p>

    至于你等的了,等不了那就是你的问题了。</p>

    她又不是不知道,已经开始有人在联系原单位或者是自己的“出路”了。</p>

    而那些,本子上的人名,即便是现在老老实实的县商业局待着,最后也会被她踢出去。</p>

    至于踢出去就以后他们要去哪儿?那又和王保红她有什么关系?</p>

    那个领导不想自己的队伍里少两个喜欢搞幺蛾子的人</p>

    </p>

    “其实我今天过来开这个会,主要是想听听你单位那个采购科还有业务部的看法。”</p>

    “毕竟,这个事情涉及到了民生问题,如果建成,那不仅仅只是方便咱们县城的老百姓们,还方便了你们县商业局的各种货物运输工作。”</p>

    “句实话,你们的意见,对于怎么弄先铁路这一块是否能顺利开通的占比还是很大的。”</p>

    </p>

    “姚县长,我有一个问题。”</p>

    “这位同志请。”</p>

    “如果咱们义县确定要建设这一条铁路的话,这一次所拿下的外汇订单的资金还够,那些正在赶制货物的厂区增加生产线的吗?”</p>

    “我是械化生产”</p>

    “这位同志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你想得非常周到。”</p>

    “不过,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县政府在开第一次决策会议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了,并且大家也商议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p>

    “既然你在这里问出来,那我就简单的和大家一下,对于咱们县城如果要使用这一笔外汇订单的资金来建设铁路对于其各厂生产线的安排。”</p>

    </p>

    王保红听闻县政府商讨后做出的安排,不禁在心底暗自赞叹。</p>

    对于民族特色绣样以及织布,摒弃器批量生产,转而扩大人工制作规模,这无疑是个明智之举。</p>

    从成本角度考量,器批量生产虽能在短期内完成大量订单交付,可建立一条械化生产线所需的资金,足以将此次谈下的外汇订单收益消耗殆尽。</p>

    暂且不论具体的资金投入,单建成后的适用性。</p>

    假设耗费巨资建成一条械化织布生产线,它真能产出适配民族特色绣样的布料吗?</p>

    倘若可以,县城原有的纺织厂便能胜任这项工作,又何必舍近求远、大费周章地去重新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呢?</p>

    毕竟,有钱大家一起赚,不好吗?</p>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让这笔资金最大利益化不好吗?</p>

    再从技术层面深入分析,一匹带有精美花色的布样,在制作工艺上有着极高要求。</p>

    笼统的来,在织布时需要用到需到40股线进行布经穿筘,实际编织时,纬线穿梭的复杂程度更是考验技术。</p>

    而线与线的颜色排列,有可能每一根都不一样。</p>

    那么,当前时代的这些个“宕器”的技术水平,显然是难以达到如此精细的工艺标准。</p>

    宕器:脑子不好使,用在器上也是一个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