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一张杀足以镇杀仙人 > 第76章 大兴土木
    “想致富,先修路!”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用浓墨写在雪白的纸上,被高高悬挂在修路工地上,显得格外醒目。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却吹不散百姓们高涨的热情。</p>

    这几个字,如今在三个县,可是比过年时贴的门神还管用!谁不知道这是新盟主梁明提出的口号?现在,这口号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粮食,变成了沉甸甸的铜钱,更变成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p>

    往年冬天,对于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来,就是难熬的“猫冬”。地里没活儿,只能靠着秋收那点可怜的粮食,缩在家里,瑟瑟发抖地熬过漫长的冬天,盼着来年开春能有个好收成。</p>

    运气不好的,碰上个灾年,那就只能饿肚子,甚至有人熬不过去。可今年不一样了!</p>

    “嘿,老王,你这石头搬得挺带劲啊,比你家婆娘骂你的时候还有劲儿!”一个精瘦的汉子,一边抡起铁锤砸石头,一边冲着旁边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汉子打趣道。</p>

    老王嘿嘿一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嗓门洪亮地回道:“那是!以前是没盼头,有力气也没处使。现在跟着梁盟主干,一天管全家三顿饱饭不,还能挣几个铜板,家里婆娘都对我笑脸相迎了!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p>

    “可不是嘛!”另一个年轻后生也插嘴道,“以前冬天只能窝在家里等袁老爷的救济粮,现在倒好,修路不但能吃饱饭,中午还有书先生讲故事,听那大同日报上的新鲜事儿,比过年还热闹!”</p>

    “起这大同日报,那可真是个好东西!”老王放下中的石头,一脸兴奋地,“昨天听先生念叨,咱们修的这条路,在以后呀,不止通三个县,还能通到外地,能把咱们这儿的粮食、布匹卖到更远的地方,还能把外地的稀罕玩意儿运回来,到时候咱们的日子就更好了!”</p>

    “那当然!”精瘦汉子得意地扬了扬眉毛,“咱们梁盟主,那可是有大本事的人!跟着他干,准没错!”</p>

    “就是就是!”众人纷纷附和,干劲更足了。</p>

    午休时分,书先生如约而至。他清了清嗓子,里拿着一份崭新的大同日报,笑眯眯地道:“各位乡亲,今天咱们继续讲这报纸上的故事。话这梁盟主啊,不仅要修路,还要办学堂,让咱们的娃儿都能读书识字,将来考个功名,光宗耀祖”</p>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他们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听着先生讲故事,心里暖洋洋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就连那凛冽的寒风,似乎也变得温柔了许多。</p>

    远处,梁明和于吉站在一个土坡上,看着热火朝天的修路工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

    “于吉,看来这‘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算是深入人心了。”梁明笑着道。</p>

    于吉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盟主。百姓们有了盼头,干劲十足。这路修好了,咱们的计划就能更快地实施了。”</p>

    梁明望着热火朝天的修路场面,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通往繁荣富强之路,是百姓们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p>

    只要在冬天修好三个县之间互通的道路,不仅能致富,还能让军队的行军速度快上不少,到时候无论是应对突发情况,还是对外扩张,都将如虎添翼。</p>

    “于吉,你这路修好后,咱们下一步该干啥?”梁明转头看向身旁的于吉,眼中闪烁着光芒。</p>

    于吉略一沉思,道:“盟主,路修好了,商贸自然就活络起来了。咱们可以鼓励百姓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工业,再建几个大型的交易市场,让咱们这儿的特产销往各地。”</p>

    “好主意!”梁明一拍大腿,兴奋地道,“光有交易市场还不够,还得有运输队!咱们可以组建一支商队,专门负责运输货物,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增加咱们的收入。”</p>

    “盟主英明!”于吉笑着附和道。</p>

    “不过,这运输队可不能像以前那样,靠人拉肩扛。”梁明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咱们得弄些新玩意儿,比如大车!对,就是那种能装很多货物的大车,最好还能让牲口拉着跑,这样一来,运输效率就能大大提高。”</p>

    于吉闻言,眼睛一亮:“盟主,这主意妙啊!有了大车,咱们的运输能力就能翻好几倍!到时候,别三个县,甚至是整个天下,咱们的货物都能畅通无阻!”</p>

    “哈哈,得好!”梁明大笑起来,心情格外舒畅,“不过,这大车也不是那么好弄的。回头我得和蒲元商量商量。”</p>

    “是啊。”于吉笑着应道,“那子,成天就往工坊里钻,也不知道在鼓捣些什么。”</p>

    “这几天倒是闹出了不的动静,工坊那边日夜叮叮当当的,我派人去问了问,是蒲元搞出了个什么蒸汽?”于吉这话时,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显然他对这个所谓的“蒸汽”也一头雾水。</p>

    </p>

    “蒸汽?!”梁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眼睛都亮了几分。这蒲元,还真是个宝藏啊!当初把他从铁匠铺里“抢”过来,果然是捡到宝了。</p>

    这才多久,又是火枪,又是锁子甲,现在竟然连蒸汽都搞出来了?这进展速度,简直跟坐了火箭似的!</p>

    “好!财务这块你和张元和去对接,我这就去找那子!”梁明难掩兴奋,大一挥,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气势。</p>

    工坊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百姓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往里张望。</p>

    工坊内,一个庞大的铁家伙正缓缓运转,粗壮的铁臂有节奏地伸缩,竟轻而易举地将一块巨大的磨盘举起又放下,引得围观百姓阵阵惊呼。</p>

    “乖乖!这铁疙瘩力气可真大,比十个壮汉还顶用!”</p>

    “是啊,这玩意儿要是用在田里,耕地岂不是快得很?”</p>

    “你们懂啥?这可是宝贝!有了它,咱们修路、盖房子,就省力多了!”</p>

    喝彩声、惊叹声此起彼伏,夹杂着百姓们兴奋的议论声,让整个工坊都充满了活力。</p>

    梁明悄悄地挤进人群,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那台蒸汽。他虽然对械制造一窍不通,但前世的见识让他明白,这玩意儿的出现,意味着什么。这可是工业革命的敲门砖啊!</p>

    “哎呀!盟主!你来啦!”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梁明转头一看,只见钟瑶光满脸兴奋地朝他跑来,显得格外活泼。</p>

    “盟主,你吩咐的蒸汽,我们给弄出来了!”钟瑶光的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骄傲,她指着那台庞大的器,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在等待表扬的孩子。</p>

    “哦?这么快?”梁明故作惊讶地挑了挑眉,嘴角却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他早就料到蒲元不会让他失望,但没想到这家伙的速度竟然这么快,这才一个月,就把蒸汽给整出来了?这效率,简直逆天!</p>

    这时,蒲元也注意到了梁明,他放下中的工具,快步走了过来,脸上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淡然表情,只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喜悦。</p>

    “盟主。”蒲元朝梁明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指了指蒸汽,言简意赅地道:“成了。”</p>

    “成了?好!好得很!”梁明哈哈大笑,用力地拍了拍蒲元的肩膀,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之情。“蒲元,你子,真是个天才!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p>

    直到这时,围观的百姓们才猛然发现,这个站在他们中间,面带笑容的年轻人,竟然是他们的盟主——梁明!</p>

    “哎?这不是梁盟主吗?”</p>

    “还真是!我就看着眼熟呢!”</p>

    “盟主竟然也来了!看来这铁疙瘩真是个宝贝!”</p>

    百姓们议论纷纷,看向梁明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好奇。迎冬那天,梁明站在祭坛上祭祀英烈的身影,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如今,看到梁明出现在这里,他们对这台神奇的蒸汽,更是充满了期待。</p>

    “蒲元,这蒸汽,你是怎么做到的?”梁明好奇地问道。他虽然不懂技术,但并不妨碍他欣赏蒲元的才华。</p>

    蒲元淡淡一笑,指了指旁边的钟瑶光,道:“多亏了瑶光,她提供了不少理论上的支持。”</p>

    钟瑶光闻言,脸颊微微泛红,连忙摆道:“我只是提了一些想法,真正动做的,还是蒲元大哥。”</p>

    梁明看着两人之间的互动,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这两人,一个沉默寡言,一个活泼开朗,一个负责实际操作,一个提供理论支持,倒是配合得天衣无缝。</p>

    “好,好,你们都辛苦了。”梁明笑着道,“走,咱们进去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