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声如雷的侯三,让李向东彻底认同了一句话,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p>
这也就是他了解侯三的性格,否则他都得误以为是自己刚才的那番话,起到了帮助侯三打开心扉的效果呢。</p>
听着侯三的呼噜声,李向东躺在床铺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p>
他现在都恨不得过去掐死侯三,这个狗东西把给他祸祸醒了,自己倒是沾到枕头上就着!</p>
侯三的呼噜声在悠扬、中断、打雷和口哨,四个频道里来回切换。</p>
李向东的心情也跟着呼噜声此起彼伏,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p>
他感觉自己刚睡着,便被起床的阿哲和侯三给吵醒了。</p>
刺眼的灯光让他睁不开眼睛,他挺起身子坐在床铺上缓了老大一会儿。</p>
“东子,你要是困就接着睡吧。”</p>
“你睡觉吧东哥,你今天也不用去王二奎家。”</p>
“没事,我都醒了,我帮你们俩抬一下东西。”</p>
李向东穿好衣服和鞋子,背上挎布包后把压在他枕头底下的钱塞到了包里。</p>
三人轻轻脚的来到招待所门外,驴车已经停在了门口,车上坐着郑叔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青年就是郑叔家的那个大子了。</p>
“郑叔。”</p>
李向东打了声招呼,郑叔从车上下来后接过了他肩膀上的麻袋。</p>
郑叔的大儿子也很有眼色,他上帮着阿哲和侯三两人,在驴车上安置好麻袋和蛐蛐箱子。</p>
“这就是俺家的大子,你们叫他大庄就行。”</p>
“大庄,这趟就辛苦你了。”</p>
李向东递过去一根烟,大庄笑着接下烟后也没抽,夹在了耳朵上。</p>
“不辛苦,跟扛着锄头翻地比起来差远了。”</p>
这话的李向东都不知道怎么接了,他只是笑了笑,然后看着阿哲和侯三两人不放心的叮嘱了起来。</p>
“路上万一碰到了劫道的,别硬刚,安全第一,货丢了人也不能出事,记住了没有?”</p>
“知道了东哥。”</p>
“东子,你放心吧。”</p>
侯三和阿哲一人应了一句,李向东想了想走到阿哲身边,在他耳边轻声道:“看好侯三。”</p>
阿哲冲他点了点头。</p>
李向东嘱咐好侯三两人,郑叔也交代了大庄几句。</p>
“爹,你回吧,俺们走了。”</p>
“东哥,你再回去睡会吧。”</p>
“东子,放心吧,我心里有数。”</p>
李向东和郑叔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驴车慢慢消失在他们眼前。</p>
儿行千里父忧愁,侯三和阿哲虽然不是李向东的儿子,但是他现在的心境却和郑叔一般无二。</p>
操不完的心呐</p>
郑叔抽着李向东递过来的烟,开口道:“俺回了,现在天还没亮呢,你回去再睡会儿吧。”</p>
李向东现在确实有些困,可他担心自己要是睡着了,别一睁眼已经是中午了。</p>
“郑叔,你跟我在招待所凑合着眯一会儿得了。”</p>
“这不好吧?”</p>
“有什么不好的?走吧。”</p>
</p>
李向东拉着郑叔从侧门进院,他回身插好门后,带着郑叔来到了他们三个的屋子里。</p>
“这两张床您想睡哪个随便挑。”</p>
郑叔也没挑,就近选了一张床铺后躺了上去。</p>
有郑叔这个闹钟躺在一侧,李向东也能踏实的接着补觉了。</p>
他也没把身上的挎布包放下,而是把挎布包压在了身下,他也不嫌硌得慌,直接趴着睡了起来。</p>
</p>
</p>
天刚有点亮光,郑叔就把睡觉的李向东给叫醒了。</p>
两人打着哈欠走在去村里的路上,李向东是因为觉没补足,郑叔是压根都没睡着,他在陌生的床铺上硬生生躺了一个多时。</p>
李向东看了看时间,还没到早上六点。</p>
“郑叔,咱们现在就去上门收银元是不是有点早?”</p>
“先去俺家吃早饭,吃完早饭俺再带着你去。”</p>
李向东没拒绝,有热乎乎的饭吃,总比啃凉馒头强。</p>
他跟着郑叔回到家里时,院子里搭建的灶屋里已经炊烟袅袅。</p>
听到开门的动静,从灶屋里出来一位中年妇女,她先好奇的看了一眼李向东,然后看向郑叔,问道:“这是?”</p>
“这是京城来的东子,饭做好了,你给多盛一碗。”</p>
郑叔的话音刚落,李向东跟着道:“您就是婶子吧,给您添麻烦了郑婶。”</p>
“不麻烦,你就是东子呀,俺们家这段时间可没少吃你的白面馒头,你先跟着你郑叔进屋,早饭马上就好。”</p>
郑婶转身走进厨房,李向东跟着郑叔进屋。</p>
屋里的家具摆设和王二奎家差不多,他被郑叔招呼着脱鞋上炕,两人刚刚刚坐下。</p>
两个里各自捧着一碗棒子面粥的半大子,还有一个端着一碗窝窝头的姑娘,撩起门帘后前后脚走了进来。</p>
郑叔笑着给李向东介绍了一下,李向东这个第三次上门的客人,也算是认全了郑叔的家里人。</p>
郑叔不是家里的老大,父母没有跟他住在一起,早上接替郑叔赶驴车的大庄,结婚后也分了出去。</p>
现在郑叔的家里,只有他们夫妻俩和三个儿女。</p>
“娟子,等等。”</p>
娟子就是郑叔闺女的名字,她听到李向东喊她,停下脚步站在了屋门口。</p>
从炕上下来的李向东,走到她面前的时候,已经从挎布包里掏出来三个馒头。</p>
“拿着,去灶上烤一烤再吃。”</p>
不是他不想多给,他的包里只有三个馒头。</p>
郑叔家的这个闺女娟子,今年才十三岁,她看着白胖白胖的大馒头,偷偷咽了口口水。</p>
不过她也没敢伸去接,转头看向了坐在炕上,端着碗喝棒子面粥的郑叔。</p>
“拿着吧,烤好了送过来两个,剩下那一个你和两个哥哥分着吃。”</p>
“知道了爹。”</p>
娟子伸接馒头,李向东却抬了抬,“不用听你爹的,三个馒头,你和你那两个哥哥一人一个。”</p>
娟子看了看郑叔,郑叔这次没有再开口,她笑着接过李向东里的馒头后,道:“知道了,东子哥。”</p>
东子哥?</p>
李向东活了两辈子,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喊他,还别,听着真得劲儿!</p>
ps:稍晚还有一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