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大哥是朱雄英 > 第114章 设立银行
    出了京城,朱允熥和常森几天后出现在了宁波府。</p>

    朱允熥这次没有直接去海边,而是来到了宁波府衙,见到了宁波知府郗驯(n)。</p>

    朱允熥此次来府衙是为了营造王府一事。</p>

    钱可以自己出,但人总不能自己出面找吧。</p>

    自己派人找费时费力不,还凑不够那么多人。</p>

    干脆直接将这事交给宁波府,按照王府的规格算出所需要的价格,付钱给宁波府,让宁波府给自己造就完了。</p>

    按照规格,亲王府周长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宽六丈,上宽二丈。</p>

    大概是33万平方米,也就是500亩地左右。</p>

    朱允熥将王府的位置放在了定海以南,宁波府以东的位置。</p>

    位置确定好了,下一步就是算价格了。</p>

    按照宁波知府郗驯算的价格,建造一座王府需要花费铜钱两万万贯,也就是两亿铜钱。</p>

    实话,当郗驯将这个数字告诉朱允熥之后,朱允熥属实震惊了一把。</p>

    可转念一算,两亿铜钱相当于二十万贯,换成白银是二十万两。</p>

    也不算特别多,还在朱允熥接受的范围之内。</p>

    不过怎么把这些钱运过来就成了一个难题。</p>

    朱允熥的钱都放在了凤阳,以前花钱一般都是在直隶,范围不算大,运送起来也不算麻烦。</p>

    可现在是在宁波府,凤阳府到宁波府足足有上千里路。</p>

    要是把朱允熥的钱全部从凤阳运到宁波,那得运到啥时候去啊。</p>

    先不路远的问题,就是光派人护送也是一笔不的开支。</p>

    想到这儿,朱允熥有些同情那些做生意的商人了。</p>

    能不能有个办法不用来回运钱呢?</p>

    这个想法忽然浮现在朱允熥心底。</p>

    想到这儿,朱允熥也想到了一个办法。</p>

    上一世看电视的时候不就经常出现钱庄吗?自己也可以设立一个钱庄啊。</p>

    不过这个钱庄这个名字太俗气了,一听就不是高雅之地。</p>

    越想越兴奋,朱允熥忍不住拍了拍面前的桌子,大叫一声。</p>

    “对,叫银行,就叫银行。”</p>

    他这一叫把在场的众人吓了一跳,全都齐齐将目光看向朱允熥。</p>

    看着这些人都看向自己,朱允熥连忙摆摆,“没事没事。”</p>

    完之后开始继续和宁波知府郗驯商量。</p>

    所有的事都敲定好了,朱允熥派人在宁波府城开始招兵了。</p>

    按照规定,护卫营一营人数在三千人至一万九千人不等。</p>

    其中以秦、晋、燕三王之地护卫最多,他们三人每营几乎都是满编。</p>

    朱允熥暂时不准备招这么多人。</p>

    一是自己封地内人数不多,二是基层军官也少。</p>

    再一个,自己底下也没有一个会训练士兵的将军。</p>

    就算是常森,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之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p>

    按照朱允熥的计划,准备前期招兵5000人,先训练着再,等以后船炮造好之后再扩张。</p>

    </p>

    有宁波知府郗驯的帮忙,又从周边几个府县招了些人,朱允熥凑够了五千人,朝着定海出发。</p>

    到定海之后,朱允熥将这五千人和从凤阳书院带来的几百人交给常森让他开始练兵。</p>

    所有的任务都分给了别人,朱允熥开始筹备银行。</p>

    银行的首选之地当然是京城,毕竟这个地方有钱人最多。</p>

    坐着马车,咯噔咯噔的又朝着京城而去。</p>

    又是好几天的时候,朱允熥回到了京城,先是从凤阳书院数学学院抽调了一些人过来。</p>

    毕竟银行主要是存钱取钱,算账能力必须要好,数学学院的这些人算账什么的一点问题没有。</p>

    先是对他们培训了一段时间,朱允熥又拿出了当初的棉花造纸技术和专门调制出来的紫色墨。</p>

    主要是这项造纸技术谁都没教过,只有自己才会。</p>

    另外紫色墨调制起来也比较困难,价格较为昂贵。</p>

    两者组合到一起,算是从根源上杜绝仿制。</p>

    确定了纸张墨水,朱允熥买下了南京城内中心位置的一座房子,开始着装修。</p>

    作为银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防盗。</p>

    朱允熥直接将原本的房子拆了个一干二净,开始用钢筋水泥进行修建。</p>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钢筋和后世的肯定不能比较,不过也还凑合,起码比没有强。</p>

    将房子一分为二,前面设立营业区,后面为放钱的库房。</p>

    库房全部由钢筋水泥建造,除了一个钢铁制作的大门,只有零星的几个特别的窗户。</p>

    就算是窗户,也是由一根根钢筋拦上,中间的缝隙甚至连都伸不过去。</p>

    而前面的营业区就亮堂多了,在门口两侧,镶嵌了两块超大型玻璃。</p>

    里面能看到外面,外面也能看到里面。</p>

    总之,朱允熥的这座银行完全是按照后世的银行所仿制。</p>

    全部都做好之后,银行的牌匾也挂上了。</p>

    名字没有任何争议,取名为大明银行。</p>

    不同的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由两人的笔迹组成。</p>

    大明二字,是朱元璋的字迹,后面的银行二字,是朱标的字迹。</p>

    挂上牌匾,银行也没有对外营业。</p>

    朱允熥开始派人在全国各布政使驻地城市修建银行。</p>

    等全国一京十四省各自盖了一座银行之后,大明银行正式营业。</p>

    最先进入大明银行存钱的,是朱允熥的那帮合作伙伴。</p>

    起初他们是不想存钱的,但经不住朱允熥的软磨硬泡威逼利诱,只好将一部分钱存入了朱允熥设立的银行。</p>

    银行是成立了,可怎么保护各地的钱又成了一个难题。</p>

    按照朱允熥的想法,直接派兵前去保护是最好的,也是最稳妥的办法。</p>

    可全国十五家银行,就算一个地方派去00人还需要500人呢,他底下可抽不出来这么多人啊。</p>

    更何况未来银行需要开遍各府甚至各县,朱允熥根本没这么多人。</p>

    就算有人,朱元璋也不会同意自己派下的兵进入各地吧。</p>

    没办法,朱允熥只能将目光投向权利最大的那个人。</p>

    干就干,朱允熥直接奔向皇宫。</p>

    (水字专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