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p>
县城。</p>
并不算宽广的街道上,人影已经稀疏不少,没有了以往热闹的场景。</p>
哪怕来到三里巷也是一样的,摆摊的人稀稀拉拉,大多是拿了一些野菜或者野味来,想要换取一些粮食。</p>
已经将鞋底卖了的程瑜和杨峻一起,走在这条略微沉寂的街道上。</p>
“鱼儿,不买点什么吗”</p>
刚卖了钱,丫头身上是有钱的了,就是不多。</p>
程瑜摇摇头:“我看看就成,而且家里也不需要。”</p>
杨峻知道她是为了省钱。</p>
鱼儿家里虽然已经没有了饿肚子的危,可是想要吃上一点好的也挺难,能煮上一颗鸡蛋,都算过节了。</p>
“行,那咱们直接回家吧。”</p>
杨峻也不耽误功夫,拉着人出了三里巷,然后径直回去。</p>
到了村口,丫头突然从自己背着的布袋中拿出了一双鞋子来。</p>
她洋溢着笑容道:“山哥,给你的。”</p>
杨峻还以为她背着这个包是要采购一些东西的,结果什么也没买,现在知道怎么回事了。</p>
他伸接过鞋,没好气地捏了捏她的下巴道:“怎么不在之前给我,还一直背着,累不累啊。”</p>
“我忘记了嘛,嘻嘻。”她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根本舍不得让他松开。</p>
杨峻低头看了看鞋子,是典型的圆口布鞋,黑色的鞋面有两处明显的耳朵,是针线的痕迹。</p>
程瑜的针线活儿相当不错,针线密集,看起来很有层次感,难怪有自信让服装厂收购。</p>
“谢谢你,鱼儿,这双鞋我很喜欢。”</p>
“山哥,那你快试试,要是大了了,我再拿回去改改。”</p>
杨峻依言而行,换上新鞋后发现恰恰正好。</p>
丫头可谓将他脚的大拿捏到了极致。</p>
“呵呵,有你这艺,以后可能我也要靠你养着了。”杨峻刮了刮她的鼻子,充满了宠爱之意。</p>
程瑜脸蛋微红,眉开眼笑道:“那我愿意养一辈子。”</p>
“山哥,以后你就躺在家看书写书好了,我可以养家的,你不是读了大学工作很好嘛,那我的工资也肯定不少,足够咱俩吃了。”</p>
她还真想上了这种生活,目露憧憬之色。</p>
杨峻打趣道:“那要是有了孩子咋办”</p>
程瑜幻想的生活一滞,似乎想到了自己大肚子没办法好好做事的场景,不由得丧气了些许。</p>
杨峻无奈敲了敲她的脑瓜子:“你还真这样胡思乱想呢。”</p>
“放心吧,一切有我。”</p>
他拎着丫头回到她家门口,路上被人看见了也没什么,对于大家来,他们两个青梅竹马挨在一起很是寻常,以后不定日子也是一起过的,没有城里那么复杂。</p>
如果是在城中,那杨峻反而不敢这样拉拉扯扯,生怕被人以为是耍流氓。</p>
“进屋吧,我就不进去了。”</p>
杨峻想了想,叮嘱她一声后,迅速跑远。</p>
丫头没进屋,就站在门口等待着,他还要回来的。</p>
果然,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杨峻拿着一个麻袋返回。</p>
“这个拿进屋,给萍姨和爱民多做些好吃的。”</p>
不等她拒绝,杨峻又捏了捏她的脸蛋道:“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吃好,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那我才喜欢,太瘦了我怕硌得慌。”</p>
</p>
丫头自然知道他的话什么意思,不由得低下头看了看,却被挡住了视线。</p>
低头不见脚尖,便已是人间绝色。可以,鱼儿已经有资本和姜雪莹一拼高下了。</p>
“山哥,家里不缺”</p>
不等她完,额头微微传来吻痕。</p>
丫头刹那间顿住,只感觉整个身子都有些发软,脸蛋瞬间红透。</p>
“鱼儿,我只希望你和家人都好。”</p>
最终丫头红着脸提着袋子进屋,杨峻则是嘴角微扬地离去。</p>
屋内。</p>
范萍诧异地看了看女儿那红的一塌糊涂的脸颊,不由问道:“鱼儿,你这是咋了”</p>
“娘,我没事,这个给你,我先进屋了。”</p>
她将袋子往范萍里一塞,就自个儿跑回了屋,然后将被子把头盖住,躲在里面笑出了声。</p>
“山哥亲我了呢。”</p>
摸了摸额头,似乎那里还有山哥残留的痕迹。</p>
范萍有些看不太明白女儿这是咋了,摇摇头将袋子打开,然后不由一愣。</p>
一大块猪肉和一篮子鸡蛋出现在视线中。</p>
她的脸色瞬间严肃了几分,想要找女儿问清楚东西的来历。</p>
不过想到她刚才的模样,再看看里的东西,来源好似已经清楚了。</p>
范萍站在原地,脸色复杂地想了又想,最终叹息一声,没再想多问了。</p>
“鱼儿啊鱼儿,你这辈子遇到个好的”</p>
她思绪万千,化作了感叹。</p>
时间如轮。</p>
转眼已是深冬。</p>
这段时间学校根本没有通知他们去上学,也没有出发去下乡的任务,仅有沉默的停课。</p>
而杨峻终于又收到了来自省城的一封书信,是他的文章发表了。</p>
之所以等了那么久,是因为报社那边觉得他的文章太好,特意放在了节庆那天发表。</p>
后来又陆陆续续增发了许多,暂缓了给他的来信时间,就是为了告诉他,自己的文章有多少人在看着。</p>
数据虽简单,也能看出,碉堡一文已经盛行在文坛之间,让杨峻出名了一番。</p>
然而正是这样,才让杨峻脸色微变。</p>
他有些后悔了。</p>
“早知道不写那么好,随便用一个故事简单写一下就好的。”</p>
他将碉堡融合了太多现代的写法,把故事描述得相当精彩。</p>
之所以如此,是觉得这篇文章大概就是自己最后一次写文了,所以倾力而为,注入了心血。</p>
眼下看来,却是弊大于利,竟让他扬名了文坛,这不算好事。</p>
“算了,名都出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p>
将信取出看起来。</p>
里面的内容和上次大差不差,但是许从文的语气越发欣喜起来,也希望他再次投稿,或者将书出,他将会争取给他拿到单独的出费用。</p>
杨峻摇摇头,做出的决定已然没有更改的余地,所以许从文算是白费心思了。</p>
另外信中夹杂着报纸和给他的稿酬。</p>
新书求收藏订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