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到六零养拖油瓶 > 190章 分家好
    宋队长也是老思想,忍不住劝:“你们不至于分家啊,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多热闹啊?”</p>

    楚红立马道:“分家了,我们也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啊?”</p>

    这话让宋队长都没法反驳。</p>

    他又劝宋支书:“一家子在一起多热闹啊,要是分家,那你招婿干嘛?”</p>

    宋支书叹气:“分家有好处,顾每个月给五块钱啊,就冲这个,我都舍不得拒绝啊。”</p>

    反而劝他:“就算是分家了,他们也是我的女儿女婿,以后我们老了,生病了,他们也依旧得照顾我。”</p>

    “我就觉得,分家比不分家划算。”</p>

    宋支书就道:“顾这些天就是去学科学养殖,咱们也不一定听得懂什么叫饲养密度,还要记录生长监测交上去。”</p>

    “是隔三岔五要烧碱水进行消毒,我就想着让她们先跟着学,你那边要是有合适的人,也可以跟着学。”</p>

    “这养殖场,我是想让顾辞先管着,有事就找他,你觉得怎么样?”</p>

    他就是故意当着大家的面明,这事让顾辞管,出事也是顾辞负责。</p>

    毕竟现在的养殖场,几个月之内看不到收益。</p>

    而且这鸡鸭风险太大,宋队长还真不敢接。</p>

    他点头:“这样挺好的,养殖场本来就是顾的主意,要是能成,以后咱们村里就能多个进项。”</p>

    宋支书对他的话很满意,就指着枣树苗道:“你让每家领五颗,都种到西山头那边去。”</p>

    “每家自己做个记号,也能试着种一些黄豆绿豆蚕豆。”</p>

    西山头那边,原本也是石头多的山丘,但是村里盖房子要用石头,都去那边打石头回家,原本的山丘变成了山凹。</p>

    山凹里虽然也是石头碎渣多泥土少,这次挖水库,底下挖出来一些泥沙,就全都运到西山头碎石地去了。</p>

    可以,快把山凹给填平了,现在大半个西山头都有土。</p>

    就算是底下是碎石,可上面有厚厚的泥土,还是能种植试一试的,是枣树生命力顽强,不用肥沃的土地也能活。</p>

    要是把枣子成集体种植,大家肯定也没意见。</p>

    可要是分给他们,大家都会很上心,顺便种些能养地的豆子,等养成肥地了,那就再算进集体里去。</p>

    现在就先给大家种几年。</p>

    这样的办法其实也不能拿到明面上去,明面上是不允许的。</p>

    但他们住的偏僻,没人会来管。</p>

    就算是被人告发了他也不怕,可以成是准备把养好的地都收编到集体土地上去的。</p>

    主打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p>

    而且现在他让大队长去,不仅是让他树威信当好人,也是把他给拉下水。</p>

    西山头的事,宋支书和队长也早就商量了好几回。</p>

    庄稼人就是舍不得放过任何一个能种植的地方,因此哪怕有可能会被人抓住辫子,他们也依旧是不愿放弃。</p>

    宋队长心里一喜,在岭下村,宋支书比自己有威望的多。</p>

    就算是他,心里也佩服宋支书的,也没忘记是宋支书扶持自己当上了大队长。</p>

    现在他把能让乡亲们感激的事,让自己去,那自然是难掩喜色的应下了。</p>

    远远看到楚红过来,就不忘关心的问:“路上这么久,鸡鸭苗有损失吗?”</p>

    </p>

    楚红点头:“没了七只鸡,三只鸭子。”</p>

    又对他们道:“不过我们出发前就想到了,特意多换了些,现在还有一百十二只鸡苗,二百零八只鸭苗。”</p>

    “还有十多只鹅,叔你要不要拿两只去?”</p>

    村里养鸡的人家多,鸡蛋她是不用愁的。</p>

    特别是现在有了养殖场,鸡蛋鸭蛋都不会缺了。</p>

    那她自然就选择养鹅了。</p>

    铁锅炖大鹅可是一道名菜呢?</p>

    再养鹅还能看家护院。</p>

    现在自家宝贝太多,黑又不肯在家待着看家,她总有些不安心,有战斗鹅在,也能好些。</p>

    以后有会,她还是要养只狗。</p>

    “那我要两只吧?”宋队长完,担心的问:“现在每家只能养四只鸡鸭,你家要是养这么多鹅,心招人眼。”</p>

    楚红就笑:“多谢叔,我家准备分家了,我爷爷奶奶我爸我妈加上楚丹是一户。”</p>

    “我大姐和鱼儿算一户,我和顾辞算一户。”</p>

    “这样我家就是三户人家,准备养四只鹅,四只鸭,四只鸡,都不用担心会搞混掉。”</p>

    宋队长震惊的看着他们:“啊?这也行?”</p>

    这也太不要脸了吧,听到这话的人都知道,不就是为了多养几只鸡鸭鹅,才分家的嘛?</p>

    宋支书老脸一红,他也觉得这行为有点无耻,但也还是得的好听点:“树大分杈,子大分家,人太多吵得慌。”</p>

    楚红很配合的点头:“就是,今年我们的工分都会分开记,以后我们就各领各得。”</p>

    要不是怕分的太彻底,引起乡亲们的反弹,她都想让爷爷奶奶也单独立户。</p>

    可大家心里,都是养儿防老,老人跟着长子住是天经地义的。</p>

    要是楚红连着爷爷奶奶也分了一个户头,哪怕只是名义上的,也担心他们心里不得劲。</p>

    因此她才只分成三户,而不是四户。</p>

    能让亲爹支持她,是因为楚红了,村里婆媳关系不好的几家,就是因为婆婆偏心。</p>

    他们这一分家,就是榜样。</p>

    让爱磨搓婆婆都收敛点,要不然儿子们都要跟着离心,儿媳们也要闹着分家了。</p>

    也让几位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儿媳们都孝顺些,因为楚红闹着分家,是得给父母每个月五块的孝敬钱。</p>

    在乡下,地里一年忙到头,一家子也就百多块钱。</p>

    这五块钱一个月,就能让老两口过得很自在了。</p>

    也能让老人们听后心里舒畅,就算是心里觉得楚红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也不会明着为难她。</p>

    当然楚红做这个榜样,不是为了能多养几只鸡鸭,是为了减少家里内部人员的冲突,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p>

    宋队长原本以为他们就是口头上一下,没想到连着工分也要分开,就很诧异:“真要分家啊?”</p>

    宋支书点头:“房子都给她们建好了,老大带个女儿不容易,每个月就给我们洗衣做饭喂鸡鸭鹅就行。”</p>

    “老二家宽裕点,每个月给我们五块钱养老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