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汉帝寝宫内,一名士兵形色匆匆经过通报,快步走进大殿。</p>
“报,紧急军情!”</p>
“陛下,今日未时,三十里外一部人马与贼军对峙伊水河畔!”</p>
“哦!”汉帝大喜道:“可是朕的勤王大军到了?多少人马?何人领军?”</p>
“若破贼军朕定赏爵封侯,世袭罔替。”</p>
他神色振奋,这些时日茶饭不香,夜里辗转反侧担惊受怕不能入眠,生怕一觉醒来被贼军攻入城中,被砍了头颅。</p>
如今勤王大军到来,刘宏一颗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p>
“这!”侍卫闻言,讷讷不敢言语。</p>
“,朕赦你无罪,”汉帝看着吞吞吐吐的传讯兵,以为有难言之隐!</p>
传讯兵颤颤巍巍道:“陛下,那领军之人乃反贼渠帅张曼成,隶属黄巾”</p>
“砰!”皇帝瞬间暴怒,直接将边玉盏打翻,他忍着胸中恶气道:“来人,拖下去!”</p>
宫中外侍候的禁卫闻令,直接上前将地上的倒霉蛋拖走。</p>
传讯兵瞬间尿瘫,苦苦哀求道:“饶命啊”</p>
“陛下饶命”</p>
“呼!”刘宏听着渐行渐远的余音,心情烦躁:“难道真的是天亡大汉?”</p>
“四百年国乍,要亡于朕?”</p>
诏令下达,勤王军队不见踪影,反而等来了黄巾贼帅。</p>
一个匪首李信,就逼的朝中文武无策疲于应对,再加个张姓渠帅,岂不是更难对付。</p>
汉帝只能向最亲近之人,寻求安慰:“让父,朕心累啊!”</p>
“陛下勿忧!”伺候在侧的常侍张让,看出了汉帝忧虑。</p>
他眸光闪动,低声道:“贼军与黄巾剑拔弩张,明李信贼子非黄巾反贼一心!”</p>
“如此以来,陛下大可转忧为喜,不必顾虑。”</p>
“何解?”刘宏神情一震,心有疑惑。</p>
张让整理了一下心中思绪,接着道:“洛阳困局关键在于李贼,如今却与黄巾兵戎相见,可见其中龌龊!”</p>
“陛下可派使者前往贼营探一探口风,若贼首非铁心造反,可行招安之策,以解当前危局。”</p>
“此前大将军已经有所试探,却被贼军断然拒绝,那贼首怎能”</p>
“陛下,此非彼时!”</p>
“贼军与黄巾交恶,又兼天下大军起兵勤王,以老奴之见若贼首足够聪明,必然愿受招安!”</p>
张让顿了顿,目露明光:“即使不成左右不过一使性命尔,能为大汉尽忠也算是死得其所!”</p>
“若成,则大汉危可解矣。”</p>
汉帝闻听,龙颜大悦道:“善,大善!”</p>
“让真乃朕之父也!”</p>
</p>
洛城外,三十万大军日夜夯土筑城,轮流不息。</p>
此时土墙已沿入河中,想来不出几日,便可对洛城汉军,形成压迫性的优势。</p>
筑城这段时间,贼军也没有闲着,深渠放水,挖掘暗道,投石问路各种段齐出。</p>
不过因为护城河勾连洛水,城墙地基根深石坚,城内守军更是严加防范,所以收效甚微。</p>
但是贼军却乐此不疲,干的起劲。</p>
</p>
后方,贾诩在三百名贼军保护下,巡视各段土方及皇城洛阳。</p>
他站在一截高高的土城上,望着洛都守军,都能看清城内宽阔街道,以及中央处威严恢宏的皇城宫殿。</p>
“真是一群废物啊!”贾诩目光幽深,喃喃自语。</p>
到底是自己高估了朝廷百官智慧,还是觑贼首的谋略呢?</p>
本以为在这京畿重地,人杰地灵,加上洛阳数万常驻的虎贲营羽林卫,不出十日李贼便要受首,但看目前情况有点不妙啊!</p>
贾诩瞥了眼身边寸步不离的,一众贼兵侍卫,心情逐渐沉了下去。</p>
是保护,其实还是在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恐怕自己晚间几时睡,吃了几粒米都被那李贼知道的一清二楚吧!</p>
“回营”他心情烦躁,看了眼洛城上无所事事的汉军守卒,暗叹一声,踏步离开。</p>
回到营中,还未走出几步便被周仓拦住。</p>
他神色焦急:“文和先生可算回来了,大帅召你进帐议事。”</p>
“哦,周统领可知所议何事!”</p>
“好像是朝廷派来了个太监使者,大帅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召集众人商议。”</p>
话间,两人便来到了中军大帐,与帐前侍卫混个脸熟,便步帐中。</p>
此时贼军各部将领几乎到齐,文武之间泾渭分明。</p>
典韦、臧霸、太史慈、昌豨、吴郭、孙康、徐晃、王忠等人赫然在列,郭图逢纪二人居于右侧。</p>
除了远在虎牢关外,攻城掠地的黄绍部将未能到来外,可以,几乎整个贼军的高层,都在此列。</p>
“文和先生来了,且参谋一番!”李信将中缣帛传下,让这位毒士阅读参校。</p>
同时目光扫向众人,开口询问道:“对于招安之事,诸位认为当如何,”</p>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各部统领可自抒己见。”</p>
他虽然刚愎自用,乾刚独断,但对于招安这种大事,却不好轻易决定,麾下部将的想法意见不能忽略。</p>
帐中将领闻言,皆做凝眉思索状,沉默不语,招安这种事他们怎敢轻易开口。</p>
若同意招安,大帅心思何想?</p>
一个造反意志不坚,畏惧朝廷的形象,是跑不掉了。</p>
若不同意招安,大帅召众将为何?</p>
李信再次道:“都吧,本统领不会因言怪罪。”</p>
大帐沉默,良久人群中,太史慈出列抱拳。</p>
他沉声道:“主公,末将不同意招安之事!”</p>
“若此时放弃攻城,非但营中将士热血白流,彭脱石头等老兄弟在天之灵也难以慰籍。”</p>
“更何况,朝廷招安未必真心,到时随便一个闲职打发了事,若何?”</p>
“若主公中无权无兵,又该如何?</p>
“身家性命不假人,望主公三思!”</p>
虽半路投贼,太史慈却是众将中,反心最坚之辈。</p>
他抛下心中顾虑,直接出言,反对招安事。</p>
魏延环顾一圈,更是挺身而出道:“大哥只需静等三日,到时围猎功成,末将必破洛都取皇帝狗头,敬慰战死之兄弟。”</p>
“魏将军所言不错,我等本就是贫苦出身,被逼无奈,为了活命才举旗造反!”</p>
“若接受招安,做了朝廷鹰犬,又有何意?”</p>
周仓同样出言反对,他至今都忘不了,自家大哥于官军重围中,拿剑逼着自己离开时的样子。</p>
大哥的血不能白流,兄弟的命,不能白殒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