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李信摆了摆道:“汝且抬起头来,让吾瞧个仔细”</p>
“天主!”司马懿闻言,身形一震,旋即微微抬首。</p>
只见上首处,一名神色微醺的青年,在左右美人的服侍下缓缓起身。</p>
虽然对方年龄与自己相仿,一副醉生梦死,沉迷酒色模样,但司马懿却不敢有丝毫觑。</p>
因为他知道,上首处的青年,就是威震天下的北夏李屠夫,是诸夏百族的共主,是草原大漠共尊的夏天可汗。</p>
其中任何一项名头,都能压得中原大汉,惶惶不可终日。</p>
若是真被那放浪形骸的表象所欺骗,而起了轻视之心,恐怕会比现在的大汉还惨</p>
想到这里,司马懿立即收束视线,眼观鼻口,不敢多看</p>
李信眸光微眯,在老马那八尺的身躯上,左右扫视,上下横量,想要窥视出个所以然来</p>
眼前这家伙,能在历史上留名,留下偌大名声,便绝不是表面上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p>
人五十知天命,六十听耳顺、七十古来稀</p>
而老马,已经七十岁的高龄,还能终极一跃,发动政变,篡夺曹魏基业。</p>
其心可佩,其志可敬,其人可惊,当为老男人的典范</p>
而且老马篡权,也间接的给后世各朝帝王,提了个醒</p>
那就是,对于有能力,且懂得隐忍的权臣来,不管其年纪多大,身体多病,都不能掉以轻心</p>
君不见猪扒扒,大限将近之时,还要把辞官归乡,已至七十七岁高龄的李善长,给拉出来咔嚓掉</p>
站在历史教训的角度上来看,老猪并没有做错,因为他若是不那么做</p>
后面可能就没有诸王靖难得事了,老朱家很可能,会直接改朝换代</p>
毕竟男人吗,哪怕老的走不动路,只要临死之前,还能够哆嗦一下,总能来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p>
想到此处,李信不由感慨而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p>
“汝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耐性,如此忍力,确实当得起,年轻俊杰之称”</p>
“天主过誉”司马懿很谦逊,不敢露出丝毫锋芒。</p>
李信见他一副心翼翼,战战兢兢的模样遂道:“老成持重之性,忠诚博达之相,有名臣典范”</p>
“希望汝莫负了忠达名号,能披肝沥胆,尽忠职守”</p>
“谢天主赐字!”司马懿顺势俯身,高声拜道:“臣司马忠达,必竭诚尽智,忠心沥胆,肝脑涂地”</p>
“为大夏,为天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这个时代,人大多有两个名字,即乳名和字号。</p>
礼记中载: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p>
意思是幼年称呼名,年满二十岁,行了冠礼,就是成人了,人就称呼他的字</p>
而这个字,通常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尊长或父辈取定</p>
若是只看年龄的话,李信年纪轻轻,便随意给人弄了个字,乍一看上去,似乎有点侮辱人的意思</p>
但李信身为人主,虽不占长,但占了一个尊字,一个极致的尊字</p>
这就相当于,天子赐字,其中效力比之所谓的师傅长辈,强了何止百倍</p>
这是多少人,求之而不得,也不敢奢求的东西</p>
可以,有了这个字,他司马懿只要不作死,以后无论是在大夏还是大汉,人生仕途,几乎是一望坦途</p>
李信摆了摆道:“凉州一行,汝办事有功,官升十级,可入选文章学院,或彰武军校进修”</p>
“汝回去好好想一想,到底是军功升爵,还是文官封侯”</p>
“谢主隆恩!”司马懿当即砰砰叩了八个响头,以示忠心。</p>
文章学院,是大夏重点培养,行政文官的地方</p>
因为李夏对于世家的防备,和不信任,那些来投靠的家族子弟,多是发配一些偏远地区,携带大夏典籍,教化四方</p>
要么就是,被大夏的文武官员,收作幕僚,搞些辅助类工作,根本进不了李夏的政务院系统</p>
而真正能进入李夏行政中心的,则是北方司州,那些身家清白,没有背景的寒门学子</p>
</p>
这些人中一些才能出众者,有希望进入文章学院进修深造,出来之后最低起步便是一方郡守大员</p>
而彰武学院,其前身是夏军中的讲武堂,其中授课老师,多是太史慈、臧霸、徐晃、韩忠、等军方大佬</p>
只要在里面将学分修满,外放出来,最低也是一名府兵的千人校尉起步</p>
这里的校尉,可不是普通的城防校尉,而是货真价实的战兵校尉</p>
其统领的士兵,皆是夏军中的正规战兵,百战精锐,以一当十</p>
可以,无论司马懿选择哪个院校进修,只要学业有成,必然飞黄腾达</p>
待司马懿和一众文武离开,李信旋看向身侧美人。</p>
“主人”美人见状,捧着美酒,抿入口中。</p>
李信拍了拍昭姬翘臀,询问道:“汝也是世家大姐出身,可识得河内司马家”</p>
“司马八达的名号,妾身自然听过只是不知,主人何意”</p>
美人面色平静,将李信的脑袋放入怀中,轻轻的按抚着。</p>
“呵呵!”李信抿了口葡萄酒,笑道:“汝观那司马懿如何?”</p>
“司马八达的名号,又是否言过其实?”</p>
“嗯!”美人目光微转为转,将胸前大按住:“司马才俊,名门望族之后,腹有诗书,胸有华彩”</p>
“然年少成名,却老成持重,不骄不躁,毫无锋芒,更无青年之意气”</p>
“以此观之,不是深有城府,便是更大的野心”</p>
“是吗!”李信略显诧异的看了美人眼,不吝赞叹道:“昭姬不愧中原才女之称,看人待物,确实是鞭辟近里,入木三分”</p>
李信能看破司马懿的伪装,看破其心中城府,那是站在上帝视角看的。</p>
而昭姬一个女子,初次见面就看清其人虚实,确实不一般。</p>
“主人何意?”美人蹭了蹭李信的下巴,略显不解。</p>
以大夏的实力,治下疆域广沃,人口众多,青年才俊,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p>
那司马懿虽然有些才华,但也不至于让李信这名诸夏共主,夏天可汗过多关注吧。</p>
“呵呵!”李信笑了笑,抱起美人轻盈娇躯,转入纱帐。</p>
亦如昭姬所想,对于老马之事,李信只是有感而发,并未过多关注。</p>
以大夏的国政体系,若真能出现一个权臣,将诸夏权柄篡夺,他李信也会给对方竖个大拇指。</p>
因为诸夏,并不是传统的秦汉王朝,也不是皇权至上的国度。</p>
传统的中原王朝,秦汉隋唐元明清这种,一旦出现权臣,便有篡国的风险</p>
因为这些王朝,是皇权至上,所有的权利最终会汇聚到一个人里</p>
这个人可以是皇帝,可以是太后,也可以是权臣</p>
亦如曾经的赵高、霍光、王莽、乃至后来的司马懿、刘裕、尔朱荣、高欢、宇文护、杨坚等,这些皆是权臣典范</p>
对于他们来,可以直接决定,换谁做皇帝</p>
这些人,哪怕不做皇帝,但其中的权力,却与皇帝别无二致</p>
他们若真想做皇帝,其实差点就是一个流程,差的就是一个名义而已</p>
但这是对于传统的中原王朝而言的,是对于秦汉隋唐那种,皇权至上的国度而言的</p>
李信创立的诸夏,行的是联盟制,是分封制,是诸王和诸侯制</p>
这些王侯,有自己的领地,自己的国度,自己的臣民,自己的军队</p>
在李信构建的诸夏框架内,若政务院内,真出现了权臣,也无伤大雅</p>
因为权臣若真敢篡位,最多能控制的,只能是李夏的江山,也就是长城以内,政务院下的中原地区</p>
但中原以外的诸王,那些找到会的诸侯国,绝对会对中原的篡逆之辈,群起而攻之</p>
以篡位得来的国,以人心散乱和根基都不稳定的中原地区,对抗四面八方,前来讨伐的诸侯国,下场如何不言而喻</p>
是以李信根本不怕治下出现权臣,也不怕他们篡逆,若他们真能做成,也是自己的后人无能,没有存续的必要</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