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郡,原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分酒泉郡东部。</p>
置张掖郡,并设都尉,领十县,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p>
作为河西走廊三巨头之一,张掖郡内水土肥沃,流水争道,阡陌纵横,林木蔚茂。</p>
水草绿洲宜畜牧,牛羊成群,骏马结队,俨然天下饶。</p>
且田产米麦,又多熟荒,足有余裕,又有塞北江南之称。</p>
除了水土肥沃之外,其地理位置亦非常优越,为关中通往西域各地的重要门户。</p>
官道上商旅结伴,马队成群,往来行商,络绎不绝,有金张掖之美称。</p>
更有甚者,还能遇到一车车的商队,运送着各式各样的货物,在大军沿途补给</p>
这一幕幕,都让随行的大夏文武,发出感慨,凉州的价值,确实不菲。</p>
因为近两年来,西胡过境,骚羌叛乱,汉人豪酋煽风点火。</p>
可以,整个河西走廊,是三天一战,五天一大战</p>
但就是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河西走廊境内武威、张掖、玉门、九泉等沿途官道</p>
车水马龙,商队连绵,而且这些沿途商旅,也是见缝插针,胆色过人之辈</p>
他们见到李夏大军过境,不但不怕,有的甚至还主动凑上来,推销自家产品</p>
这些人来自天南地北,货物也是五花八门,有与产自西域和中亚地区的胡粉、青金、瓜枣、白驼、宝马等。</p>
也有罗马的金花、银盏、珊瑚、珍珠,更有波斯的琉璃、玛瑙、琥珀、及香料等奢侈品。</p>
长长的人龙中,李信望着官道两侧,驻足的商旅车队:“不愧是河西走廊,不愧是传承千年的丝绸之路”</p>
“其中商贸发展,比之当初的幽州蓟县府城,还要来的繁荣”</p>
“是啊!”一旁的魏延,难得随行观光,目光中露出些许振奋道:“这河西之地,经历战乱之后,尚且如此繁荣,若是和平时期,又是何等盛景”</p>
“我军拿下此地,打通河西走廊,诸夏的崛起之路,便再也不可阻挡”</p>
“见识不错!”李信不吝赞扬,对于魏延的见识,给予了高度的肯定。</p>
河西走廊之地,不但是土地肥沃,可耕可牧的高质量产马地,更是东南西北个文明的交流通道。</p>
这里吸引汇聚了来自东方大汉、南方申阇、北方鲜卑、西方波斯、地中海罗马等地区的大量商旅往来,互通有无,商贸活动极为频繁</p>
中世纪时期的西夏王朝,占据河西走廊后,其依靠着这条商道的税收便利,实力迅速提升。</p>
一跃成为了,与辽宋两大强国并驾齐驱的势力,呈现三足鼎立之势</p>
仅此一条,便足以明,河西走廊的,地理和战略价值</p>
张既见状,适时拍马恭维道:“恭喜主上,贺喜主上”</p>
“有了河西商道的刺激,诸夏的税制改革,革新大业,亦能提前两年完成”</p>
“如此开天辟地之伟业,足以保诸夏万世无忧”</p>
“是及是及,有此地在,诸夏无忧,国主无忧”</p>
此时此刻,一众文武,竞相拍吗奉承,发自肺腑</p>
因为李信此番亲自带兵出证,可不只是单纯的征服一州一域那么简单。</p>
</p>
河西走廊,除去其中的人口资粮,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之外</p>
更重要的事,大夏想要借着丝绸之路,这条世界级商道,推进治下疆域的变法与革新</p>
大夏治下的北方四郡,现阶段已经初步免除了百姓的口贡、丁税、田赋、租调、绢纳乃至无偿劳役</p>
转而大规模推行,以商税代农赋,以工筹代劳役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剥削模式</p>
一直以来,李信都感觉,秦汉那种祖传的徭役技能,虽然好用,但剥削的太过直接,也太过残酷</p>
很容易激起,底层百姓的反抗,也很容易引发百姓的暴动。</p>
虽然李信不怕百姓造反,不怕百姓暴动,但若是能够改变,李信还是想改变一下的。</p>
因为李信也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也体验过奴隶的生活,体验过被人肆意践踏的苦果。</p>
但这些都是在大汉朝经历的,作为曾经的盛世牛马,李信弓腰耷背给人跑个腿,还能赚两个跑路费,混上一顿饱饭</p>
然而而来到了这个惶惶的大汉朝,这个四百年的黑暗乱世,已经不是简单的卑躬屈膝那么简单了</p>
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老爷,拿着充满倒刺的鞭子,在后面抽人干活,免费干活,还不给饭吃的那一种</p>
以前的李信,迫于形势,迫于自身处境,不得不咬牙吃人</p>
不得不,将西汉将先秦的老一套,搬出来,死命的压榨百姓的骨血</p>
因为若自己不那样做,不那样吃人,最终的下场,就是被别人啃食</p>
但如今李信已经摆脱了,初来乍到,和危险的境地,已经建立了诸夏的雏形</p>
他已经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将百姓苦苦压榨,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绞尽脑汁弄什么极限出油率</p>
李信已经堂堂正正的,站起来做了人,活出了个人样</p>
如此,他自然可以,有条不紊肆,无忌惮的,将心中富国强民的那一套东西,搬出来</p>
这是一种,摆脱了传统的吃人方式,转而换成了,一种即能富国,又能强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
而各地区物产图的规划,个州郡工坊的建立,便是给予了百姓们,开辟了除种田以外的,另一条谋生的出路</p>
物资生产出来,自然需要流通,想要以商税代农税,自然需要商业繁荣</p>
想要将农民从千百年来的,田亩税赋压迫中,解脱出来。</p>
而想要完成这种转变,商业流通,工坊岗位,这些东西,必不可少。</p>
至少繁荣的商业,丰富的物资流通,能给百姓提供除了除了种地之外,更多的选择</p>
而且,废除农税,减轻农民负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历代频繁爆发的农民起义</p>
减少战乱给民众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此李信也算是给,后代积德了</p>
至少李信自我感觉,若是真能实现以商代农,以业代税,制定权利双轨并行运行的体制</p>
自己建立的李夏帝国,撑个三五百年,应该不是问题</p>
至于三百年之后的事,谁又能知道呢,谁又的准呢</p>
套用一句话就是,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