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的加持下,沈伊沐的身高有了一点点的变化。</p>
练了几个月之后,长高了5。从原来的54涨到了59㎝。当然这个是净身高,否则平常穿着鞋子量的话,其实到了56。</p>
现在要是穿上鞋子的话,可能刚好60了。穿的鞋子有些鞋底板比较厚,所以可能也会增高一两厘米。而有些鞋子的脚底板则非常的浅,薄薄的一层可能就更低了。</p>
最初开始增高体训的时候,效果并不明显。沈伊沐也并不是每天都去量身高,可能过段时间想起来就去量一下。</p>
之后系统提示:“宿主为了更加坚定目标,使目标能够明确。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要去量一次身高。”</p>
沈伊沐:“那多久量一次好呢?一个星期或者是一个月吗?”</p>
系统:“一个星期量一次,有点频繁。那就三个星期量一次吧,每2天量一次身高。到时候可以清晰的看到身高的变化,会有数据显示出来的。”</p>
沈伊沐:“是柱状图还是折线图呢?我觉得折线图比较好。折线图比较好看,清一点吧。柱状图的话是和一个星期来量,那就帮忙把数据弄成折线图的,谢谢。”</p>
系统:“好的,宿主。接下来您的身高变化都会记录在册,之后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您训练的成果。”</p>
沈伊沐:“这样也可以。”</p>
蓝色的光屏上面出现了横纵交叉的带有箭头的两根线,这两根线相互垂直。第二象限是最大的,其他的几个象限总没有第二个象限的\/0那么大。</p>
横着的方向出现的是时间,从0到2,再从2到42,又从42到63。</p>
竖着的方向上出现的是开头是0到54,之后是555655596066262,一直到63。</p>
横轴的方向单位是天数,纵轴的方向单位是厘米。</p>
沈伊沐看着蓝色光屏上出现的统计图的表,看着横坐标轴上面的填数感觉跨度太大了。</p>
又跟系统道:“系统要不还是把它改成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吧?不然看上去感觉时间跨度太大了。”</p>
系统:“好的,宿主。”</p>
之后沈伊沐面前的光屏又逐步变成了横坐标轴以零到七开始的,每七天为一个单位。横坐标轴上的数字则变成了0、、4、2、2、35、42、49、56、63、0、。</p>
</p>
这样算下来刚好每个天数都能够对应一个身高的数,只是虽然统计图看着简单,但是看到这种天数还是感觉挺难的。</p>
最开始的两三周,就没有多大的变化,折线都是从零开始就一直是直的。</p>
之后到了第四周的时候,才开始长了一厘米。等到第八周的时候,长了两厘米。之后到第十五周的时候又长了2。</p>
中间也有一点点的增高,突然觉得不能够精确到厘米,而是要精确到毫米才行。</p>
可能一个星期也增高了几毫米,只不过测量身高的卷尺没有办法精确到毫米的程度。</p>
后来系统又更新了一下,从原来的厘米更新到了毫米。</p>
发现其实还是每天都有增高那么几毫米的,当然前面的那几天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p>
只是到了两周,三周之后,才慢慢的增高一点点。</p>
系统:“您希望您能够长到多高?您的理想身高是多少呢?”</p>
沈伊沐:“以前觉得越高越好,希望能够达到0。但是如果穿上高跟鞋的话,那就更高了。如果身材要是好的话,其实长得高也挺好看的。”</p>
系统:“那现在呢?”</p>
沈伊沐:“现在觉得60左右其实就差不多了,长得太高的话,在人群中,特别是在个子长得矮的人当中会显得很突兀。就是中等的话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也不能太矮。感觉太矮的话可能会影响后代的基因,我同桌就是她父母都长得很高,所以她自己也长得很高。”</p>
系统:“是的,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都要在一定的度内,否则超过了那个度就会显得不尽人意。”</p>
沈伊沐:“对对,我也觉得。虽然西方的人的个子都挺高的,我觉得他们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可能是身材比例的原因。就比如有一个女明星就是外国人,他们他的身高其实有4,但是我看的时候我还以为只有60左右。而且我看到他就跟看我们国内的女明星的身高没有什么差别。还以为她挺矮的。没想到个子那么高,而且那个话筒也趁的她个子不那么高。”</p>
系统:“虽然宿主的愿望是60左右,现在的59可能也正好合适。不过运动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一直坚持对于骨骼的拉伸有好处。大多数运动只要做对了动作,用对了方法,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p>
沈伊沐:“好的,我知道了。等什么时候你停的时候我再停吧。我的身高竟然还真的能够长高,我以前都没有想象到。虽然我知道他们那些长高的人在做增高运动之后确实有所改变。但是我自己却没有办法去下定决心去做,现在能够达到这个成果还是多亏了你,谢谢。”</p>
系统:“好的,那就期待宿主能够走的更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