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未央宫内的椒房殿静谧得能听见心跳声。</p>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p>
卫子夫坐在榻上,里把玩着一串玉珏,眼睛却不自觉地盯着殿门。</p>
她的心跳得厉害,双不自觉地颤抖,中的玉珏差点从指尖滑落。</p>
当她得知汉武帝还健在的消息时,震惊得头晕目眩。</p>
陛下竟然还活着?那个传闻中驾崩的皇帝,那个让她伤心欲绝,也是她挚爱的男人,居然还活在世上?</p>
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精心策划的?</p>
“娘娘,陛下到了。”身边的宫女轻声提醒。</p>
卫子夫摆摆,示意她们退下。</p>
殿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p>
“母后,深夜召儿臣来此,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p>
随着话音响起,刘据推开了殿门,走进房内。</p>
他穿着暗红色的织金龙袍,帽子微微倾斜,遮住了半张脸,看着卫子夫的目光满是关切。</p>
卫子夫看着儿子,眼眶微微发热。</p>
“坐下。”</p>
卫子夫指了指身边的锦墩,声音轻缓却带着不容忽视的认真。</p>
刘据依言坐下,目光却不自觉地扫向殿外。</p>
他猜到母后肯定知道了汉武帝还健在的消息,只是近来过于忙碌,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心中满是愧疚。</p>
“母后”刘据开口想什么,却被卫子夫抬打断。</p>
“前几天,朕已经知道了。”卫子夫开口,非常认真。</p>
刘据转过头,看着异常严肃的卫子夫,忙道:“母后,儿臣已经见过父皇了,你放心,一切安好。”</p>
卫子夫的猛地一颤,中的玉珏几乎掉落,她缓缓地看着刘据道:“是么?”</p>
“母后不必担心。”刘据握住母亲冰凉的,眼神坚定,道:“父皇深明大义,大汉不会再起干戈。”</p>
卫子夫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看着儿子英俊的面容,突然觉得一阵心酸。</p>
这些年,她的刘据长大了,变得稳重而果敢。</p>
“那就好,那你父皇他还好吗?”卫子夫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掩藏不住的担忧和思念。</p>
“他很好。”</p>
刘据道:“他在西域有表兄和李广陪着,身子也骨硬朗得很。”</p>
刘据顿了顿又道:“父皇还提起了您。”</p>
卫子夫的心揪了起来,她急切地问:“那他为何不回来?”</p>
“母后,你是了解父皇的”刘据欲言又止。</p>
“唉!”</p>
良久,卫子夫幽幽一叹,他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如今不回大汉,也是最好的选择。</p>
随即她又道:“据,母后想去见你父皇,可好?”</p>
“母后!”</p>
刘据突然提高声音,忙道:“路途遥远,您的身子经不起折腾啊。”</p>
“我的身体如何?”</p>
卫子夫不悦地打断儿子:“我比你想象的要硬朗!当年生你那会儿,朕差点就不行了,现在这点风霜算什么?”</p>
刘据看着母亲,眼神中闪过一丝愧疚和担忧:“母后得对。朕也不是不愿意去见父皇,只是”</p>
卫子夫轻轻摇头,忽然眼眸一转,闪过一丝狡黠,道:“母后可以依你,但你必须答应母后一件事。”</p>
“母后尽管。”刘据点头。</p>
卫子夫道:“之前朝廷想给水患冲喜,催你成婚,你考虑一下,现在可想好了?”</p>
刘据一怔,没想到母后突然提起了婚事,这个坎就过不去了。</p>
催婚这种事儿,果然在任何朝代都一样。</p>
</p>
他挠了挠头,尴尬地笑了笑道:“母后的是。只是这”</p>
卫子夫看着儿子,眼神中透着疼爱道:“你放心,母后一定给你找个好人家的姑娘,如果你有心仪之人也可以,一并娶来,能被天子看中,是她们偌大的福分。”</p>
接着她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道:“天子大婚,是关乎国本的大事情,这不光是要我们自己安心,也要让朝廷上下有个定心丸。若是拖得久了,反而会引起朝臣的猜疑。”</p>
刘据叹道:“儿臣明白,一定会尽快处理婚事,安定人心。”</p>
卫子夫点点头,心中稍稍放松。</p>
她看着刘据英俊的面容,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你长大了,很多事情不用朕再为你操心了。不过”</p>
她顿了顿,“要是有什么为难之处,记得跟母后。不要一个人扛着。”</p>
刘据重重地点头:“是,儿臣谨记母亲教诲。</p>
翌日。</p>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鹄立两侧。</p>
刘据端坐在宝座上,目光扫向垂首站立的大臣们。</p>
“陛下!”</p>
田千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的声音打破寂静。</p>
他捧奏折,步履坚定地走上前来。</p>
“爱卿有何事奏报?”刘据微微抬首。</p>
田千秋顿了顿脚步,看向殿内其他重臣:“陛下,我等有要事启禀。”</p>
殿内群臣卫青、张骞等跟着纷纷出列。</p>
“陛下!”</p>
卫青的声音低沉而威严:“陛下登基日隆,平反王,定边疆,治水患,英明果决,功绩斐然,我大汉盛世之兆已显。”</p>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社稷不可一日无王。陛下的婚事关系到大汉的香火传承,关系到朝廷的稳定,望陛下早定定夺,安天下之心!”</p>
“卫王所言甚是。”金日磾也上前一步,他的神情严肃道:“臣身为匈奴降将,深感大汉天威。陛下若能早日完婚,必可安抚四夷之心!”</p>
张汤冷着脸,持奏折的微微颤抖道:“陛下!臣日夜思之,当今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俱是翘首以盼陛下的婚事。若再耽搁,恐惹人闲话。臣请陛下三思!”</p>
张骞从列中走出,他年逾古稀,但仍精神矍铄道:“陛下,如今大汉威仪赫赫,然若陛下婚事未成,恐怕会有宵之辈借生事”</p>
“不错!”</p>
司马迁挺身而出,目光如炬道:“陛下!臣观诸公奏言,关乎国本、社稷、大义同时也是民心所向。”</p>
“你!”</p>
刘据哭笑不得,这是跟卫子夫串通好了吧?</p>
结婚的事情,我自己都不操心,你们跟着急什么啊?</p>
他刚要拒绝。</p>
“不瞒陛下,这是臣等商议后的共识。”</p>
卫青走上前来,道:“朝中重臣已达成一致,请陛下早定婚期。若再迟疑,必将动摇国本!”</p>
刘据深吸一口气,看着案上堆叠的奏折,一言不发。</p>
“诸位爱卿,能否再通融朕考虑几日?”</p>
良久他才犹豫地道。</p>
“陛下婚事一日未定,我等便一日不退朝。”</p>
田千秋大义凛然地看着刘据,其他人纷纷点头。</p>
“那就依诸位爱卿所言,择日选取适龄女子入宫考核吧,但朕好了,全凭她们自愿,不得强求,至于选谁也由朕自己了算。”</p>
“至于皇后之位,就先等朕有了心仪女子,或者日后从那些入宫的女子中再定吧。”</p>
最终,在群臣的交相劝之下,刘据终于让步,反正选择权在自己,到时候找个理由都拒绝了便是。</p>
而与此同时,一个人的名字忽然在他的脑海中崩了出现。</p>
史良娣!</p>
前世太子刘据的妾,汉宣帝刘询的祖母。</p>
大殿上的卫青等群臣没有看到刘据表情复杂。</p>
听到天子答应选妃后,皆大喜过望,一齐山呼万岁,退出殿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