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港片:我东星仔,以德服人 > 第342章 波澜
    这不就是国企么?</p>

    上面也在鼓励国有经济的发展,而且陈胜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并不会破坏原有的市场经济,更更关键的是,收到的是外汇啊。</p>

    这年代,政府最缺的是什么?那不就是外汇吗?仅仅只需要付出一些遍地都是的砂石水泥,就能换来大把大把外汇,傻子才不干,哪怕比市场价低几成也得干啊。</p>

    李景的思路很活络,事情一想通,一拍大腿道:“陈先生,你的可当真?”</p>

    陈胜半开玩笑道:“李市长,我哪能拿这件事来开玩笑,不行的话,我可以采用预付款的方式。”</p>

    李景赶忙走过来握着陈胜的道:”陈先生,你可帮了我大忙了,我们之前还忧虑没有足够的外汇去买高端设备,没想到你来了后,送给我们这么一个项目,解决了燃眉之急。“</p>

    看的出来,李景比之前陈胜两人投资上亿项目都还高兴,可见是真的遇到了难题。</p>

    接着有些犹豫道:“我们市府虽然能搞来大量的建筑材料,但是港岛那边会允许你进口这些建筑材料吗?”</p>

    陈胜笑着道:“我已经拿到了许可证,只要货船在葵涌货柜码头,那边有我们的人接。“</p>

    接着众人又聊了一些细节。</p>

    一晃几日就过去了。</p>

    陈胜和圳城政府下的公司签署了建材进口合同,市政府的效率很高,在李景的亲自督促下,新成立的市政出口公司,特事特办,一切证件续都是一路路灯,而市政出口公司已经联系了几个大型建材供应商。</p>

    但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港口的建设没通过上级的批复。</p>

    市政府办公室中。</p>

    鲍苏文皱眉道:“李市长,上级为何没有通过港口审批?“</p>

    李景有些尴尬,其实他心中也有些意外,按这种项目不可能被拒绝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有外力干涉,但李景也不是好惹的,很快就打听清楚了,原来是港岛几个港商也想要在圳城建设港口。</p>

    看着脸色有些不好看的鲍苏文,李景道:”鲍先生,不瞒你,我费了好大力气,打听清楚了,有港岛商人接触了上面,想要建设港口。上面意向的合作伙伴是港岛的长实。”</p>

    “李佳诚!”鲍苏文吐出三个字道。</p>

    李景微微点头。</p>

    一旁的陈胜撇撇嘴道:“李市长,我们和李佳诚的关系可算是不上好。”</p>

    李景一愣道:“你们之间有过节?”</p>

    陈胜简单的将事情了一下,道:“要不是他,我也不会向圳城进口建材。”</p>

    李景听的脸色一阵青白,他真的担心陈胜一个不爽,撤了项目,毁了合同,跑到隔壁的羊城去,毕竟两城之间还是竞争关系。</p>

    “李市长,港口项目还需要你多费心。”</p>

    接着摇摇头道:“李佳诚是个纯粹的商人,这种人唯利是图,你们把港口交给他,他肯定会建设的不错,但是政府想要从他那里获得好处,除非付出同等代价。”</p>

    “但我和文哥不一样。“</p>

    </p>

    迎着李景不解的目光,陈胜和鲍苏文对视了一眼,陈胜淡淡道:“圳城的港口我们都可以投资建设,不仅如此,建成之后,我们将免费赠送政府0%的股份,当然,这份股份只有分红的权利。”</p>

    李景心头大震,豁然起身,震惊道:“此言当真?这可不是数目,你不是在哄我吧?“</p>

    然后将目光投向鲍苏文。</p>

    鲍苏文沉声道:“阿胜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p>

    陈胜笑道:“我们都是华夏民族,老家的经济发展建设,牵动着我们每一个游子的心,我们能为老家做点事的同时,也能顺便赚点钱,何乐而不为?“</p>

    相比起房地产,港口这种就是长线投资产品,每年都能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鲍老爷子弃船上岸的方针不谋而合。</p>

    当然鲍家在港岛的上岸策略发展的并不是很顺利,只能磕磕绊绊。</p>

    而鲍苏文对于陈胜的话一向信服,因此陈胜提出的捐出百分之十股份,并没有反驳,在他看来,能和当地政府绑定一起,那再好不过,付出的不过是十分之一的分红。</p>

    而且付出这么多,他也会像霍家一样进入华国高层的眼中,虽然还比不上霍家,但是至少能留个好印象。</p>

    相较之下,付出的这点钱,压根就算不上什么。</p>

    李景深深的看了一眼陈胜,压抑着心中的震撼,道:“这件事我会亲自和上面汇报。”</p>

    然后深吸一口气道:“为了圳城的发展,我相信上面不会拒绝这件事,除非其他港商能给我们更大的利益。“</p>

    陈胜智珠在握道:“他若是让出百分之十的利益,那他就不是李佳诚了。”</p>

    李景动用了自己的背后的人脉,直达天听,在老人家的拍案下,港口项目审批通过了。</p>

    很快鲍苏文成立了一个东风港口集团,从港岛和华国两地,采用高薪招聘了一批具有丰富建设和管理运营的人才,将集团搭起了框架。</p>

    港口集团总经理叫赵晓,是圳城政府推荐委派的,是李景的同学,同时也是两年前圳城妈湾港的缔造者之一。</p>

    鲍苏文同赵晓进行了数个时的深入交流,发现这个家伙头脑清晰,思维敏锐,对港口的建设和运营都有不少独特的见解。</p>

    而赵晓对于鲍苏文这个船王接棒人,亦刮目相看,对于港口的方方面面了解甚至比他还清楚,不少观点都令他耳目一新,不愧是是船王看中的人。</p>

    而一旁的陈胜和李景两人,只能一边听着他们交谈,一边品着茶。</p>

    涉及到具体的管理,对面的两人才是大拿。</p>

    在确定了赵晓是个合适的总经理后,鲍苏文拍着赵晓的肩膀道:“老赵,我对你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将它建成全国最先进吞吐量最大的港口。”</p>

    赵晓正色道:“鲍总,虽然有点难度,但我赵晓就喜欢迎难而上,我一定尽全力,打造好港口建设和运营。”</p>

    鲍苏文点点头,道:“我没时间在国内常待,但是我会替你做好一切后勤。”</p>

    赵晓笑着道:“只要资金充裕,我有信心办到。”</p>

    鲍苏文笑着道:“放轻松,盐田港只是一个开始,李市长,您是吧?”</p>

    李景放下茶杯笑着道:“不错,圳城和华国不仅仅只需要一个港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