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人渣重修手册 > 第208章 满口胡言的国师(7)
    皇帝愤慨地离开,楚辞坐在通天殿内,表情深邃,不知道在想什么。</p>

    另一边,回到寝宫安祥殿的皇帝面色明暗不定。</p>

    陪伴皇帝许久的安公公恭敬侍立一旁,知晓是皇帝在楚辞那里得到了不顺心的答案,所以才会生出怒火。</p>

    安祥殿内一片沉默,安公公挥退所有下人,也不出言相问。</p>

    皇帝若是想告知他,便会开口。而不是作为下人的他开口主动打探皇帝的心事。</p>

    “安大伴,你觉得慕锦崇如何?”皇帝左右踱步许久,忽然问道。</p>

    语气不咸不淡,仿佛只是心血来潮随口一问。</p>

    安公公却是心中一凛,斟酌着语气道:“奴才不敢妄议陛下家事。”</p>

    皇帝轻呵一声,道:“大伴,朕赦你无罪,来便是。”</p>

    皇帝如此,安公公却不能这么听。能在皇帝身侧陪伴数十年,安公公深得保命绝学,虽然皇帝看上去对安王有意见,但不该由他一个下人添油加醋。</p>

    于是安公公如实道:“世人皆安王颇有贤德,友爱兄弟。元州境内对安王也赞誉有加,文人墨客也与安王私交甚好,言其乃一代大儒。”</p>

    “呵呵,名声甚广。”皇帝冷笑道,“你他若是以朕失德为由,元州境内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p>

    安公公顿时汗流浃背,大脑快速运转,试图分析出皇帝突出此言的理由和目的。</p>

    “奴才不知。”最后安公公只能吐出这四个字。</p>

    “哼,你这老货,还跟朕装上蠢了。”皇帝状似不满地道,却让安公公放松下来。</p>

    这句话不满的话代表皇帝还是将安公公当成自己人,并没有追责他的意思。</p>

    “派人看看我这亲爱的弟弟在做什么。”皇帝道。</p>

    “是。”安公公躬身领命,缓缓退出安祥殿。</p>

    “元州境内无不赞誉有加,这民心,向着他还是朕?”皇帝的声音隐没在安祥殿内,除了暗中守护的暗卫,便再无人知晓。</p>

    安祥殿内风云再起,抓捕司马家的事也步入正轨。</p>

    捉风使无处不在,却花了三日都未能找到司马家余孽。</p>

    郭尚书以户部职能彻查沿岸,也未有所获,便知晓有人在庇护司马家。</p>

    于是郭尚书先与捉风使总统领通气,调动其余地区的捉风使对沿岸地区的官员、捉风使进行调查。</p>

    整个沿岸地区很大,但根据封锁时间与司马家登上船的时间,郭尚书已经确定了较的范围。</p>

    所以只是四日,便有消息传来。</p>

    司马家余孽分散开来,藏在江南府象州的数个县里,当地县令早在数年前就是司马家的人。</p>

    且因为各县靠近水路,人流往来较大,捉风使也无法准确捕捉司马家余孽,加上当地的捉风使中有十几人被司马家威逼利诱,从底层开始向上隐瞒。</p>

    两层庇护,让司马家余孽消失在人眼前。</p>

    但他们也被困在县里,沿岸早已被封锁,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都需要经历重重检查,司马家余孽根本不敢外出,只能等待时。</p>

    时没等来,等到了从其他地方调遣而来的捉风使。</p>

    司马家余孽尽数被抓,包庇反贼的县令与捉风使也与他们同罪。</p>

    不重要的县令与捉风使被当场问斩,司马家余孽则被押送京城。</p>

    皇帝不相信司马家会这么轻易地造反,背后定然还有人相助。</p>

    但捉风使还传来一个消息,司马家家主司马少司不见了。</p>

    翻遍各县所有地方都没能找到司马少司,捉风使猜测他是走进山里逃过了阻拦。</p>

    山中毒虫野兽无数,未必能活的下来。</p>

    </p>

    即便活下来,司马家嫡系全部被抓,他们转移到南方群岛的底蕴也已经被找到,不日就会收回国库。</p>

    司马少司已是无足轻重了。</p>

    皇帝对此很满意,然后以千两白银发布悬赏通缉司马少司。</p>

    司马老太爷被押送进京城期间,颠簸而死。</p>

    审问完其余司马家余孽,刑部什么消息也没打探出来。</p>

    知道所有内幕的只有老太爷跟司马少司,而现在一个死一个逃,没有人知道司马家背后是否有人。</p>

    皇帝随一挥,将他们午后问斩,动身来到通天殿,向楚辞询问。</p>

    楚辞装模作样掐指卜算,道:“峤黎族还有一位少主在外。”</p>

    皇帝眉头一皱:“只是一个少主,应当不成气候吧?”</p>

    “若是有人资助,让他培育其毒虫野兽大军,如那北方虎族一般的虎骑兵。在大庆境内闹事,也是一场混乱。”楚辞慢悠悠地道。</p>

    “司马家只有司马少司逃亡在外,家中底蕴全无,不可能有能力帮助峤黎少主,莫非还有世家想造反?”皇帝眼里流露出一丝杀气。</p>

    “峤黎族本在林州,为何要去梁州杀人?”楚辞问了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p>

    皇帝也是经历重重谋划才打败兄弟登上皇位的人,各种信息在脑中盘旋一圈,已是有了大致猜测:“峤黎少主躲在梁州,梁州也有人打算造反。”</p>

    楚辞不话,高深莫测地点头。</p>

    谁知道呢,反正那峤黎少主的起义军在林州起事,不过一个月就攻克了梁州,梁州没问题,谁信?</p>

    那时候虽然已经混乱时刻,但梁州境内也有军队坐镇,一群平民起义,还能做到短短一个月就打败精锐军队?闹呢?</p>

    皇帝点头:“多谢国师指点。”</p>

    “陛下。”楚辞叫住打算离开的皇帝,道,“峤黎族一事已引出诸多祸乱,庆朝境内或许还有更多隐患,不如将计就计,引蛇出洞。”</p>

    “爱卿的意思是?”</p>

    “突发疾病,昏迷不醒。”</p>

    皇帝与楚辞商量好一切事务,又告知季无咎与几位值得信赖的大臣,安排好后,便开始行动。</p>

    没过几日,京城的大街巷里就有些道消息传出,是皇帝病重不起,已经无法上朝。</p>

    没什么人相信,直到每隔数日的朝会并未召开,皇宫当中陷入一片凝重气氛。</p>

    众人这才有了动作,各种探子往皇宫里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就为打探出皇帝的真实情况。</p>

    皇宫守卫森严,抓出了不少探子,全部当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这些探子背后的势力也被警告一遍。</p>

    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p>

    皇帝病重不起的消息还是传了出来。</p>

    似乎是知道瞒不住,以季无咎为首的大臣拿出一道圣旨,将尚未被封为太子的嫡长子大皇子扶上监国之位。</p>

    这就是明牌告诉所有人,大皇子虽未封太子,但皇帝出事,他就是板上钉钉的继位者。</p>

    有野心的皇子怎能甘心,趁着皇帝病重不醒,开始各施段,意图改变大臣们的立场,拥护自己上位。</p>

    京城暗流涌动,其余地方知晓皇帝昏迷后也有不同动作。</p>

    梁州金家在确认消息后,金老太爷一拍,吩咐立刻行动。</p>

    于是梁州各地突然出现谣言。</p>

    皇帝失德于天,于是仙人惩戒。</p>

    最大的证据就是身为国师的谪仙楚辞并没有出救治皇帝,而是封闭了通天殿。</p>

    连通天谪仙都不愿相助,可见皇帝之昏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