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澜放神情肃冷,眉目间凝着浓浓的决然,他缓缓抬眸,声音如刀锋般清晰:“他们既然两次三番盗取甲胄图纸,必然是与甲胄军有关,臣怀疑此事与天祈国暗探有关。臣斗胆,恳请陛下下令继续封锁所有城门,严查出入者。若图纸真已落入敌,臣愿亲自率精锐潜入敌营,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夺回。”</p>
啸元帝盯着他,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蔚澜放的推断并无道理。</p>
这几年,龙元国和漠北国都有倾向天祈国的迹象,这对大宗国而言,绝不是一个好兆头。</p>
若能让天祈国有些忌惮的就是啸元帝中这支甲胄军,为此,啸元帝就想利用图纸为饵,拔出藏在大宗暗处的那些异国暗探。</p>
可没想到,暗探没挖出来,图纸倒弄丢了!</p>
当然,也或许盗走图纸的不是异国密探,而是另有其人。</p>
当年,他向蔚老将军下的密令就像是一个连着引线的黑火药,他知道,这根引线早晚会被点燃。</p>
只是不知道,那几个余孽如今可是长成了膀羽?</p>
“若是在本境之内都未抓到贼人,找回丢失的图纸,禄北候跑到天祈国,就有把握将图纸带回来了?”啸元帝盯着他问道。</p>
蔚澜放双膝跪地深深一拜,声音却沉稳如铁:“陛下,臣愿意立下军令状,若三日后仍无结果,愿接受一切责罚。”</p>
殿内的空气骤然凝滞,啸元帝半晌才冷冷开口:“也罢!朕就给你三日之期。”</p>
夜里,温宁猛然从梦中惊醒,冷汗浸透了里衣,凉意缠绕在脊背上。她无意识地攥紧被褥,唇间还唤着一个名字“月寻”。</p>
她起身披了一件衣服,下床点燃了烛火。</p>
昏黄的光晕下,指尖上那触目惊心的伤口还隐隐作痛。</p>
褪下半截衣衫时,铜镜里映出那枚含苞待放的红梅胎记,此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成浅粉。</p>
她倒了一杯水,润了润略有些干裂的唇,她默默的数算着时辰,竟是困意全无,直到黎明将至,才倚着妆台阖眼,渐渐涌上一股困意。</p>
忽然,房门被叩响了。</p>
温宁瞬间绷直脊背,待听见那有节奏的敲门声再次响起时,她这才放松紧绷的神经,打开房门。</p>
只见墨云稷拎着四只药箱踏着尚未隐去的月光而来,肩脊上还凝着一层清霜。</p>
“你这是要开药铺吗?”温宁轻笑,却见他眉心那道竖纹很深。</p>
“昨日,城内死了很多人。”墨云稷径直将药箱搁在石桌上,青瓷瓶相互碰撞发出细碎声响,“瞧着像是瘟疫,我给你多备些药材,总没坏处。”</p>
“瘟疫?怎么会”温宁这两日一直在院养伤,倒是不曾外出走动。</p>
蔚澜放对她有所怀疑,昨日午后还带着补品前来看她。</p>
</p>
但却未曾提过这件事。</p>
蔚澜放检查她指上的伤势,打开药箱,沾着药汁的棉团按在伤口,一边道:“大雪过后,很多人都得了风寒,医馆的大夫都是按照风寒诊治,可是病情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倒加重了。我昨日问过顾百里,他怀疑那并非是简单的伤寒之症。”</p>
换好了药,墨云稷又道:“我会让棉雨过来照顾你几日,等你伤痊愈后,你再回铸造司。”</p>
温宁凝视着自己缠满裹帘的,指尖下意识地尝试蜷缩一下,抬眸时,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昨日,禄北候来看望我病情,可我瞧着他是在怀疑我。图纸被盗,浇筑处被炸,啸元帝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我虽心应对,但若不是完全打消他的疑虑,定然会监视我的一举一动,棉雨是江湖之人,若她在我这里,恐会无端担上风险。”</p>
一阵夜风掠过窗棂,烛影摇曳起来。</p>
墨云稷眸色一沉,片刻沉默后,道:“那就让流青来照顾你。这几日,你不方便出门,今日朝后,我怕是要有的忙了,你身边必须要有一个人。”</p>
温宁注意到他眼下淡淡的青影,心头微涩。她轻轻颔首,语气刻意放柔,“也好,她是和硕郡主的人,如今郡主不在了,但是往日情谊还在,她留在我身边几日,蔚澜放就算再疑心,也挑不出错处。”</p>
想起昨夜的梦境,温宁微微侧目,镜中映出她微微泛红的眼尾。</p>
“月寻,蔚澜放李大人和他的助都被关入大牢了,我想他不是打算让李大人承担所有罪责,而是另有所谋,你一定要当心。保不齐有人会栽赃陷害你。”</p>
墨云稷神色微微一怔,缓缓抬起,指尖在她发间停顿了一瞬,最终只是拂去一片并不存在的尘埃,“记得按时换药。”转身离开时,玄色衣袂扫过门槛,带起一阵带着药香的冷风。</p>
果不其然,早朝上,木大人将此事写成奏折上报陛下。</p>
啸元帝立即宣召顾百里等几位太医殿上一同议事。</p>
顾百里直言道:“陛下,此次应属一场瘟疫,并非寻常的受凉外感之症。”</p>
闻言,满堂朝臣神色大变,就连啸元帝都蹙起了眉头。</p>
“顾院判慎言!”兵部侍郎程焕之从后面走出来,躬身道:“昨日禄北候刚擒获几个散布谣言的异国暗探。”他意有所指地瞥向窗外诏狱方向,“莫非太医院也要跟着人云亦云?”</p>
户部尚书慢悠悠捋着白须道:“陛下,老臣幼时在岭南,倒见过类似的寒凉之症。虽此症是有些易染性,但是瘟疫,会不会有点危言耸听了。”</p>
顾百里医术精湛,年轻有为,是陛下的御用太医,因此有不少文臣武将想与其联姻,借此拉近与陛下的关系。</p>
偏偏这顾百里一副“自命清高”,明哲保身的做派,娶了家世简单的孟元霜,惹得那些老东西暗戳戳的骂他“不识时务!”</p>
如今他们暗自效忠齐王,盼着他日这大宗变了天,他们便有了从龙之功,自然要针对一些不识时务之辈,趁打压不肯倾斜于齐王的“异己”。</p>
墨云稷双眸微垂,并不愿参与这些争端之中。</p>
齐王剑眉微挑,能借此让一些顺服于他的那些人认清局势,他倒是喜闻乐见。</p>
顾百里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敢问几位大人,何时习得岐黄之术,竟也懂得给人看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