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死后,女帝杀光文武百官 > 第十六章 掌令使
    太监得令,快步退出。</p>

    不久,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p>

    “兵部掌令使到!”</p>

    夏映雪眼皮未抬,声音清淡。</p>

    “进来。”</p>

    门被推开,一个身形瘦削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p>

    身着兵部官服,腰间挂着一块黑漆官印,面容苍白,眉骨微凸,眼窝深陷,目光四下游移。</p>

    他走到堂前,匆匆跪下,声音带着几分谄媚:</p>

    “微臣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p>

    夏映雪没有多看他一眼,随将书简甩到地上。</p>

    “看看你们兵部的好笔。”</p>

    掌令使愣了一下,连忙捡起书简,展开细看。</p>

    夏映雪的声音冷若冰霜。</p>

    “这上面的内容,作假了。”</p>

    “欺君之罪,你怕不怕?”</p>

    掌令使听到最后一句,一抖,书简差点掉地上。</p>

    他匆忙翻了几页,抬头道:“陛下,这书简绝无作假!”</p>

    秦乾站在一旁,低笑了一声。</p>

    “抚恤金没有发放下来,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流浪街头,妻离子散。”</p>

    “掌令使,这些冤魂,你不怕找上你么?”</p>

    掌令使听了这话,脸色微变,但随即镇定下来,正色道。</p>

    “抚恤金都发下去了!而且有记录,清清楚楚,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p>

    他把书简翻开,指着其中一处。</p>

    “这里有明,所有抚恤金都按照规制发放到位。”</p>

    “上柱国是什么意思?何必捕风捉影?”</p>

    秦乾目光一沉,声音中带着寒意:“什么意思?”</p>

    “那我倒要问问掌令使,李虎,可曾发放?”</p>

    “他是黑狼营的先锋,战死沙场,他的家属呢?现在是个乞丐!”</p>

    “赵长庚,他的儿子饿死在街头;还有王大牛,他全家上吊了!”</p>

    “你告诉我,这些人,你发了抚恤金么?”</p>

    掌令使被逼得脸色铁青,嘴角抽动了一下,想要反驳,却一时间找不到话。</p>

    他猛地一拍腿,声音拔高几分:</p>

    “上柱国日理万,怎么可能记住每个将士的名字?”</p>

    “我兵部白纸黑字登记在册,抚恤金发放得清清楚楚,你凭什么诬陷我们?”</p>

    他指着书简,质问道:</p>

    “这里面,有名有姓,哪一笔少了?”</p>

    “上柱国,你能拿出证据么?”</p>

    秦乾冷笑了一声。</p>

    “当年我身先士卒,浴血沙城,每个战士跟我都情同足。”</p>

    “你们需要用笔墨记着他们,而我却不需要。”</p>

    掌令使脸色微变,强撑着不吭声。</p>

    秦乾看向他,声音不紧不慢。</p>

    “赵长庚,青州人,入伍时不过十八岁,身材瘦,力气却不。”</p>

    “他擅长射箭,百步穿杨。”</p>

    “缺点是急躁,最怕的就是有人质疑他箭术。”</p>

    “有一次,他的箭袋掉了,敌军逼近,他没办法,只能扛着长矛冲锋。”</p>

    “那一战,他的右臂被砍得只剩下筋连着骨,最后还是带伤坚持到阵地稳固。”</p>

    “后来,他死在冰河谷,尸骨被冻住,兄弟们刨了整整三天,才把他带回来。”</p>

    秦乾顿了顿,目光落在掌令使身上:</p>

    “你告诉我,他的家属,你发了抚恤金吗?”</p>

    掌令使抖了下嘴唇,没接话。</p>

    秦乾继续开口。</p>

    </p>

    “李虎,黑狼营先锋,三十五岁入伍。”</p>

    “他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但每次点将,他都是第一个站出来。”</p>

    “他的刀法凌厉,能一刀砍断敌人的头颅。”</p>

    “他死在青山坡,临死前还护着战旗不倒。”</p>

    “他的家属呢?他有个儿子,还不到十岁,现在却在街头讨饭。”</p>

    掌令使的额头开始渗出汗。</p>

    秦乾没有停。</p>

    “还有王大牛,牛家村人,身高八尺,力气惊人。”</p>

    “能单提起一口三百斤的大鼎。”</p>

    “他的缺点是反应慢,但他从不怕死。”</p>

    “大战那日,他一个人守住了城门,砍翻了整整三十个敌人,最后力竭而亡。”</p>

    “他的家呢?”</p>

    “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活活冻死在去年冬天。”</p>

    掌令使的开始发抖,书简差点掉地上。</p>

    “够了吗?还是要我继续?”秦乾往前一步,盯着掌令使。</p>

    “你敢,我的这些,有一字一笔是假的?”</p>

    掌令使咽了口唾沫,勉强稳住声音。</p>

    “上柱国记得这些将士,微臣佩服,可这些并不能证明什么。”</p>

    “文书上记载的,绝无差错。”</p>

    “上柱国你记得战士们不假,可不能无中生有啊!”</p>

    秦乾不屑道:“文书作假,要做到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p>

    “就算人死无对证,但那些牺牲士兵的村里,都会存着一份备用文书。”</p>

    他看向夏映雪,语气笃定:</p>

    “陛下,当年我还是上柱国时,为了防止有人从中作梗,特意设立了一条规矩。”</p>

    “任何发放抚恤金的事,都会在将士生前的村里留下一份备案文书,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每一位将士的名字。”</p>

    掌令使冷笑一声:</p>

    “上柱国,这就有些可笑了吧?”</p>

    “我们兵部从来没有这样的规矩,你怕是记错了。”</p>

    秦乾冷冷看他:“这个规矩,是我亲定下的。”</p>

    “当年兵部并不知情,这件事只有我和几个将士负责记录,文书从不经过兵部。”</p>

    “设下这个规矩,就是为了保证将士们的权益,不受任何人侵害。”</p>

    夏映雪微微皱眉,依稀记得,当年秦乾确实做过这个决定。</p>

    “来人,传令,去那些将士的村里差人查验文书。”</p>

    掌令使一哆嗦,心全是冷汗。</p>

    若真去查,事情必然败露。</p>

    抚恤金的事他不是完全不知情,只不过当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有蒋家撑腰,没人会追究到底。</p>

    可现在,事情闹到这一步,陛下亲自过问,秦乾步步紧逼,根本没有退路。</p>

    掌令使迅速权衡。</p>

    若承认疏漏,或许还有一线生。</p>

    “陛下”</p>

    “微臣恐怕是下属办事不力,调查时遗漏了一些细节。”</p>

    “这些文书可能存在纰漏,但微臣绝无隐瞒之意。”</p>

    “还请陛下再容微臣彻查一番,给微臣一个将功补过的会!”</p>

    罢,连连磕头。</p>

    夏映雪动作停下,视线落在他身上。</p>

    “既是你亲自呈上的书简,怎会连是否作假都不清楚?”</p>

    掌令使张了张嘴,却答不上来。</p>

    夏映雪继续道:</p>

    “你是下属疏忽,那这些文书,为何连基本的规制都未遵守?”</p>

    “你就算监管不力,连这点都看不出来?”</p>

    “还是,你压根没看就敢往本宫桌上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