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山,陈午径直朝青公主的院子而去。</p>
刚刚忽然听了关于‘成道’的论述,让他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更多。</p>
句不恰当的比喻,就像初恋时,女朋友第一次同意住宾馆一样。</p>
很有些急不可耐。</p>
并且充满了想象。</p>
转过山脚,老远就看见,青公主,俊树和尚两人坐在院子里,似乎是在聊着什么。</p>
见此情况,陈午也是佩服的紧。</p>
这都多长时间了,他来这里都好几个月了,两个人聊的还这么津津有味。</p>
这么多话?</p>
“陈施主,许久未见了。”</p>
俊树见到陈午行来,起身双合十打招呼。</p>
“俊树,青公主两位好。”</p>
“陈汉,几个月没见了,坐吧。”</p>
青公主一如既往的温婉平和,风轻云淡。</p>
与陈午打了招呼后,指着一边的青藤椅子道。</p>
“两位道友,我想请教一个问题。”</p>
“何为我?何为大道?”</p>
“如何将大道融入到我之中?”</p>
陈午坐下后,也没有虚言,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p>
接触这么几次下来。</p>
他也算了解这两个人了。</p>
青公主从来不在意客套话。</p>
俊树和尚可能和修佛有关,更是不打妄语。</p>
所以对他们些虚头巴脑的话,只会令人生厌而已。</p>
“大道,我?”</p>
“融道?”</p>
“陈汉,这是关系到灵境化生,天尊成道的东西,你现在想这个有点早了。”</p>
青公主闻言,有些疑惑不解。</p>
这陈汉现在离灵境化生还有十万八千里呢。</p>
此时问这个有何意义?</p>
“呵呵,陈施主果然志存高远,现在已经开始为妖王,天尊之境界做准备了吗?”</p>
陈午还没有回答青公主的话。</p>
俊树和尚倒是先他一步开口,给了一个相当完美的解释。</p>
志存高远!</p>
听听,这话的。</p>
相当有水平。</p>
怪不得佛家信徒众多。</p>
就冲着这话的水准,又如此善解人意。</p>
信徒想少都难。</p>
“俊树你太抬举我了,我无师无门,修真见闻差的很。”</p>
“刚刚忽闻道之一毛,一时难耐心中渴望。”</p>
“故此想请教二位。”</p>
“风物长宜放眼量,妖王,天尊,成仙做祖之境,我心向往之。”</p>
陈午没有顺着俊树的话,继续抬高自己。</p>
而是放低身段,了自己真实的想法。</p>
这两人都是人精,有些话不,他们心里也都是明镜一样。</p>
所以陈午也就没有遮掩什么,实事求是,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p>
没什么丢人的。</p>
等以后出去了,再找诸位女道友,种他百八十个子种。</p>
利用她们,自己修为勇猛精进,将境界推到妖王,天尊境。</p>
那时候,自己只会是传奇,所有的一切都是闪闪发光的。</p>
“啪!”</p>
“陈施主,果非常人。”</p>
“风物长宜放眼量,俊树受教了。”</p>
“既然施主有心看的更远,那俊树就先将自己所知,与施主听听如何?”</p>
俊树听到陈午的话,心神欢喜。</p>
双啪的一拍,又合十冲着陈午一礼道。</p>
“陈汉洗耳恭听。”</p>
陈午跟紧打蛇上棍对俊树道。</p>
“施主,在我理解。”</p>
“无论是修佛,修道,修妖,还是其他一些修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不朽。”</p>
“你刚言我,大道,融道。”</p>
</p>
“其实是三个修行阶段。”</p>
“我,即修我。就如我们当前所在境界,内炼己身,以壮大自身精、气、神,从而能更清晰的感受己身之外的大道。”</p>
“大道,即万物。我们身处的一切事物,皆是大道的不同显化。”</p>
“不外乎金木水火土的彼此纠缠,相融而成。”</p>
“这就涉及到融道之了。”</p>
“我师尊无因菩萨,也还是这条路上的行者。”</p>
“所以我知之甚少。”</p>
“公主可否,僧也心生向往。”</p>
俊树简单的了一下我,大道的概念之后,一脸虔诚的向着青公主请教。</p>
青公主闻言,沉吟了一会开口道。</p>
“我姑且一,你们姑且一听。”</p>
“因为我爹过,每一个人的道都是不同的。”</p>
“这是基于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和对道的理解而决定的。”</p>
“差之毫厘谬之万万里。”</p>
“刚才俊树我们身外的万物,皆是大道显化,是不错的。”</p>
“混沌恒一,有序,是故不生不灭。”</p>
“然天道运转,混沌化生,即分五行,是为金木水火土。”</p>
“五行各自萌发,相互之间又相生相克,便有了‘生’,有了‘动’。”</p>
“形成我们所见的万物。”</p>
“比如那个大树。”</p>
青公主道,指了指院外的一棵大树。</p>
“它是木的体现,木克土而生火。”</p>
“为什么能克土?为什么能生火?”</p>
“是因为。”</p>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p>
“这棵树与这片大地相比,谁多谁少?谁盈谁缺?”</p>
不待陈午,俊树回答,青公主紧接着道。</p>
“自然是土多,而木少,是故土有余而补木,所以在我们看来,木是克土的。”</p>
“同理。”</p>
“火从星星之火,才开始燃烧的。”</p>
“一点火相对于要点燃的木而言,木是必定盈于火的,是故木有余而火不足。”</p>
“就会形成我们所见的,木生火,火克木的表象。”</p>
卧槽!</p>
卧槽!</p>
五行相生相克是这么来的?</p>
这完全颠覆了陈午的认知。</p>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他知道,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p>
老子是这个意思??</p>
就算上辈子信息那么爆炸,陈午也没有听过这样的言论。</p>
没有一个科学家,哲学家出这种话。</p>
最多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阳光,然后易燃什么的。</p>
但现在听青公主解释,陈午觉得她的更加接近‘本质’。</p>
或者,更接近‘道’。</p>
而前世那些法,则更像是基于表象而阐述的。</p>
一时间陈午心中火花四溅,思维漫天散发,前世今生的认知在激烈碰撞。</p>
此时又听到青公主接着道。</p>
“但是,无论是相生,还是相克。”</p>
“它们都是顺着‘道’的流动而呈现的。”</p>
“道永远是顺流而下,由真逐渐化为虚幻,最终万物腐朽归寂,化为混沌。”</p>
“所以,它们都会有死亡,消失。”</p>
“山会崩塌,水会枯竭,金会风化”</p>
“而修仙,则是逆流而上的,还真归元,或者叫还本归元。”</p>
“所以会叫修真,修仙,逐道等等。”</p>
“大道,我。”</p>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p>
“自然是天道补我。”</p>
“如何补?”</p>
“就是你刚刚的融道,或者是合道,这也是修真的意义所在。”</p>
青公主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p>
“?”</p>
陈午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的停顿让他猝不及防。</p>
就像关键时刻,女朋友抽身离开,明天再来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