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陈法全更是逐字逐句的,将‘肝木’的道歌解释给陈午听。</p>
时常有听不懂的,陈午便会主动提出来询问。</p>
陈法全再博引旁征,引用和举例其他事物来明。</p>
将陈午的疑问解释的通通透透。</p>
而陈午有的时候也会利用上辈子的知识,和修行界的微薄见识,上一两句。</p>
居然也能给陈法全另一种启迪,让他有的时候会陷入长长的沉思之中。</p>
受益匪浅。</p>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一个思想的碰撞,总会产生火花。</p>
而火花在心中,就会点燃一片光亮,照亮一片新领域,导人向前。</p>
当然,如果陈午出的话,在陈法全心中产生的是火花。</p>
那么陈法全教授的知识,在陈午心中,产生的就如熊熊烈火了。</p>
将他心中的空白处,照亮了一大片。</p>
比如玉浆,玄液,华盖,明堂,贵京,五方等等等等。</p>
让他对这些更为高深的武学知识和术语,代指等等,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p>
一直到了中午时分,陈法全才停止讲解,看着陈午问道。</p>
“如何,是否能理解几分?”</p>
“嘿嘿,大爷爷,理解个一两分的样子吧,回去好好咀嚼咀嚼大概能增加个一两分。”</p>
理解三四分,陈午并没有觉得少,反而觉得这个的理解已经很好了。</p>
道歌这个东西,那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两个字两个字,三个字三个字,这样的逐字逐句去反复的理解,再修炼验证。</p>
再通过自己的验证,再回头理解咀嚼。</p>
如此往复,才能产生类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p>
这是所有练武之人必有的经历。</p>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导致理解产生差异。</p>
身体天赋根骨不同,炼出来的内炁质量也不同,导致引导外界的气也不同。</p>
有的气是至柔,有的气是至刚。</p>
而陈午呢?</p>
他大概练出来的,会是风雷之力!</p>
这就是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p>
所以一个师傅,才会教出百种徒弟。</p>
一样米,养出百样人一样。</p>
这一点,陈午自然心里明白的很。</p>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p>
“不错了,你的思想天马行空,有些我也是第一次听到。”</p>
“比扬锋,扬愚都要好了。”</p>
“今天就到这里,回去自己理解,然后再将理解的东西整理好后,再来和我”</p>
“不必着急,你还,时间对你来,足够多。”</p>
“一旦一点想不通,也不要硬钻牛角尖,换下一句理解。”</p>
陈法全听到陈午应该可以理解三四分,还是非常欣慰的。</p>
对陈午的关怀也是细致的。</p>
特意嘱咐他不要急,慢慢来。</p>
生怕他学到新知识,莽莽撞撞囫囵吞枣的去定义理解的东西。</p>
从而走上弯路。</p>
‘肝木’之中涉及到很多知识术语,这些都是需要掰开了揉碎了进行理解,才能够有真正的收获。</p>
这。</p>
恰恰是需要时间来累积的。</p>
“大爷爷您放心,我肯定不会钻牛角尖。”</p>
“就像您的,我才2岁出头,时间对我来足够了。”</p>
“更何况,嘿嘿”</p>
“您知道的,我修炼的‘快’”!</p>
就像陈午自己的,他才不会钻牛角尖呢。</p>
</p>
第一,时间不急。</p>
第二,有陈法全这位老江湖在,随时可以来找,问就是了。</p>
他又不是认死理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理解是对的,听不进去别人的话。</p>
第三个嘛,有黑驴在,虽然和本体不是百分之百一样。</p>
但让它先走一遍,自己再走,总是会好很多的。</p>
“好,你能这样想最好。”</p>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回去慢慢消化。”</p>
陈法全见陈午心态这样好,完全没有普通天才那种‘傲气’,心里也放心了许多。</p>
天才,有一个算一个,基本在内心中,总是不自觉的,认为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p>
自己想的问题,才是最好的答案。</p>
因为他是天才,比周围的人都优秀,所以他是对的这种思维惯性。</p>
陈法全自己就是过来人,自然能体会到这种心理。</p>
“那大爷爷,我就先回去了。”</p>
陈午起身后,再次躬身行了一礼,转身走了。</p>
在食堂吃了些饭后,回到癸巳4院子,往床上一躺,精神快速进入修行界。</p>
“哗”</p>
修行界。</p>
黑驴身体从金刚八宝池中坐起身来,抖落水珠后,随便找了一个角落开始闭目思考。</p>
好一会后,陈午开始鼓动气血,脊椎骨,胸骨,头顶骨三处骨骼勾连,逐渐形成共振。</p>
开始频率很慢,之后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共振的频率也越来越快。</p>
某一瞬间。</p>
恍惚之中,身体中似乎产生了一种气,似有似无,如虚如幻,飘飘渺渺。</p>
“有了!”</p>
感受到了这缕气,陈午心中一喜,知道那缕气就是体内的炁,黑驴身体修炼进展真是太顺利了。</p>
“嗯?”</p>
陈午一分心,脊椎骨,胸骨,头顶骨的共振频率,一下子就失去了先前的那种和谐。</p>
刚刚产生的那缕炁,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p>
再来。</p>
一次失败,陈午根本没有放在心上。</p>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让他知道了共振一致性的重要性。</p>
渐渐的又有一缕炁出现在感知里。</p>
这一次,那炁出现的位置是胸腔。</p>
有了一次经验,陈午自然不会再分心。</p>
继续修炼。</p>
一缕,两缕,三缕</p>
只是每一缕炁,都没有融合在一起的迹象,而是在胸腔位置,飘飘荡荡,仿若游鱼。</p>
直到产生了数十缕后,所有的炁才突然齐齐一震。</p>
犹如天上雨滴一般,纷纷向下落去。</p>
落到肝脏之上消失不见。</p>
肝脏也随之就像活过来了一样,猛的一颤。</p>
随即陈午就觉得身体内的妖力,不自主的向着肝脏中涌,仿佛受到牵引。</p>
慢慢的,肝脏开始溢出一缕绿色的气出来。</p>
肝气!</p>
陈午看到这缕气出来,脑子里马上跳出肝气这两个字。</p>
随着妖力持续涌入,肝脏中溢出的绿气越来越多。</p>
慢慢将五脏全部淹没。</p>
上到喉下胸腔,下到腹位置,无一处遗漏。</p>
看着如此模样,陈午心中明白,这就是道歌里的第三第四句所言。</p>
心精意专内不倾,</p>
上合三焦下玉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