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世民与陆通等人闲谈之际,庭院的另一端,两抹轻盈的身影缓缓步入,正是长乐公主与襄城公主。</p>
二位公主皆身着华贵的宫装,步履轻盈,犹如春风拂面,带来了一室的温婉与雅致。</p>
长乐公主眼眸如水,含笑环视四周,见父亲李世民正与群臣交谈,便轻轻上前,声音柔和中带着几分俏皮:“父皇,今日庭中如此热闹,不知何事让父皇如此开怀?”</p>
襄城公主则紧跟其后,她的眼神中带着好奇与敬仰,向李世民行礼道:“父皇,儿臣听闻今日庭中有大事,特来探望,不知是否可以一并聆听?”</p>
李世民见两位女儿到来,面上的笑容愈发温暖,他轻轻颔首,示意她们上前:“长乐,襄城,你们来得正好。今日之事,乃是一桩美谈,不妨听听陆爱卿如何。”</p>
陆通见公主们到来,忙不迭地侧身让位,恭敬道:“公主殿下,今日之事,实乃陛下英明领导,群臣协力之功。微臣不过略施计,实不足挂齿。”</p>
长乐公主闻言,眉目间流露出一丝赞许,转头对襄城公主笑道:“看来今日真是个好日子,不仅有佳话流传,更有父皇的嘉许。襄城姐姐,我们可要多向陆大人学习才是。”</p>
襄城公主点头称是。</p>
庭院之中,因公主们的到来而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p>
长乐公主与襄城公主对视一眼。</p>
随后,她们一同上前,向着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语气诚挚地道:“父皇母后,我们姐妹二人有意进入泾阳大学求学,以增长见识,修身齐家。还望父皇母后恩准。”</p>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见两位公主态度如此坚决,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许担忧。</p>
李世民轻轻抚须,温和地问道:“为何突然有此想法?”</p>
长孙皇后亦柔声补充道:“你们的想法,为母甚为赞同。”</p>
长乐公主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回答:“父皇母后,孩儿明白前路不易,孩儿愿以勤勉与智慧,克服一切困难。况且,孩儿亦想为天下女子树立榜样,证明女子亦可与男子并肩,共赴学术之巅。”</p>
襄城公主亦附和道:“父皇母后,姐姐所言极是。孩儿亦愿追随妹妹的脚步,共同追求学问,不负此生。”</p>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见二女心意已决,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深知这是她们成长的必经之路。</p>
李世民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鼓励与期望:“既然如此,为父便允了你们。但愿你们能不负众望,成为真正的才女,为我大唐争光。”</p>
长孙皇后亦温言道:“你们放心去吧,为母会为你们准备好一切。但切记,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谦逊与坚韧,方能走得更远。”</p>
长乐公主与襄城公主闻言,心中激动不已,再次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p>
襄城公主在间隙中,目光不经意间掠过陆通的身影,心中那抹温柔的情愫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有丝毫减退。</p>
她轻咬下唇,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与坚定。</p>
若非场合所限,她真想即刻上前,将心底的千言万语倾诉而出。</p>
然而,公主的身份与礼教的束缚让她只能将这份情感深埋心底。</p>
她暗自思量,若是命运允许,她仍然愿意嫁予陆通,与他共度一生。</p>
即便前方道路坎坷,她亦愿携同行,不离不弃。</p>
</p>
“陆通,”她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仿佛这简单的呼唤便能带来无限的力量与勇气。“若得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如花之期。”</p>
长乐公主似乎察觉到了姐姐的心事,轻轻握住她的,给予无声的支持与安慰。</p>
襄城公主感受到温暖,心中那份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更加坚定。</p>
她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不会轻言放弃,只愿能够把握住属于自己的幸福。</p>
长孙皇后心思玲珑剔透,襄城公主那微妙变化的神情,皆被她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睛捕捉无遗。</p>
她并未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观察,心中却已盘算起如何与陛下李世民商议此事,好将襄城公主的婚事安排得妥妥帖帖。</p>
皇后深知,襄城公主对陆通的情意非同可,若能促成这段姻缘,不仅可解襄城心中之忧,亦是对陆通的一种肯定与嘉奖。</p>
只是,皇家婚事向来牵涉甚广,不可草率行事,还需细细斟酌,方能确保两全其美。</p>
于是,长孙皇后在心中暗暗决定,待到夜深人静之时,定要与陛下详谈此事,力求为襄城公主寻得一个美好的归宿。</p>
尽管陆通已有五位夫人,但在权贵之家,再添一位公主为妻,并非难事。</p>
大可让她做平妻,与其余夫人并列,如此一来,既不失皇家体面,也不至于令陆通负担过重。</p>
至于陆通本人,他并非寻常驸马,自然不必受那些繁文缛节的束缚。</p>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陆家庄共进晚膳,席间谈笑风生,气氛融洽。</p>
用罢膳后,天色已晚,二位陛下便携着长乐公主与襄城公主,缓缓离开泾阳县,踏上归途。</p>
一行人马在余晖下徐行,沿途百姓见状,皆肃然起敬,纷纷驻足行礼。</p>
待至长安城门,已是日头尽落,宫灯映初起,皇宫显得格外庄严肃穆。</p>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携步入宫门。</p>
当夜,李世民安寝于立政殿内,殿外月明星稀,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p>
长孙皇后轻步来到榻前,面容温柔,却带着些许忧虑,她轻启朱唇,缓缓言道:“陛下,今日在陆家庄,妾身留意到陆通与襄城之间似乎情愫暗生,不知陛下对此有何看法?”</p>
李世民微微侧身,目光温和地望向皇后,沉吟片刻后答道:“陆通乃忠良贤臣,襄城亦贤淑端庄,若二人情投意合,朕自无异议。只是婚姻大事,还需慎重考虑,不可草率。”</p>
长孙皇后闻言,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深知李世民心系天下,即便是儿女私情,亦能权衡利弊,做出最妥当的安排。</p>
李世民继续道:“况且之前萧瑀替其子萧锐提亲,求娶公主,却被朕婉拒。萧瑀虽未明言,但心中难免有所芥蒂。如今若是突然将襄城许配给陆通,恐怕会引来朝中非议,甚至引发萧家与陆家之间的矛盾。”</p>
长孙皇后听罢,轻叹一声,道:“陛下所虑甚是,萧瑀乃国之重臣,其子萧锐亦才华横溢,若因此事而心生怨怼,确非国家之福。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再作定夺。”</p>
李世民点头称是,心中亦是思量着如何妥善处理此事,既能成全有情人,又不至于动摇朝局。</p>
二人相谈至深夜,直至宫灯渐暗,才各自安寝,心中却依旧牵挂着襄城公主与陆通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