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小巷人家:八岁学霸,全民爱戴 > 第24章 全城扬名
    少年宫老师讲作文,林栋哲睡大觉。</p>

    学校老师讲作文,林栋哲抓耳挠腮,听不进去。</p>

    林武锋是大学生不假,就上了一年,还没有从教的经验。</p>

    他辅导林栋哲,人往那一坐就两个字儿写吧。</p>

    爷儿俩都崩溃。</p>

    庄图南最有经验,又是讲写作方法,又是讲写作思路。</p>

    实在不行还要揍他一顿。</p>

    林栋哲里拿着笔,吊儿郎当的,不当回事,把庄图南气地差点打起来他。</p>

    “图南,你这是干啥?”</p>

    黄玲赶紧拦住了图南。</p>

    庄筱婷哼了一声,辫子一甩不理他。</p>

    自从上次做完试卷后,庄筱婷跟他划清界限。姑娘家家已经知道害羞了。</p>

    庄超英和黄玲毕竟是大人,知道是误会,时常劝筱婷。</p>

    又过了半个月后。</p>

    林武锋和宋莹里拿着林栋哲少年宫布置的作文,一字一句地念。</p>

    “你的好朋友庄筱婷最爱种蛇,庄筱婷一般在春天种蛇瓜,春天种蛇瓜最好了。”</p>

    “为什么不在夏天种呢?因为春天种蛇瓜是最好的。秋天也可以种蛇瓜,但是没有春天好。”</p>

    “林栋哲,我一个初中生都知道,你写的翻来覆去就是废话。”</p>

    “你拿着这去糊弄老师呢?”</p>

    “再看看这本,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种蛇瓜。”</p>

    “筱婷种完蛇瓜,你再种蛇瓜,你连自己的作文都抄。”</p>

    “老娘怎么生出你这种蠢笨的皮猴子,我不打死你。”</p>

    宋莹气地火气上涨,抬脚直往林栋哲身上踹。</p>

    林武锋拦都没拦,这子是欠揍。</p>

    林栋博坐不住了。</p>

    “唉,别打了。妈。”</p>

    林栋哲上蹿下跳,窜到了林栋博的后面。</p>

    “大王救命啊。”</p>

    “宋莹,你是王,你斗不过大王。”</p>

    “你敢打大王,你就是以下犯上。”</p>

    林栋哲急中生智,搬出大王王理论。</p>

    “你的哥哥是家里的大王。”</p>

    “大王,快命令王放下武器吧。”</p>

    “子求你了。”</p>

    林武锋噗嗤一声就笑了。</p>

    “你这子。只要不让你写作文,你就是条好汉。”</p>

    “你竟然还懂得以下犯上?这成语你们学过吗?”</p>

    眼看要挨打,竟然被他爸夸了。</p>

    林栋哲高兴地叉着腰,嘴巴往上撅。</p>

    “哼,我是看连环画看的。”</p>

    “你总没用,现在知道我厉害了吧?”</p>

    林栋博简直哭笑不得,心中已经有了计划。</p>

    “爸妈。别打啦,你们再打他也不会。”</p>

    “他的作文包在我身上了。你们就等着看我的教学效果吧。”</p>

    半个月后。</p>

    四年级的作文课上。</p>

    王老师专门表扬了林栋哲。</p>

    “林栋哲朋友这一篇作文简直是把动物给写活了。”</p>

    “我最喜欢的动物猫。开头第一段总结全文的内容,并且抛出来了一个疑问。”</p>

    “中间一大段全部用来描绘他们家猫的可爱。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自己最喜欢猫以及原因。”</p>

    “这篇文章前呼后应,真的是一篇儿上等的作文。”</p>

    “林栋哲朋友,你的作文水平进步很大呀。”</p>

    语文王老师喜出望外。</p>

    “林栋哲,你的作文谁给你辅导的?是上的少年宫作文班吗?”</p>

    庄筱婷也侧着头看着他,一脸雾水。</p>

    “报告老师,林栋哲跟我一起上的少年宫作文班,但他通常都在睡觉。”</p>

    老师更纳闷。</p>

    “那是其他人辅导的吗?我听,庄老师就是你们院儿的,你们还是邻居。”</p>

    林栋哲摇了摇头,了实话。</p>

    “我的作文是我哥林栋博辅导的。”</p>

    王老师很惊奇,亲自找到了林栋博家里。</p>

    “林栋博朋友,你是怎么辅导你弟弟写作文的?能不能分享一下经验?”</p>

    作为一个学老师,王老师不耻下问,向一个孩子请教。</p>

    林栋博回答的不慌不忙。</p>

    “王老师,栋哲其实很聪明,你看他上一篇我最喜欢的人那篇作文。虽然内容确实有点那什么,但结构非常好。”</p>

    “证明林栋博有一定的语言敏感性。但为什么作文写不好,因为不是他的真情实感。另外一方面缺乏技巧。”</p>

    “我辅导他写作文,就结合着他喜欢看的连环画三国演义以及其他的文学名着。”</p>

    “给他讲这些文学名着的结构,以及人物描述的特点。林栋哲可爱听了”</p>

    林栋博一番经验介绍,让王老师拍案叫绝。</p>

    “还别,真是这个道理哈。”</p>

    图南在一旁听的一愣一愣的。</p>

    同样都是教,他的教学方法未免太死板,流于形式。</p>

    而林栋博从林栋哲的兴趣出发,因势利导,也太巧妙了。</p>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爸庄超英。一个高中教师,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没一个孩子体会深刻。</p>

    黄玲更是被林栋博的法的一愣一愣的。</p>

    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能感觉到这孩子话水平高。</p>

    林武锋都对孩子佩服不已。</p>

    “我这大学生,还不如个孩子。栋博的这一套,还真有道理。”</p>

    “王老师啊。你回去之后可以在学推广一下这种方法。”</p>

    王老师点点头。</p>

    “林栋哲爸爸,我准备把栋哲写的这一篇作文投到咱们苏州日报。”</p>

    宋莹和林武锋激动的脸色涨红。</p>

    “那感情好啊,王老师。”</p>

    一个星期后,林栋哲的作文直接登在了苏州日报上。</p>

    0年代稿费标准普遍在千字0块到30块之间。</p>

    林栋哲的作文一共400字,稿费9块钱。</p>

    拿到稿费的当天,宋莹做了一大锅红烧肉,给张爷爷家,还有吴家,还有关系比较好的都送了过去。</p>

    9块钱的收入在那个年代也不算低。</p>

    林栋哲发表了作文,在巷子里都轰动了。</p>

    宋莹这个大喇叭在厂子里都宣传开了。</p>

    当然了,最主要的功劳是大儿子栋博,他们家的大王啊。</p>

    院中间,还是两张桌子。</p>

    </p>

    吴家,林家庄家在一块庆贺这个大好消息。</p>

    宋莹高兴地合不拢嘴,比她自己得先进分子还要高兴。</p>

    “栋哲栋博,赶紧摆碗筷。”</p>

    “筱婷,你去叫张爷爷也过来,还有军敏珊珊,把他们都叫过来。”</p>

    “武锋,你去放鞭炮。”</p>

    宋莹早就准备好了一挂鞭炮。</p>

    很快。</p>

    人都到齐了。</p>

    林武栋点燃了鞭炮。</p>

    孩们都捂住了耳朵,大人们听着欢快的鞭炮声喜笑颜开。</p>

    张阿妹皮笑肉不笑。</p>

    “恭喜你啊,宋莹。儿子这么就发表文章了。”</p>

    一转头就跟她家老吴抱怨。</p>

    “要知道栋博辅导孩子功课这么好,就该把军送到他这里来。”</p>

    老吴憨厚。</p>

    “人家能收敏吗?毕竟,咱和林家的关系没那么好。”</p>

    张阿妹瞪了他一眼。</p>

    “都一个巷子里的,什么远什么近的。栋博一个孩子家家的,给他买点东西,他还不欢天喜地的教咱们孩子?”</p>

    珊珊偷偷地撇了撇嘴。</p>

    她看未必。</p>

    林栋博金精着呢。</p>

    关键人家也不缺钱啊。珊珊亲眼看到林栋博去张爷爷家那个卖部买东西,一块两块钱眼睛都不带眨的。</p>

    哪里像他们买一分两分的冰棍,还得下很大的决心。</p>

    张爷爷笑呵呵地摸着林栋哲的头。</p>

    “栋哲啊,你这个大屁股的朋友,没想到这么聪明。”</p>

    林栋哲嘿嘿直乐。</p>

    “张爷爷这都是哥哥给我辅导出来的。”</p>

    “我们家的大王,大王请用茶。”</p>

    林栋哲着,拿着茶杯毕恭毕敬的给林栋博敬茶。</p>

    逗地大家伙哈哈大笑。</p>

    “徒弟给师傅敬茶。应该的,应该的。”</p>

    “话,宋莹,栋博是你家的大王啊?”</p>

    宋莹答应地一脸开心。</p>

    “那当然了。栋博现在是我家的老大,我是老二,我家的猫老三,林栋哲和林武锋排名不分先后。”</p>

    林武锋也不生气,嘿嘿乐着。</p>

    “对,我在我们家是垫底儿的,猫都在我上面。”</p>

    众人笑地前仰后合。</p>

    “来都吃吃吃坐下赶紧吃,别客气。”</p>

    “汽水一人一瓶。”</p>

    宋莹这次出大血了。</p>

    大伙也不客气。</p>

    林栋哲头都快扎到碗里了。</p>

    “妈。这猪油加到蒸鸡蛋里面太香了,我能再吃一碗吗?”</p>

    “能,当然能了。你吃0碗我都没意见。”</p>

    宋莹答应地一脸开心,悄悄把里加了猪油的蒸鸡蛋拨到了栋博的碗里。</p>

    又过了两年。</p>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苏州。</p>

    就连棉纺二厂也在不断的破墙开店,棉纺二厂的空余的房被租了出去开成店。</p>

    陆科长亲自监督工人干活。</p>

    张阿妹也很欢迎。</p>

    “陆科长,到时候咱们这一片都成商店了,全民皆商。”</p>

    “吃早餐理发都方便。店铺里的租金还可以给厂里发奖金。”</p>

    “陆科长,我二闺女准备考纺织学校,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厂。”</p>

    “我当然希望厂里有钱了。”</p>

    陆科长听到招工,就一个头两个大。</p>

    “厂子里不停的接收知青和职工子弟,这工资奖金住房。哪一样不需要钱啊?”</p>

    棉纺二厂负担越来越重,都开始鼓励员工停薪留职。</p>

    又到了春天。</p>

    院里焕发出生,又到了播种菜种的时候。</p>

    黄玲要了些番茄茄子,还有菠菜在院里播种。</p>

    林武锋感慨。</p>

    “终于不用吃蛇瓜了。”</p>

    庄超英岔开了话题。</p>

    “停薪留职的事儿,你们厂宣传了吗?”</p>

    “别提了,宣传的铺天盖地,但大家伙都不愿意。工厂里面,有工资,旱涝保收,工作稳定,还有保险金,谁愿意下去乱扑腾?”</p>

    “一开会就是提高管理,降低生产成本。”</p>

    “还是纺车还是接线,还是那老一套。”</p>

    老吴家养了鸡鸭,吃不完的蛋送给了宋莹他们一部分。</p>

    另外一部分卖给了李一鸣,5分钱一个。</p>

    老吴还担心被别人抓。</p>

    张阿妹却不以为然。</p>

    “这都放开了,谁还管你这个呀?”</p>

    李一鸣都去街道办事处办理了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p>

    国家算是彻底放开了。</p>

    李一鸣找到了黄玲和宋莹,扔下来50块钱,让他们两个织毛衣卖给他。</p>

    黄玲和宋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激动得很。</p>

    “宋莹啊。咱在家里织毛衣就能够赚钱,这比出去闯荡要强多了,不耽误正式工作。”</p>

    “多好的事儿啊。”</p>

    黄玲喜地屁滋滋的。</p>

    正好这时,林栋博和图南放学回来了。</p>

    “妈,做饭了没有?”</p>

    宋莹把刚拿到的50块钱使劲往裤兜里塞,被林栋博给发现了。</p>

    “妈,怎么这么多钱?谁给你的?”</p>

    宋莹声道。</p>

    “这是你一鸣哥哥让我们打毛衣的定钱,栋博,妈妈又发财了。”</p>

    林栋博笑的前仰后合。</p>

    “才50块钱,你就觉得要发财了。”</p>

    “妈,黄阿姨,你们的眼界也太浅了。”</p>

    宋莹觉得这不少了。</p>

    “50块钱啊。”</p>

    林栋博直接从口袋里拿出0张大黑拾。</p>

    “我给你们00,你们给我干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