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没有去市政府,而是去了驻市野战部队,坐镇指挥方案实施。</p>
他先按照龙科长给的电话,联系上已在林水县的肖秉义。</p>
命他带林水县突击队,迂回接近牛头山,一旦发现洞口,猛冲猛打,攻其不备。</p>
他又跟野战部队落实一个加强营,秘密向横山进发。</p>
他从龙科长电话中得知内鬼果然去了他办公室,调开目标,并命下去市政府拘捕。</p>
最后通知朱大明,让他抽调二十人左右去横山口埋伏。敌人很可能去那儿埋雷,抢抓先。</p>
朱大明接刘杰电话时,正好任国粗当场。他得悉情况后请战:</p>
“老朱,我来横南镇,枪都上锈了。这次让我带李满和邓排长去过过瘾。”</p>
朱大明考虑这次行动只是配合市局,自然要给面子。</p>
任国粗随即站天井喊李满,让他找邓排长,紧急集合,队伍有行动。</p>
李满和邓排长很是惊诧的赶来,问有啥行动?</p>
任国粗抑制不住兴奋,笑着自问自答:</p>
“部队紧急集合会是啥行动?打仗呗。”</p>
李满二人当然知道打仗,但是去哪儿打仗,总的要交代清楚吧?</p>
任国粗看他俩站着不动,急道:</p>
“吔,咋不动呢?耳朵聋了?”他稍停一会,歉意的笑笑:</p>
“我没清楚。配合市局行动,马上进山,摧毁敌特军火库。”</p>
朱大明看他在天井扯着嗓子喊,忙过去提醒他保密。</p>
又轻声告知三人,就在上次进山遭敌特伏击的地方埋伏,注意隐蔽。</p>
任国粗不好意思的一拍脑袋,尴尬的笑笑一高兴,全忘了。</p>
一行二十多人,秘密潜入横山口埋伏。不一会,横山脚下,三三两两聚集三十多人,鬼鬼祟祟窜向横山口。</p>
这伙人刚放下箱子,即遭山两边猛烈枪击,榴弹成批爆炸。</p>
几分钟过去,敌特举投降。打扫战场结束后,任国粗沮丧地耷拉着头坐那儿。</p>
李满和邓中放知道他没过瘾,故意挑逗:</p>
“任副主任,不要不高兴。你能赶上这一仗,已经不错了。回去喝庆功酒吧。”</p>
任国粗揪下军帽,擦着汗:</p>
“二十多人打三十多人,过了瘾。恨只恨特务太少了,特务也是,你他妈那多潜伏特务,多来几个不行吗?”</p>
李满提醒道:</p>
“你还嫌少?我估计敌特这次没全部出动。上次特务围攻横南镇,几百人哦。”</p>
“啊?有那么多?妈的,看来仗还有的打哦。回去喝酒。”任国粗又来劲了。</p>
整个行动,除去肖秉义突击队外,横山周边几个方向均传捷报。</p>
打死敌特一百多,俘虏七十多。己方很少伤亡。几路人马忙着打扫战场,个个喜笑颜开。</p>
肖秉义带的突击队负责围攻军火库,可是,进展不顺利。</p>
突击队刚埋伏好,地洞内即窜出十个国军士兵忙着埋雷。</p>
一阵枪扫过去,将洞外士兵撂倒几个,余下士兵急忙钻回地洞。</p>
战士们追到洞口,无法打开洞门。集束榴弹和炸药包都用上了,硬是炸不开。</p>
肖秉义考虑和郑爽认识,不打算露面。躲树林暗中观察一番后,让山顶战士点燃茅草塞进烟囱,盖上洞口。</p>
又命山下战士埋伏在洞口附近,只等活捉洞内被烟火呛出来的士兵。</p>
可山顶五六人忙得一头大汗,仍不见洞内开门。肖秉义见状急得发懵。</p>
他环顾山头四周,发现山头东边有云烟飘向天空,转去一看,悬崖峭壁上云雾缭绕。</p>
望远镜仔细观察,峭壁上方有马蜂窝似的洞,明显是通风口。</p>
他惊讶敌特安排如此周密,如不冒烟。无论在山上,或山下,很难发现。</p>
随即建议赵警官展开政治攻势。天已黑透,赵警官喊得口干舌燥,洞里无声无息。</p>
赵警官一怒,命战士炸掉通风口,逼其投降。</p>
“轰”的一声,悬崖火光四起,碎石满天飞。不一会,地洞门打开,伸出了白旗。</p>
</p>
赵警官进洞查点后通报,洞内只有十几名士兵,连带打死的共二十多人。</p>
肖秉义进洞察看,缴获了不到一个营的装备,没炸药。粮食约二十多吨,没有罐头。</p>
他想起电信兵的交代,越看越感觉不对:人数不对,武器数量不对,粮食吨位也不对。</p>
更何况,不见张玉成,也不见“燕子”郑爽。折回问俘虏,都答复不知道。</p>
他判断郑爽不可能将物品转移很远,断定就藏在附近。</p>
他在洞内绕了几圈,发现东南西北方向都有铁门,问俘虏,才知是了望孔。</p>
打开铁门,是条一米宽走廊,进深不等:有一丈多远,也有两米左右。</p>
凑近南方了望孔,正前方有一片树林,其中一棵大树鹤立鸡群。</p>
树上挂件白村衫,洞内无需望远镜,肉眼也能看清楚。</p>
他估计,李满和耿毕崇七八人站大树下,已被郑爽发现。</p>
可能郑爽以为他们已发现仓库位置,这才有横山口被伏击一战,目的是灭口。</p>
解决一个疑惑,他又接着解第二个疑惑。</p>
他始终不信郑爽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凭洞内百十人,能将大宗物资转移。</p>
他坚信,郑爽没走,物资还在附近,亦或就在地下。</p>
出洞口时,又解一惑。他发现洞口乱石堆下有树坑,忽有所悟。</p>
立即向正南方向,走了几百米,果然有水塘。他明白了。</p>
他那天回去再来时,敌人已察觉,毁了树林。换个方向,移走布条。暗骂,娘的个头,郑爽狗日的真狡猾。</p>
他建议龙科长立即调工兵过来,所有战士在山头附近两公里范围内,寻找另外的出口。</p>
龙科长认为电信兵交代不一定不准确,物资弹药也就这么多了。</p>
即使有漏之鱼,也正常。天黑后,特务在暗处,战士们有危险,必须及时撤走。</p>
肖秉义无奈,最后要求留几名战士跟他在此过夜。</p>
龙科长看他坚持,留一个排战士保护他,其余自己带走。</p>
肖秉义立即让战士们撤至水塘边隐蔽。</p>
黎明时分,忽见六人,提着水桶向塘边走来。</p>
六人到了水边,喝水的喝水,洗脸的洗脸。然后提上水往回走。</p>
肖秉义带部队悄悄尾随,待地洞门开启,猛扑过去,占领地洞口。</p>
他横竖想不明白,白天已经多次搜查,这六人是从哪儿钻出来的?</p>
经过政策攻心,俘虏交代,进洞口除了正前方外,左右还有两道门。</p>
右边洞内全是军火,左边洞内堆放粮食和汽油等杂物。</p>
郑主任常住山中办公室,紧急情况下去地下另外两个办公室。</p>
肖秉义问俘虏,山中走廊东边平时戒备森严,堆放何物?</p>
俘虏回答,东边实为伪装的通风口。安排岗哨,主要防止洞内人从那儿逃跑。</p>
通风口是水泥板浇聚而成,里面朝外推,一推就碎。带跟绳子,能下悬崖。</p>
肖秉义又解一惑。他又问俘虏,下午刚遭袭,为何又要出洞取水?不怕暴露吗?</p>
俘虏叹口气回答,没办法哦。平时生活物资大部存放山中。这次突然遭袭,来不及转移。</p>
几个桶里的水,转移时不心,打翻了。</p>
郑主任判断,共军接下来要长期封锁。想趁天黑,多存点水。</p>
肖秉义考虑即将进攻之地是军火库,不想动武,跟俘虏交代政策。让他们喊话,保证生命安全。</p>
几个俘虏看大势已去,站洞门口,捶胸顿足,有的声泪俱下哭诉目前的处境,让弟兄们想清楚。</p>
左右两门内响了几枪,不一会,两道门同时打开,六十多人缴械投降。</p>
肖秉义查点实物,武器弹药和粮食,跟电信兵交代的基本吻合。</p>
唯人数对不上,尤其不见郑爽和张玉成。</p>
就在这时,左边洞内两名士兵喊着让开,抬出一名国军官。</p>
肖秉义凑近一看,吓一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