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难言之隐
    想到这里,姜孟川忍不住侧头看向徐文义,略带几分不解的开口问道:“你在府衙做事多年,薪俸虽算不上太高,但也不至于穷到这般地步吧?”</p>

    “难不成家中还有什么难言之隐?”</p>

    他这番话问的尽是真诚,没有半分看不起的意思。</p>

    很明显,若是徐家还有什么困难的话,姜孟川也会毫不犹豫的出相助。</p>

    然而随着姜孟川话音的落下,徐文义脸上却是流露出一抹尴尬之色。</p>

    他挠了挠头,略带几分不好意思的开口道:“实不相瞒,家中这些年为了供我读书,确实是倾尽所有,甚至跟父老乡亲们借了不少的银子。”</p>

    “再加上弟弟年纪轻轻便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身子也不太好。”</p>

    “他早年原本是想跟着我一起读书的,但家里确实供不起两个人,便只能让我自己继续读下去。”</p>

    到最后,徐文义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悔色。</p>

    这些年来,他自认为已经足够努力,甚至可以是倾尽所有,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p>

    徐文义常常有想过,若是当年放弃读书的是自己而不是弟弟,会不会徐文道已经成功考取功名入朝为官。</p>

    越这样想着,他心中对家里的愧疚便越深。</p>

    听到徐文义这番话,姜孟川点零头,心中顿时明了。</p>

    这世道寒门学子求学不易,尤其是家境贫寒之人,常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只为搏一个出头之日。</p>

    但只不过,这样的家庭多之又多,最后能成功的却是少之又少。</p>

    正当几人站在院子里话时,屋内传来脚步声,一个瘦削的年轻人急匆匆地走了出来。</p>

    此人身材单薄,脸色有些苍白,显然是因为这些的折腾伤了元气。</p>

    来着不是旁人,正是徐文义的弟弟徐文道。</p>

    他一出来便猛地看到了姜孟川,眼中顿时涌出热泪,竟是扑通一声跪下,语气颤抖的开口道:“大人人徐文道,今日能顺利洗刷冤屈,皆是大人之恩!”</p>

    “慈大恩,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报答!”</p>

    他的语气中尽是哽咽,望向姜孟川的神色中是不出的感激。</p>

    看到徐文道这副模样,姜孟川连忙上前将他扶起,语气和蔼的开口道:“徐文道,此案并非你犯下,理应还你清白。”</p>

    “为你洗刷冤屈乃是我分内之事,何须行如此大礼?”</p>

    徐文道被姜孟川扶起,仍然紧攥着衣角,眼中尽是感激之色。</p>

    “快进去吧,别让爹等急了。”</p>

    徐文义在旁边道,眼神中也是不出的欣慰。</p>

    三人来到屋内,只见屋内光线昏暗,只点着一盏煤油灯。</p>

    家具简陋,屋子里甚至连像样的桌椅都没有,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桌,摆着几个粗瓷碗。</p>

    最里面的一张床上,躺着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p>

    他脸色苍白,神色萎靡,显然是受了不少伤。</p>

    听到动静老人睁开眼睛,看到姜孟川的瞬间,他顿时挣扎着想要坐起身来。</p>

    姜孟川见状,连忙上前按住他的臂,低声道:“老先生重伤未愈,不必如此。”</p>

    看到姜孟川这副模样,徐父眼中满是感激,声音沙哑道:“老夫一介山野村夫,不知礼数,还请大人见谅。”</p>

    </p>

    “这次若非大人,我徐家恐怕已经家破人亡了”</p>

    到最后,他的神色中流露出几分悲牵</p>

    毕竟他们徐家几代人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这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情。</p>

    若不是因为姜孟川出相助的话,指不定最终会闹出怎样的惨剧来。</p>

    “这是我身为江陵知府应该做的事,老先生不必如此。”</p>

    姜孟川闻言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开口道。</p>

    徐文道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愧疚之色,声音哽咽道:“当日他们冲进院子抓我时,家父拦在门前,被他们活生生打断了腿”</p>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p>

    姜孟川听到这句话,眉头皱了起来,眼底闪过一丝冷意。</p>

    “谁打的?”</p>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冷厉,很显然是对乡亲们这种行为感到十分不满。</p>

    无论是什么案子,如此这般动用私刑,都让他无法接受。</p>

    徐文道低着头,眼中浮现出愤恨之色:“当时人多混乱,家父被人推倒在地,又被人踢了几脚。”</p>

    “至于具体是谁我也没看清。”</p>

    随着徐文道话音的落下,姜孟川眼神一沉,眼底闪过一丝寒意:“这件事情,我定会查清。”</p>

    徐文义本想准备像样的饭菜招待姜孟川,但家中实在贫寒,只能用村里自酿的米酒,再加上一些家常菜。</p>

    徐文道更是拿出了家里仅剩的半块腊肉,用豆角炖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腊肉炖豆角端上了桌。</p>

    姜孟川看到桌面上的饭菜,心里微微一动,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好酒!”</p>

    “这米酒是村里酿的,虽然比不上大饶百酿春,但在我们这个村里,已经是难得的美酒了。”</p>

    徐文义笑呵呵的开口道,语气中尽是诚恳。</p>

    姜孟川眼神微微一闪,放下酒杯,若有所思道:“这酒虽然简单,但入口微甜,带着一股独特的米香。”</p>

    “如果能改进一番,不定能成为江陵的一大特产。”</p>

    徐文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略带几分试探的开口问道:“大饶意思是”</p>

    “如果这酒真能改良,不定能成为我醉乡酒坊的下一款主打产品。”</p>

    姜孟川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笑意。</p>

    听到姜孟川这话,徐家兄弟皆是一愣,随即眼底浮现出了几分激动之色。</p>

    “若真能如此,那我们村子里的百姓,不定能因此脱贫!”</p>

    徐文道激动地道,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希冀。</p>

    “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不过我愿意试一试。”</p>

    姜孟川微微一笑,眸光深邃的开口道。</p>

    这一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姜孟川与徐家兄弟可谓是彻夜长谈。</p>

    从村里的米酒聊到当地农田,从农田聊到乡亲们的生活,最后更谈及江陵府整体的农业状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