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寂静。</p>
李凌峰脱口而出,不一会儿就吟了整整八首,没有一丝酝酿,不假思索,他站在桌案前,桌上还摆着刚被他风卷残云后的残羹剩菜,这会儿竟然还没凉透,冒着丝丝热气。</p>
旁边要将集贤殿内发生何事记录在册子上,呈送永德帝观看的内侍一首接着一首,挥笔疾书,都差点跟不上他的速度。</p>
殿内的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此刻却仿佛失语了一般,久久沉浸在李凌峰的诗词中难以回神。</p>
华夏这么多美食,这么多爱美食的诗人,自然留下了不少称赞佳肴的好诗好词,千古风流,汇于李凌峰一人,又岂是大夏朝这些文人能想象到的?</p>
李凌峰笑着看了刘伯义一眼,“刘大人,这些够了吗?不够的话我还有。”</p>
殿中之人再也维持不住仪态,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李凌峰写的诗如何,众人都有耳朵,都不是草包,自然心中有数。他们看着李凌峰,就像看着怪物,这世上有诸多旷世奇才,举世无双,出类拔萃,但亲眼所见,也就眼前一人而已。</p>
甚至,甚至就连当年的彭相也不会有今日的李凌峰流光溢彩。</p>
够了吗?不够我还有!</p>
李凌峰自信的声音悠悠回荡在刘伯义耳边,刘伯义眼中只剩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眼前一片黯然,胸口闷得发慌,倏然又吐了一口血出来。</p>
他败了。</p>
败给自己的骄傲自大,败给自己的恃才傲物,败给了自己的目中无人。</p>
他错了,大错特错。</p>
即便李凌峰出身再低,他也一块跌落污泥的璞玉,不是什么顽石,而是真正令人惊叹的美玉。</p>
刘伯义垂着头,心中悲戚,后悔、惊叹、佩服,各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萦绕在心头,他用袖口擦拭去唇边的污血,讷讷到,“够了,够了”</p>
众人先前瞧不上李凌峰的出身,虽然在他讲解完中庸之道后对他高看了一眼,但是还是掩饰不住他们骨子里的阶级傲慢与偏见,在听李凌峰还要作诗时,眼里都是轻视和古怪,还带着对他哗众取宠的厌恶。</p>
但此刻,那些所有的轻蔑都化作了眼底的骇然惊恐,这些诗,首首都是佳品啊,而他李凌峰一连作了八首!</p>
八首!</p>
见李凌峰停下来问刘伯义“够了没”,众人才泄了气,殿中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人开口话,众人下意识的扶额,才惊觉冒出了一头的冷汗。</p>
最让他们惊诧的,除了这些李凌峰脱口而出的诗词,更是他末了的那句“不够还有”。</p>
当真是把作诗当作大白菜,随时随地都能写出好诗,先不论李凌峰是否真的能一口气作个百八十首,光凭这八首,他们也惊叹于他才华斐然,再有这句不够还有,平白为他添出的少年豪气,也当得起一个少年诗才。</p>
而这样一位少年,甚至还未加冠,便已经是大夏朝的状元,翰林院的六品修撰,还是在集贤殿内一口气作了八首,哦不,加上他之前所做的那首词,应该是九首诗词,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少年。</p>
另辟蹊径,开辟出中庸之道的第三解。</p>
别出新意,创作了与诗体不同的另一种词体。</p>
这些光环,已经足够让他们短暂的忘记李凌峰的卑贱的出身了。</p>
“好!李夫子不愧为我朝状元,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哈哈哈哈哈,本殿着实佩服!”</p>
二皇子的拍叫好声打破了集贤殿内的宁静,也将众人从飘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在听了李凌峰后面八首络绎不绝的好诗后,二皇子忍不住出口称赞,看来,他还是低估了李凌峰的价值。果然,父皇给皇兄的都不会太差。</p>
这九首诗词,每一首都出自名家,李凌峰吟诵的都是佳作,怎么能不震撼人心呢?</p>
杨照看着李凌峰的眸子里也多了一丝佩服的神采,或许到此时,他才真正觉得输给了李凌峰,即便“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得了榜眼,但在此事过后,他却甘愿自认自己确实不如李凌峰。</p>
“嗯!确实不错。”即便连对李凌峰看不顺眼的欧阳濂,此刻也捋了捋胡子,满意的对着李凌峰点了点头。</p>
虽然此子品行不端,但确实才华斐然,当得起他这句不错。</p>
</p>
他看不上李凌峰的人品,对他学识却是没话的。</p>
“是在下献丑了。”没有管刘伯义的脸色,李凌峰在众人的夸赞中不骄不躁的拱了拱,旋即坐回了蒲团上,自顾自端茶解渴。</p>
刘伯义的心气儿此刻是真的断了,失魂落魄的跌坐在蒲团上,甚至都没功夫去想等会儿将会面永德帝对怎样的惩罚。</p>
甚至连一直对李凌峰吠叫的何昱枫,也难得像个哑巴一样闭了嘴,经此一事,他也不得不承认,即便他出身高贵,拥有一个藏书楼的资源,在文才上,还是被这个只能借钱交束修的穷子打败了。</p>
他作不出来,一首他尚且因为不热衷美食还需冥思苦想,更何况,整整八首。</p>
哼</p>
且让他今日得意去吧,能写诗有什么用,有些东西,没有便是没有,哪怕他李凌峰再怎么出众,他要所想像自己一样,需要付出的岂止十倍?</p>
来日方长。</p>
何昱枫冷冷瞥了李凌峰一眼,识趣的闭嘴,反正日后总能将场子找回来,他不急于这一时。</p>
而有了李凌峰的八首佳作,其他人也没有心思再站起来作诗了,左右太子侍讲的位置定然是李凌峰的囊中之物了,他们争与不争,又有何区别?</p>
“圣旨到!”</p>
就在此时,集贤殿外传来急促的通传声,宛如一声惊雷,打破了殿中的平静。</p>
圣旨?</p>
圣旨来了!</p>
众人闻言连忙从蒲团上起身,寻声望了过去,待宣旨太监走进集贤殿内,纷纷跪倒一片。</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子侍讲由礼部主持,现已结束,着令礼部善后,诸位大人各司其事,归职办差,选取结果待朕三思后再做定夺,钦此!”宣旨太监大声念道。</p>
众人叩谢圣恩,唯有刘伯义愣怔在原地。</p>
没等他多想,宣旨太监又从怀中掏出另一幅圣旨宣读了起来,“此为陛下口谕,刘大人接旨。”</p>
刘伯义悬着的心终于放心的沉了下来。</p>
“刘伯义,汝意图攻讦朕大夏肱骨朝臣,弃圣意于不顾,置君恩于不仁不德、不贤不明之境,朕可问汝,朕啬刻乎?”宣旨太监斜着眼睛打量着跪在地上惊恐发抖的刘伯义。</p>
李凌峰跪在地上垂着头,不叫人看见他的神色,身影挺拔又高冷,若高岭之松让人望而却步。</p>
但其实,他在听完永德帝圣旨的内容,差点不顾死活的笑出声来。</p>
永德帝:刘伯义,你动不动就拿朕出来事,连朕过的话都记不得,在你眼里,朕是什么很气的人吗?</p>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
要不是怕自己在宣旨太监面前失态,怕欧阳老匹夫逮到会参自己一本,怕别人以为他落井下石,李凌峰早就控制不住笑出声来了。</p>
怎么办?</p>
永德帝这话听着还怪委屈的。</p>
刘伯义哭丧着脸,他哪里知道李凌峰会拿此事出来反击,李凌峰不是今年才来京的吗?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他知道算了,还记得这么清楚!</p>
偏偏当年此事传出宫后,永德帝还收获了不少好名声,时常因为此事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个仁慈的好皇帝,有人夸他贤明,他不暗爽就怪了。</p>
偏偏刘伯义要因为李凌峰腹肌吃饭他不尊皇帝,这不就自己撞枪口上了吗,这会儿听见永德帝降旨问话的内容,他真是有苦难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