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个年代。</p>
一些人得到利益,那就有一些人失去利益。</p>
在刘茫实施一些,发展农业,让百姓们过得更好的同时。</p>
一些门阀氏族便心生不满。</p>
虽然这些门阀氏族,也曾派出代表。</p>
前往刺史府,同刘茫谈过。</p>
刘茫岂会退让,所以,刘茫的推行之法。</p>
必须完整的实施,握六十万大军的他。</p>
根本就无需迁就谁,当初在洛阳之时,刘茫就已经得罪过不少氏族了。</p>
他可不会像袁绍一样,为了更好的统治,去讨好那些氏族。</p>
因为这些氏族在刘茫眼里,根本就动摇不了什么。</p>
对于传统的门阀氏族,在刘茫看来,得罪就得罪了,又能如何。</p>
既然得不到他们的支持,索性刘茫就自己扶持一些出来。</p>
那些和他有些关系的人,当然刘茫最看中的还是商业与民间创业者。</p>
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巨大的利益。</p>
所以,在刘茫成功拿下并州,并成功掌控并州以后。</p>
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p>
刘茫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让经济发展起来。</p>
才能盘活整个社会。</p>
对于刘茫的许多措施之法,徐庶,鲁肃,他们这样的大才。</p>
又如何能看不出来,所以他们对刘茫是由衷的佩服。</p>
虽然刘茫的这样做,可以让整个并州的经济快速发展。</p>
不过还是有许多隐患的,特别是那些利益受损的许多门阀世族。</p>
他们对刘茫可谓是已经恨透了,刘茫也清楚的知道。</p>
若是这样放任不管的话,迟早要出问题。</p>
但是目前来,刘茫暂时还不能对他们下。</p>
与此同时。</p>
被董卓掳走的汉灵帝,经过多日的软禁之后。</p>
终于病逝了,公元9年,这一点倒是和历史上相符。</p>
随着汉灵帝的病逝,中原众多诸侯纷纷公告。</p>
谴责董卓这位国贼,软禁大汉皇帝,意图谋反。</p>
现在又害死皇帝,这些诸侯也只是口头上的谴责罢了。</p>
并没有哪位诸侯真正的为了皇帝,而去讨伐董卓。</p>
因为他们都在忙着瓜分地盘,扩大军队。</p>
现在对他们来,这才是最重要的。</p>
汉灵帝死后,董卓直接立陈留王为帝。</p>
也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p>
在古代,所有皇帝登基的第一件大事。</p>
</p>
就是要大赦天下,这天晚上,在董卓的府邸。</p>
董卓笑着道:“自古以来新皇登基,都要大赦天下,以及提拔一些官员,明日我准备向皇帝提议,提拔一些将领,你怎么看。”</p>
李儒微微一笑回答道:“太师所言极是,理应如此,太师麾下将领理应得到提拔,这样他们会更加的忠诚于太师。”</p>
自己的提议得到了李儒的同意,董卓十分开心道:“对了,前几日,你要推荐一人,不知此人是何许人也?”</p>
李儒立马回答道:“太师,这人太师最熟悉不过,而且此人还和太师不合,他就是征北将军刘茫。”</p>
董卓闻言一愣,立马大怒道:“你还敢推荐此人,就因为他,我们不仅失去洛阳,还损失惨重,不然本太师,又何须偏居一隅,都是拜此人所赐!”</p>
看着怒火中烧,无比愤怒的董卓。</p>
李儒并没有害怕,而且继续道:“想必太师也清楚,我们的敌人是所有的诸侯,若是不拉拢征北将军,我们迟早会被他们所灭。”</p>
“这种局面,请问太师,您要如何破解?”</p>
董卓虽然脸上还有怒色,不过已经稍缓许多。</p>
他觉得李儒的有道理,若是众多诸侯再来一次联军。</p>
讨伐他,那他必将死无葬身之地。</p>
随着这次汉灵帝的病逝,当时董卓就曾担心过。</p>
担心他们再次联合起兵,讨伐他。</p>
于是李儒继续道:“放眼整个大汉,实力最强的就属征北军,前些日子,征北军以十万铁骑,不仅解决了匈奴的内乱,保证了边疆的稳定,而且还击溃鲜卑的二十万大军。”</p>
“这样的战力,这样的战绩,试问,整个天下,何人敢与之一战!”</p>
董卓不解道:“既如此,更加不能再次提拔于他,若是如此,他征北军岂不是名正言顺了,有了名分在此,谁还能约束的了他?”</p>
李儒摇了摇头道:“太师此言差矣,殊不知,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是因为征北军过于强大。”</p>
“所以,我们还要进行提拔,只有这样,其余的诸侯才会有危感,当初征北军已经彻底掌控洛阳,但是为何会放弃洛阳呢?”</p>
“就是征北军迫于无奈,来自众多诸侯的压力,可谓是和我们当初的境地,如出一辙啊!”</p>
李儒了这么多,董卓终于明白了,随即点了点头。</p>
于是李儒继续道:“太师,明日新皇登基,太师大可以,用天子名义下旨,以此来示好刘茫。”</p>
“我想他现在独占一州之地,要养活数十万的大军,绝非不易,料想他必定会夺取幽州与翼州。”</p>
“只是缺少一个名义罢了,若是此时太师可以示好,我想征北将军是不会拒绝的。”</p>
话都到这个份上了,董卓顿时茅塞顿开。</p>
董卓兴奋道:“所言有理,若是能与征北将军联合,那我们或许可以重返洛阳,逐鹿天下,与中原诸侯争一争,也未尝不可。”</p>
李儒点了点头道:“鉴于征北军的强大,太师示好的同时,也要防备一些,这样才可有备无患。”</p>
董卓不禁皱了皱眉道:“此话怎讲,既然交好,又何必防备,这样岂不是会让刘茫觉得我们没有诚意?”</p>
李儒沉思片刻后道:“我们要把一切的可能都要算进去,虽关中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是也要防备征北军。”</p>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征北军趁我军不备,进攻我们关中,又该如何,刘茫此人,心怀大志,不可不防。”</p>
董卓沉思后问道:“那不知,可有解决之法?”</p>
李儒笑了笑道:“太师只需布置重兵于北地郡便可,若征北军真的想进攻我们关中,只有两条路可走。”</p>
“一是上郡,二是朔方,方可到达北地郡,然后南下,才能抵达关中,可惜,北地郡到关中之间的河套地区。”</p>
“现在十分的复杂,其中有羌人,乌丸人,甚至是鲜卑人,还有许多的势力在此活动。”</p>
“我们可以以重金收买他们,若是征北军真敢来攻打我们,我们就可以让这些势力,去偷袭征北军的粮草辎重。”</p>
“再强悍的大军,若无粮草,他们只能无奈退兵,当然了,刘茫下也有不少谋士,当我们部署重兵于北地郡的时候,我想刘茫下的谋士就应该明白了。”</p>
第二天一大早,汉献帝登基大典,随后由董卓安排的太监,宣读晋升官员。</p>
让人意外的是,与太师董卓有恩怨的刘茫,竟然被提升为骠骑将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