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第二天,朱高炽和张嫣分头行动。朱高炽上完早朝后,直奔朱棣的宫中,同时叫上了汉王和赵王,声称有事相商。</p>
张嫣则前往徐皇后的宫中。她神色严肃地将昨晚从鸿胪寺收来的那些纸张呈给徐皇后,徐皇后接过仔细翻看,疑惑地问道:“嫣儿呀,这些是什么呀?瞧这上面画的像是织布,还有其他作坊的图纸,可这些歪歪扭扭的字我却是不识。”</p>
张嫣深吸一口气,道:“皇后娘娘,这些都是西方传教士偷偷记录的东西。他们以传教之名,在宫中各处窥探,将我们的技艺和密都记录下来,妄图盗走。”</p>
徐皇后听了,心头一惊,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竟有此事?这可如何是好?”</p>
另一边,朱高炽在朱棣宫中,也拿出一沓从鸿胪寺收上来的东西递给朱棣。朱棣看后,同样大为吃惊,双目圆睁,怒喝道:“竟有这等事!”</p>
然而,汉王却不以为意,撇撇嘴道:“大哥,你这也太大惊怪了,不过是些番邦国的传教士,能翻出什么大浪来?你未免有些题大做了。”</p>
赵王也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啊,大哥,他们懂什么呀,不定只是好奇记录着玩儿罢了。”</p>
朱棣听了,怒目而视,猛拍桌子吼道:“你们两个糊涂东西!此事关乎我大明的密和安危,岂能如此轻视!”</p>
汉王和赵王被朱棣的怒喝吓得一哆嗦,但仍嘴硬道:“父皇,我们也不是不重视,只是觉得大哥有些过于紧张了。”</p>
此时,在徐皇后宫中,张嫣继续道:“皇后娘娘,这些传教士居心叵测,绝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在宫中肆无忌惮地收集信息,若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p>
徐皇后眉头紧皱,道:“嫣儿,你的有理,必须要严查此事。”</p>
于是,徐皇后下令让宫里面的侍卫对进出的传教士进行严格搜查。这一查,果然在传教士身上又查出了一沓抄写的东西,内容五花八门,从械制造到音乐乐谱,应有尽有。</p>
徐皇后看到这些,气得浑身发抖,怒声道:“这些贼子,竟敢如此大胆!”</p>
可赵王和汉王依旧不信,汉王道:“这也许只是巧合,不定是他们自己的笔迹呢。”</p>
赵王也:“是啊,母后,也许没那么严重。”</p>
徐皇后怒指着他们道:“你们两个糊涂虫,到现在还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若真让这些传教士得逞,我大明的根基都要被动摇!”</p>
汉王和赵王这才低下头,不敢再吭声。</p>
整个宫廷因为此事陷入了紧张和愤怒之中,而如何处置这些传教士以及加强防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p>
于是第二天早朝,朱棣高坐龙椅,神色严肃。朱高炽、汉王、赵王分立两侧,气氛凝重。</p>
</p>
朱棣将那些从传教士处收缴而来的画有图纸的纸张,命太监分发给朝堂上的各位大臣。大臣们接过纸张,纷纷低头查看,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一阵轻微的纸张翻动声。</p>
率先看完的一位老臣,气得吹胡子瞪眼,双颤抖着举起中的图纸,大声道:“陛下,此事非同可啊!这些传教士狼子野心,竟妄图窃取我大明的密,必须严惩不贷!”他的声音因愤怒而显得有些嘶哑,花白的胡子也随着话语微微抖动。</p>
另一位大臣也紧接着附和道:“陛下,臣附议!这些传教士在我大明宫廷中明目张胆地记录这些密,若不加以重处,日后恐生大祸。”</p>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不以为然,一位身穿华丽朝服的大臣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如此轻率地下结论。这些传教士或许只是出于对我大明技艺的好奇与欣赏,未必有窃取之心。况且,若因此而严惩他们,恐会影响我大明与他国的邦交。”</p>
他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位武将站了出来,怒目圆睁,大声反驳道:“荒谬!他们的行为如此明显,你却还在为他们开脱。若不加以制止,日后我大明的军事密、先进技艺都被他国学了去,我们还有何优势可言?”</p>
又有一位文臣慢条斯理地道:“诸位稍安勿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能仅凭这些图纸就断定传教士有不轨之心。也许是我们误会了他们,若贸然处罚,难免会落下个心胸狭隘之名。”</p>
这时,一位年轻气盛的大臣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指着那位文臣道:“你这是何意?难道要等到他们将我大明的密全部偷走,我们才来后悔吗?”</p>
朝堂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p>
支持严惩传教士的大臣们情绪激昂,纷纷列举种种可能的危害,声音响彻朝堂:“陛下,这些传教士在宫中自由出入,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若被他们的国家所利用,兵临城下之时,悔之晚矣!”</p>
而反对严惩的大臣们则试图以各种理由服众人:“陛下,我大明乃礼仪之邦,应以宽容大度示人。也许可以先与传教士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再做定夺。”</p>
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争吵声、辩论声交织在一起,朱高炽见状,上前一步道:“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此事关系到我大明的根本利议,不可掉以轻心。但也需谨慎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p>
汉王在一旁冷笑一声:“大哥,你这话了等于没。到底该如何处置,总得有个明确的主意。”</p>
赵王也跟着道:“就是,不能这么一直争论下去,总得有个决断。”</p>
朱棣坐在龙椅上,脸色愈发阴沉,他猛拍龙椅,大声喝道:“都给朕闭嘴!”</p>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低下头,不敢再出声。朱棣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道:“此事朕自会定夺,你们在此吵吵嚷嚷,成何体统!”</p>
大臣们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朱棣沉思片刻,道:“先将那些传教士关押起来,严加审讯,务必查清他们的真实目的。此事交由刑部办理,不得有误!”</p>
众臣齐声应道:“遵旨!”</p>
这场激烈的朝堂争论方才暂时平息,但众人心中都明白,此事远远没有结束,而大明对于此类隐患的警惕也将更加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