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 第118章 共商织布机的未来
    朱棣看着张嫣对那些首饰爱不释的模样,转头对朱高炽道:“瞧你那媳妇,像没出息的样子。高炽太子啊,你给你媳妇没买好一点的首饰吗?”</p>

    朱高炽面露惭愧之色,赶忙道:“爹,娘,我给燕儿买了,还是在银丝局里面做,她都是浪费,不让我们做。”</p>

    朱棣欣慰地笑了笑,道:“那好吧,就先不要这些了,我们先来一这织布的以后该怎么做。”</p>

    于是,张嫣、朱棣、朱高炽和皇后娘娘都围坐在一起,开始了热烈的讨论。</p>

    朱棣首先开口道:“嫣儿和王大人他们制造出来的织布确实是极好的,堪称上乘之作。但在其他商户那里,他们也有自己的纺织业和织布。若是让他们知晓了咱们这新织布,恐怕会觉得是咱们抢了他们的饭碗。”</p>

    朱高炽也跟着点头,若有所思地道:“爹,您得在理。那些所谓的富商,大多是官商勾结。商人里面有他们的亲眷为官,为官的也有亲戚从事纺织业,这关系盘根错节,复杂得很呐。”</p>

    张嫣听了,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呀,皇后娘娘、皇上,我有个想法。我的那厂子里可以加大规模,盖上十几间工房,用来制作织布。招募那些贫苦农家的女儿、妇人和有力气的老人,让他们制作一般的粗布、麻布和棉布。至于上好的丝绸,宫里面的丝织局负责就好,咱们不插这一块。把这些蛋糕分出去一部分,免得惹出大麻烦。给他们售卖这些改进的织布,怎么样?”</p>

    朱高炽眼睛一亮,道:“哎,夫人,你这个想法好呀。如果给他们卖改进的织布,咱们还能收些钱。”</p>

    张嫣接着道:“还有,这些织布如果坏了,只能从工部请匠人去修。他们私自修理的话,要是以后出了问题,咱们可不管。”</p>

    皇后娘娘微微颔首,道:“嫣儿这招好。以后一直挣钱,织布用久了肯定会坏。那些商户在好的丝绸上面挣了不少钱。别是大明了,其他番邦国对大明的丝绸也是青睐有加,外商也赚得盆满钵满。”</p>

    张嫣笑着应道:“是呀,所以咱们给他们卖这织布,他们旧的那些织布,咱们可以便宜收上来,在工部进行改进。”</p>

    朱高炽想了想,道:“嗯,嫣嫣的也对。哦,对了,工部也没有那么多匠人。”</p>

    张嫣也附和道:“是呀是呀,匠人数量确实有限。”</p>

    朱棣沉思片刻,道:“这好办,我大明国土广袤,能人巧匠众多。咱们可以发皇榜,在全国各地招募。”</p>

    张嫣想了想,道:“是呀,可以在各地招募。皇上,皇后娘娘,在宫里面安置这些匠人不太方便,尤其后宫女眷众多。可以放到我的那厂子里,厂里的安保做得很好。”</p>

    </p>

    朱棣略作思考,道:“嗯,好,我也派些锦衣卫和侍卫,轮流十二时辰值班。这方面制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密,绝不能外露。”</p>

    张嫣笑着点头:“是。”</p>

    此时,众人的讨论愈发深入。</p>

    张嫣继续道:“皇上,咱们在售卖织布的时候,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和标准。比如,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和生产规模,合理分配织布的数量,避免某些地方过度集中,造成市场失衡。”</p>

    朱棣赞同道:“此想法不错,考虑周全。这样既能保证各地都能受益于新织布,又能维持市场的稳定。”</p>

    朱高炽补充道:“还有,对于那些购买织布的商户,咱们可以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织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p>

    皇后娘娘道:“这也是应当的。如此一来,他们能更好地运用织布,也能对咱们心怀感激。”</p>

    张嫣接着:“另外,咱们还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对于那些在织布生产中表现出色,产品质量上乘的商户,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减免部分购买织布的费用,或者提供更多的原材料供应。”</p>

    朱棣频频点头:“这个主意好,能够激励商户们积极投入生产,提高整体的纺织业水平。”</p>

    朱高炽道:“爹,咱们还得注意防范一些不良商户的投行为。比如,他们可能会购买织布后进行仿制,或者将技术泄露给其他竞争对。”</p>

    朱棣脸色一沉,道:“这绝不能容忍!必须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一旦发现,严惩不贷!”</p>

    张嫣道:“皇上息怒,咱们可以在售卖合同中明确相关条款,同时加强监管和巡查,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p>

    皇后娘娘道:“嫣儿考虑得很周到。大家齐心协力,定能让这织布为大明带来更多的繁荣和发展。”</p>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对织布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