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另一些可能</p>
来到洞口后,我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述我的见闻和猜测,同时朝着一个此前未被探索过的地方前进。</p>
我看了看表,收拢意识加上来到洞口一共花了四十多分钟,距离下一个半时还有一段时间,刚好可以让我可以先找到调查团的最后一人。</p>
意识连到“云端”后,通过随处可见的污泥,我找到了一个算是有点“人性”的意识体。淌过污泥,穿过芦苇,走了近十分钟,我在一片废墟和山体的交接处,来到了他面前。</p>
虽然有所预料,但他的模样还是给我带来了一点冲击。不过不是他的模样,而是他的决意。</p>
他依旧保留了大致的人形,但一双腿,一只,还有半个脑袋,全都被大块的晶体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仅剩的那一只,也卡在了墙壁和山体的缝隙里,无意识的胡乱活动根本无法逃脱。</p>
他的表情相当的狰狞,身上的肌肉也在剧烈的颤动着,看起来十分痛苦。</p>
这种痛苦,在他还保留着一些意识时应该更为强烈,所以我很难想象,得多么坚韧的意志才能在即将迷失的最后,忍受非人的折磨,将自己“锁”在这里。</p>
“真的啊,他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最后好吧,至少现在,你的任务彻底结束了。”</p>
还是一样的流程,用剑斩尽意识,然后搜集几种身份标识,等污泥将肉体带走后,再将制服简单整理一下,“击杀队员”的任务基本就完成了——至于那六个,我觉得还是让他们享受一会“安宁”吧。</p>
回去的路途中,基金会通过电梯,再经由信标传递的信息终于到了。</p>
“030,如果觉得不舒服的话,可以先上来,因为这边的调查和讨论需要一点时间。”</p>
“如果你觉得还能坚持的话,我就在此同步一些信息,并传达一些建议”</p>
“当然,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试一试。不过,还是希望你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连接那些应该挺难受的吧。”</p>
“总之,祝你好运,待会见啦。”</p>
“好好,知道了。”</p>
225转达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见解,推测和建议,还以见大,联系起这个空间和其它与梦境,情绪,意识有关的异常,凡此种种,要不是225帮我精简了一下,听都要听个半时。</p>
首先,他们分析了这些“噩梦”的来源和影响因素。</p>
由于不同时区的人入睡时间不同,所以这些蠕虫出没的时间和地点大概率也不一样。而从特征上的差异判断,上次他们记录到的,和我这次遇见的还真不是同一批。</p>
也就是不同地域传递过来的“噩梦”会有些许区别,可以直观理解为,怨念的大各不相同。</p>
额,这要是到东亚怪物房那块人口密集区到睡觉的节点时,这里面应该就没现在这么“平静”了。</p>
不过可能也没我想象的那么严重,各方消息加上二次调查都表明,各个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有明显精神问题的人群,所以,那些“噩梦”,大概率是被放大之后上传到这里的。</p>
</p>
也是,如果那些浓烈到扭曲的怨念真的广泛存在,出乱子的地区应该就不局限于“老生常谈”的那几块了。</p>
普通人平时只要不作,很难遇见真的恐怖至极的东西,但在梦里,牛鬼蛇神都能轮番上场,光怪陆离,令人后怕的场景也可以无需任何逻辑地出现。</p>
现实里还能忍受的压力,在梦里,或许狰狞可怖得远超想象。</p>
梦境的确是一种放大器,欲望与幻想,都能成倍地放大到极致。而这些裹挟着负面情绪,并层层加码后的东西,就成了我感受到的,普通人无法忍受的“噩梦”。</p>
那么问题来了,收集这些放大后的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噩梦,再构筑这样一个世界,目的是什么呢?</p>
当然,很有可能压根没有目的,它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但基金会的性质摆在这里,学者们总归要往最坏的那方面想。</p>
因为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有想法,并没有一个主流的推测,所以225也没细,就是让我也猜一猜。</p>
之后,就是学者们依据我的感受,提出的一些独到的,不一样的见解。</p>
这些负面情绪,显然和“生产者们”没有一种紧密的精神联系,不然我应该能通过这些情绪,反向进入那些正在发生的,真正的噩梦中。</p>
所以这些东西可能算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即使消灭完,也不影响生产者,只不过暂时也只是“可能”。</p>
另一方面,将负面情绪剥离至此,或许是一种解压的途径,能够舒缓那些备受压力之人紧绷的神经。</p>
还有一种更“俗套”的解释,就是这里和现实只是平行世界,双方可能存在互相影响的途径,但双方互相影响又不太可能。</p>
关于那些,墙壁,山体,泥沼,晶体学者们的意见相对统一了不少。他们的猜测格局更大一点,就是这个世界由来已久,所见所闻,尽是岁月的积淀。</p>
和生产者的联系不大的话,那么这样宏大的,没有边际的世界,组成物应该就是以往的“噩梦”失去活性后沉淀,转化下来的东西,就像石油,是亿万年前的遗骸。</p>
多数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当一梦不醒之时,所有的情绪都会随着消散,那么在这个世界,与之对应的“噩梦”会直接消失吗?真不好。</p>
所以即使不知道是以何种形式保留下来并转化成如今模样的,学者大多数还是认为,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远,不定人类第一次可以正式被称作噩梦的东西,就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此。</p>
学者们没有因为我的推测先入为主,给出很多开创性的意见。不过有一一,我隐隐感觉,他们也有点想继续开矿的考量,或者,期待。</p>
最后就是关于我目前掌控的这些玩意,主流的建议是维持现状,毕竟没有调查就发言权,在不明情况的时候贸然行动,很有可能出大乱子。</p>
这和我的想法基本一样,虽然“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作风并不好,但事关诸多人的“美梦”,谨慎一点总没错。</p>
后续的时间,他们希望我能利用目前的主导权,多探索一下,或许还有隐藏的信息。同时,我脚下的这片泥沼,显然也有诸多疑点,从何而来,覆盖何方?泥沼之下,是否又有另一番天地?</p>
听完所有消息后,我的确开阔了思路,但那些只是建议,不是命令,选择权和行动权依旧在我里,怎样理解和对待这个可能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世界,还是一个难题。</p>
唉,我本来的任务就是“探路”和“杀人”,怎么最后整得这么复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