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 第58章 大元玉玺!
    第5章大元玉玺!</p>

    众所周知,蒙古部落的入侵一向都是明穿文中不得不品的一道经典菜式,没有蒙古入侵,那就不叫大明只有保留了蒙古入侵,你才知道你玩的是大明副本!</p>

    做为与明朝拉扯了足足三百年的头号境外势力,蒙古部落的战绩那当然是极其的牛批。</p>

    从明太祖时期起,北元王保保就正面干翻过大将军徐达的北伐大军,一仗就把徐达从百战百胜的全史无双上将之位上打了下来,破灭了徐达不可战胜的金身神话</p>

    成祖时期,鞑靼部落又团灭了“靖难第一功臣”、“淇国公”丘福的十万大军,甚至把丘福本人都杀了,其声威震动明廷,以至于明成祖只能御驾亲征鞑靼,这才有了五征漠北</p>

    英宗时期更是战绩逆天,瓦剌部落于土木堡大败明英宗的数十万精锐大军,近乎团灭了明廷的权力核心,英国公张辅及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五十余名重臣战死,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要不是于谦守住了京师,八成带元就复活了</p>

    此后还有明武宗时期的应州之战和明世宗时期的俺答汗兵临京师之事</p>

    总之,这些元朝碎片和大明互有胜负,并且长期敌对。</p>

    直到神皇踏出煤山老歪脖子树!</p>

    神皇登神之后,不仅狠狠镇压了各路农民起义和带清的辽东之地,还顺降服了这些蒙古部落,在绝对武力的镇压下,噤若寒蝉的蒙古部落们从此再也没敢南下劫掠过</p>

    如此七十年来,大明几乎都快忘了这些曾经的敌人了,以至于当蒙古骑兵南下劫掠的消息传到京师之时,你愣了半天都没反应过来。</p>

    不过愣完之后,你并没有感到什么忙脚乱,而是一个人陷入了沉思</p>

    你想了整整三分钟,也没有想明白他们怎么敢打你!</p>

    特么的,疯了吧</p>

    且不神皇还在皇宫里坐着,也不放了快十年长假的锦衣卫们早就闲得蛋疼了只你那京营十万新军,也不是这群旧时代的骑兵能碰的啊!</p>

    再加上两京一十三省的十年大治,如今的大明早已国库充盈、百业俱兴,各项物资储备根本就不是蒙古部落可以比的,一旦打起仗来,百分百就是碾压局!</p>

    他们怎么敢的呀</p>

    你左思右想也没想通,不过也不需要想得太通顺,先打了再!</p>

    传令!出兵北伐!</p>

    </p>

    崇祯八十六年,蒙古鞑靼部落突然入侵,数千轻骑跃过长城,在晋北地带大肆劫掠!</p>

    是年,丞相效诸葛武侯故事,亲率京营五万兵马出师北伐!</p>

    是年,击退入晋劫掠的数千鞑靼轻骑,俘获其劫掠的各项物资,并赐还晋北各家,晋北人皆拜伏谢恩。</p>

    是年,丞相出雁门关,征讨鞑靼!</p>

    次年,大破之!俘鞑靼部众十万帐,鞑靼大汗直接丝滑无比的滑跪投降,并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传国玉玺</p>

    </p>

    就很特么诡异!</p>

    </p>

    直到你击败所有鞑靼兵马,并使得大汗投降的那一刻,你都还有一种做梦没睡醒的懵逼之感在你的想象之中,你虽然肯定能打得赢鞑靼,但中间应该也不会太过顺利,毕竟这些草原部落向来和中原王朝尿不到一个壶里。</p>

    一旦你的北伐大军进至草原,那他们要么是和你拼命战至最后一滴血,要么则是发挥草原部落的传统艺能搞迁徙,避其锋芒,权且忍让</p>

    但结果却是,他们哪个也没选,而是直接就投了!</p>

    这算什么!喜迎王师吗!这么乖巧的话,那之前还搞什么入关劫掠</p>

    神金!</p>

    或者,这场战争本来就很扯淡:从一开始你就注意到了,那几千入关劫掠的骑兵作战意志极低,不仅只抢东西不杀人,而且一等你大军开到,他们直接落荒而逃,抢来的锅碗瓢盆、米面粮油什么的也是丢了一地</p>

    好嘛,这是抢了个寂寞!</p>

    而后你大军出塞,也是一场硬仗没打,往往刚放了几轮火铳,对面的部落就投了,连跑都不跑部落投,大部落也投,大汗王庭还是投!</p>

    搞得你就跟什么天命所归的真命天子似的,一路上喝足了牧民献上的马奶酒,吃饱了头人煮好的牛羊肉,五万将士人均胖了一圈</p>

    不是哥们干什么呢这么热情好客,那之前为什么要入关劫掠搁这精神分裂呢!</p>

    总之,当你在军帐中看到拖家带口的大汗向你恭敬拜倒,并捧传国玉玺表示投降时,你简直有一万个槽想吐</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但无论怎么讲,你反正是真赢了,而赢了就应该接受奖品!</p>

    “你这传国玉玺是怎么来的”</p>

    你满心迷惑的看着那枚厚重的玉玺,如果你读过的史书没有乱写,那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早就丢了,而且那枚玉玺曾经在王莽时期被摔坏了一角,王莽于是用金补之,特征极其明显</p>

    可你眼前这枚传国玉玺却是十分完整,和史书不符,显然它不是秦始皇那个玉玺,而且这也得到了鞑靼大汗的佐证。</p>

    “丞相有所不知,这枚玉玺是大元传下来的,当年元顺帝遁离京师之时,就带上了这枚玉玺”</p>

    “后来建州贼酋皇太极大败我部林丹汗,这枚玉玺便又落到了皇太极和其子福临上”</p>

    “又后来,陛下平定建州贼乱,我部便又将其拿了回来”</p>

    听着鞑靼大汗流利的汉语讲解,你逐渐听懂了:原来是元朝和带清的传国玉玺啊!</p>

    于是你又看了看这枚玉玺,不由啧啧称奇:这玩意儿居然能从神皇伟力之下幸存,看来质量确实过硬</p>

    但正在这时,鞑靼大汗却又恭敬地朝你拜倒,并且语气无比恭维道。</p>

    “丞相自登位以来,一直夙兴夜寐的为百姓谋取福祉,十年以来,海内大治,国强而民富,天下百姓无不感激丞相的无限恩情,纵使我这化外蛮夷,也向往丞相的阳光和雨露!”</p>

    “玉玺乃是祥瑞,是外臣偶然间从建州遗迹中得之,如今能缘巧合地献予丞相,这正是丞相的仁德感动了上天的证明!”</p>

    “正所谓祥瑞伴圣人而出世,今祥瑞在此,还请圣人顺天应人而受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