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 第192章 我有上中下三计
    虽然已经在计算上模拟过无数次,但秦三民还是忍不住紧张。</p>

    夏龙一号毕竟是夏国第一座反应堆,也是全球第一座。</p>

    控制室内,反应堆的参数信息都汇集在仪表盘和显示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p>

    “冷却剂流量正常,堆芯温度稳定!”</p>

    “控制棒继续抽出,反应性-5p,正在继续上升!”</p>

    反应性是链式反应的趋势值,以十万分之一为单位。</p>

    反应性为正,表示链式反应突破临界状态。</p>

    为负,表示还需要继续提升中子通量。</p>

    秦三民深吸一口气,“继续抽出控制棒,目标临界状态!”</p>

    中子通量计数器的数字开始稳步上升,突然,仪表盘上的指示灯由黄转绿。</p>

    滴,滴——</p>

    蜂鸣提示再次传来!</p>

    所有人都精神一震。</p>

    “反应堆进入临界状态!”一名技术员激动地喊道。</p>

    秦三民心都跳到嗓子眼:“反应性多少?”</p>

    “02p。”</p>

    反应性转正,突破临界!</p>

    “中子倍增因子多大?”</p>

    “k-eff>”</p>

    “控制棒位置?”</p>

    “2%!”</p>

    “”</p>

    参数一切正常。</p>

    反应堆突破临界状态!</p>

    成功了!</p>

    夏龙一号!</p>

    全球第一座核电站,启动成功了!</p>

    控制室内,爆发出一阵欢呼声。</p>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秦三民激动的声音颤抖。</p>

    周博露出欣慰的笑容,不过又很快恢复了冷静。</p>

    反应堆突破临界状态,离成功还有最后一步。</p>

    “蒋工,准备并发电!”周博正色道。</p>

    蒋云雷点点头:“明白!”</p>

    随即拿起对讲,通知电力组。</p>

    “与电进行同步确认!”</p>

    “是!”</p>

    并前,使用同步装置检查发电输出与电的同步情况,确保两者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完全匹配。</p>

    很快,配电室的电力组传来消息。</p>

    “发电已同步!”</p>

    “好,接入!”</p>

    配电室内,随着主断路器闭合,发电接入电,澎湃的电能进入沪江电。</p>

    “电接入成功!功率输出稳定!”</p>

    “好!”</p>

    周博也叫了一声好!</p>

    并成功,才意味着大功告成!</p>

    这可是意义非凡。</p>

    秦江核电站不仅是夏国第一座核电站,也是全球第一座。</p>

    要知道,毛熊的奥布灵斯克核电站此时也还在建设之中。</p>

    而且,秦江核电站的装容量达到30万千瓦,也是全球第一。</p>

    这一座核电站,就能满足周围数省的电力供应。</p>

    一旁,蒋云雷也唏嘘不已。</p>

    当初他主持建设的齐齐哈尔电站,装容量045万千瓦。</p>

    现在秦江一个组,就顶齐齐哈尔电站0座。</p>

    简直难以置信。</p>

    </p>

    程万里也非常兴奋。</p>

    一个核电站就30万千瓦,顶其他电站几十座。</p>

    这要是再多建几座,用不了几年,全国人民都能用上电灯了。</p>

    人群当中,涅夫斯基等毛熊专家都露出羡慕的眼神。</p>

    原本,他们是来支援夏国建设的,现在秦江核电站已经并发电,但他们的奥布灵斯克还在建设中。</p>

    而且即便将来建好,也远远落后于秦江核电站。</p>

    夏国的发展实在太快了。</p>

    控制室内,一片兴奋和欢庆的氛围,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p>

    程万里道:“同志们,秦江核电站成功运行,对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重大意义!</p>

    这明原子能不仅可以作为武器,也可以为民生服务,造福人类。</p>

    这是人类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迈进了一大步。</p>

    同时也明,在核技术领域,夏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p>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为大家感到骄傲!</p>

    我会汇报最高领袖,为大家请功!”</p>

    哗哗哗——</p>

    众人报以热烈的掌声。</p>

    毫无疑问,秦江核电站成功运行,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p>

    这一次,夏国走在世界最前列。</p>

    可以预见,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夏龙一号都会引发巨大反响。</p>

    程万里继续勉励道:“秦江核电站仅仅是个开始。</p>

    未来,我们还会建设第二座,第三座核电站。</p>

    大家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再接再厉!”</p>

    哗哗哗——</p>

    又是一阵热烈掌声。</p>

    程万里发表简短讲话后,众人随即忙碌起来。</p>

    反应堆并不是达到临界状态就万事大吉了,后续还要逐步提升功率,达到稳定输出。</p>

    并后,反应堆、涡轮、发电的运行状态也都需要24时实时监控,确保系统稳定。</p>

    总之,后续的运营,维护,安全工作还很多,丝毫大意不得。</p>

    周博和程万里一起离开了核电站,两人坐的是同一辆车。</p>

    车上,两人又有一番谈话。</p>

    “有了核电站,电力问题就解决了。</p>

    但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很头疼。”程万里皱着眉道。</p>

    “什么问题?”</p>

    “燃油不足问题!”</p>

    程万里神色忧愁,继续道:“现在我们能造飞,能造坦克,这本来是好事。</p>

    但这些东西可都是油老虎,我们造得起,却用不起了。</p>

    为了给前线节省油料,现在首都很多单位都不准开车了,骑自行车上班,有人只能步行。”</p>

    周博听着,也皱起了眉。</p>

    没办法,这就叫工业基础薄弱。</p>

    落后是全方位的,到处都是短板,到处都是短缺。</p>

    凭周博一个人,天天爆肝也不可能面面俱到。</p>

    夏国的石化工业几乎为零,燃油全靠进口,出现短缺是必然的。</p>

    但之前没那么多飞坦克,也没那么卡车,短缺问题显得不那么急迫。</p>

    而随着沪江兵工厂不断推出各种装备,对油料的需求也水涨船高。</p>

    半岛战场上,现在光黄林秋的2师,就坦克,自行炮和卡车共计三百多辆。</p>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p>

    这么多重型装备,一旦开动起来,消耗的油料是惊人的。</p>

    出现短缺也就不稀奇了。</p>

    最后,程万里问道:“你是无所不能的孙大圣,有没有什么办法?”</p>

    周博苦笑道:“程部长,别我不是孙大圣。</p>

    就算孙大圣本圣来了,他也变不出汽油和柴油。”</p>

    “那怎么办?”</p>

    周博叹气道:“这件事真不好办,我只有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应对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