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 第226章 粤州硅片厂
    飞落地后,一下舷梯,就看到了姜明尚和姜思夏。</p>

    从哈城过来,天寒地冻,而粤州却是温暖如春。</p>

    下飞的时候,周博身上还披着军大衣,对面的姜明尚一件单衣,姜思夏更是早早穿上裙子。</p>

    周博哭笑不得,一边脱掉军大衣,一边尴尬地道:“这边真暖和呀!”</p>

    姜思夏笑道:“这里是粤州,你这身行套可用不上!”</p>

    “用不上就放起来,在龙江省全靠它了,你是不知道那边有多冷!”</p>

    “龙江省是不是到处都是雪呀,能滑雪吗?”</p>

    “能是能,可惜我不会。”</p>

    “我会呀,下次带我去吧!”姜思夏兴奋的道。</p>

    “没问题!”</p>

    三人聊了几句,周博话锋一转,起了工作上的事情。</p>

    “晶圆工厂进展怎么样?”</p>

    姜明尚叹了口气,“一切要从零开始,比较困难。”</p>

    周博点点头:“万事开头难,这个晶圆厂建起来,集成电路发展才算进入规模化。”</p>

    按照一五计划,将在粤州建设大型晶圆工厂,以及上游的硅片厂。</p>

    之所以建在粤州,而不是沪江,是为了方便供应港岛方面的需求。</p>

    去年,扬子江电子厂一共生产50万块各类芯片和集成电路。</p>

    这个数量听起来不少,但以后世标准,只能算‘车间级’产量。</p>

    真正的规模化生产,那是动辄以亿为单位,在后世,夏国一年生产的芯片就超过三千亿块,这还是在光刻被卡脖子的情况下。</p>

    一五计划的目标,是年产量达到一千万片。</p>

    这依然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已经足以傲视全球了。</p>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大型晶圆厂是必不可少的。</p>

    目前,扬子江电子厂的生产模式是‘车间级’的,要建大型晶圆厂,很多流程和设备要重新优化。</p>

    再加上厂房建设,工人培训,都要从头开始,工作量不是一般大。</p>

    三人坐上一辆吉普车后,直奔粤州北郊,那是粤州工业新区所在。</p>

    第一站,周博没有去晶圆厂,而是去了它的上游工厂,硅片厂!</p>

    所谓硅片厂,就是将硅矿提纯为高精度硅的工厂。</p>

    之前沪江厂用的硅晶圆,都是从毛熊进口高纯硅,然后在进一步提纯。</p>

    但随着芯片产量提升,从毛熊进口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且还受制于人,建硅片厂势在必行。</p>

    一个时后,吉普车来到粤州北郊。</p>

    沿途看到连片的工地都在动工,热火朝天的景象和哈城工业区一般无二。</p>

    事实上,此时此刻,全国有数十个这样的工业区正在大干快上。</p>

    很快,车辆驶入一个工厂内,一片簇新的厂房出现在眼前。</p>

    这里就是粤州硅片厂!</p>

    周博四周一看,这么短时间能把厂房建好,进度算是十分惊人了。</p>

    来之前已经通知过,一群人正在厂区内等候,其中还有几名毛熊专家。</p>

    下车后,众人一番寒暄。</p>

    周博注意到众人的表情有些异样,尤其是几名毛熊专家,都板着一张脸。</p>

    之所以请毛熊专家来,是因为夏国从来没有建过硅片厂,周博也不可能一直耗在一个工厂里。</p>

    所以要利用一下毛熊专家的经验。</p>

    周博主动挑起话题,“罗曼诺夫同志,反应炉安装好了吗?”</p>

    罗曼诺夫是第一次见到周博,在毛熊军工界,周博是大名鼎鼎的存在,现在看到周博如此年轻,罗曼诺夫心中暗暗吃惊。</p>

    同时,周博还是硅片厂的名义总工,也就是,周博虽然不在现场,但在技术上,却有最高决策权。</p>

    </p>

    这让罗曼诺夫有些不服气,周博或许是军工天才,但在硅冶炼这个领域,罗曼诺夫对自己有绝对自信。</p>

    听到周博主动问他,罗曼诺夫皱眉道:“我正要谈反应炉的问题,我和郭维达瓦里希在技术上有些分歧,你来看一看吧!”</p>

    周博点点头,郭维是中方技术负责人,他的技术路线是周博提供的。</p>

    所谓的技术分歧,周博心里已经大概有了数。</p>

    “那好,我们看看!”</p>

    着,众人向着车间走去。</p>

    从硅矿石到高纯硅,不是一步完成的。</p>

    按照硅提纯的步骤,硅片厂建设了三大车间。</p>

    第一车间是电弧炉车间,负责硅矿石第一步冶炼,使二氧化硅与碳发生反应,生成粗硅(也称冶金级硅),纯度约为95%99%。</p>

    第二车间是酸洗车间,通过酸化反应,去除粗硅中的铁、铝、碳等杂质,提高硅的纯度至999%以上。</p>

    这两步都是传统工艺,双方没什么分歧。</p>

    为了快速上马,周博甚至直接照搬毛熊方案,设备也都从毛熊进口。</p>

    而第三车间是提纯车间。</p>

    将低纯硅与氯化氢(l)反应生成三氯硅烷(sl?),然后通过蒸馏和化学气相沉积(vd)将三氯硅烷还原为高纯度多晶硅。</p>

    纯度达到999999%(6n)至99%(9n)</p>

    这个方法被称为西门子法。</p>

    双方分歧就在这一步。</p>

    西门子法虽然被各国广泛采用,但传统西门子法在效率、能耗、生产成本都不太理想。</p>

    因此,周博采用了更先进的改良西门子法。</p>

    能耗显着降低,同时效率提升一倍以上。</p>

    传统西门子法中,硅的沉积率只有约0%-5%。</p>

    如果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沉积率提高到30%。</p>

    很快,众人来到提纯车间,聚集在一个4米长的圆柱形金属腔体前。</p>

    这是硅提纯的关键设备,反应炉。</p>

    提纯时,将多根细长的硅棒(硅芯)插入反应炉。</p>

    然后通过沉积(vd)反应,在高温下将硅沉积到细长的硅棒上,形成高纯度多晶硅。</p>

    罗曼诺夫道:“周博达瓦里希,这是你们设计的反应炉,怎么能横式布置呢。</p>

    你知不知道,如果气体分配不均匀,硅纯度就无法保持一致。”</p>

    罗曼诺夫的声音有些着急,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敬业的,对工作一丝不苟,并没有因为是夏国项目就有所懈怠。</p>

    周博笑了笑,传统西门子法都是立式炉,横式炉是后世设计,效率更高。</p>

    “罗曼诺夫同志,横式炉是新式方案。</p>

    气体流场经过优化,硅纯度绝对可以保证!”</p>

    “你确定?”</p>

    “当然!”周博自信十足。</p>

    “不仅如此,横式炉效率还更高。</p>

    我问你,你们的反应器能沉积几根硅棒?”</p>

    “八根!”</p>

    罗曼诺夫回答道,声音带着几分自信。</p>

    他知道,这个数字在全球算是领先的。</p>

    周博笑了笑,淡淡道。</p>

    “我们的横式反应炉可同时沉积36根硅棒”</p>

    36根!</p>

    一众毛熊专家都瞪大了眼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