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最揉了揉鼻尖,“电筒先不要了,对了,给我拿两双鞋”</p>
蓉姐嗑着瓜子,斜着眼看了他一眼,“同志,鞋让家里婆娘做就行,没必要浪费钱,”</p>
“没婆娘,”</p>
“啊,你买这么多东西,不是要结婚啊,”她眼底闪过八卦的光,盯着他上下打量,“是不是还没对象啊,你跟我,你到底是哪个村的?是知青?还是在这县里上班的,蓉姐给你介绍一个啊?我跟你,我有个侄女,”</p>
陈最有些头疼的捏了捏眉心,“这儿只有你一个售货员?”</p>
蓉姐笑着点点头,“就这么大点的地儿,用得着两个人吗,咱这县里还是太穷,市里的百货大楼,啧啧我去过一次,那才叫气派,两层楼呢,光售货员就有十个,哎呦我跟你啊伙子”</p>
实在是太健谈了,陈最往后退了一步,“你赶紧的给我拿鞋还有布料”</p>
“鞋让婆”</p>
陈最直接打断她的话,“没婆娘,暂时没想找,快点开票,拿东西,要不然我不买了”</p>
蓉姐嘿了一声,往他脚上扫了一眼,扭头去拿煤油灯和鞋,背后传来他的声音,“热水瓶先不拿了,”</p>
她的顿了顿,抱着东西放在柜台上开始开票。</p>
“还有布料呢,”</p>
蓉姐摆摆,“没布咱这商店已经三个月没进布料了,”</p>
进了也没人买,都遭老鼠了。</p>
陈最本来想拿着鞋比一比,她笑着开口:“不用比,姐的眼睛就是尺,一点错不了”</p>
“再拿几盒火柴,”</p>
蓉姐拿出三盒火柴,挑眉看着陈最,“火柴两分钱一盒,烟需要不,”</p>
“不用,”他背包的烟够抽几个月的。</p>
看着他的背影,蓉姐吐出瓜子皮,“同志,如果想找对象,就来找姐,姐给你介绍,”</p>
“呵呵”陈最走的更快了。</p>
从商店出来的他长长吁了口气,无语的朝后面看了一眼,“这看着也没多大年纪,怎么就这么热衷于媒,”</p>
这要是婶子大娘,他也理解。</p>
可刚才那个明显只是少妇啊。</p>
啧</p>
看来还是闲的。</p>
陈最把东西收进背包,推着自行车往县委走去。</p>
这个县的几个村几乎都围着山,路不好走,耕地又少,确实很不发达。</p>
若按照陈最的理解,就是后世改革开放之后,这个县,也是那种贫困县。</p>
山都是石头山,不太好开发。</p>
路都不好修。</p>
所谓县委,也就是个砖瓦盖成的平房罢了。</p>
一颗鲜红的五星挂在门头,大门被栅栏拦着,右侧有一个可供人走的门开着,陈最走了进去,一直到他走到挂着秘书办公室牌子的房门口,也没见人来拦。</p>
他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有人回应才推门进入。</p>
里面正在办公的人抬眼看来,“找谁”</p>
“我找刘秘书”</p>
那人回了他一句:“刘秘书在档案室,”又垂下头接着写字。</p>
陈最把门带上走了出去,来到档案室门口,想了想,还是没往里进,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p>
看到那道熟悉的人影从房间走出来,他上前,“刘秘书”</p>
刘建文扭头,看到他,微微蹙眉,像是记不起来是谁了。</p>
“陈最”</p>
他推了推眼镜,“哦,是你啊,找我有事?”</p>
陈最轻笑:“县里分下来的工农兵大学名额,我觉得自己不太合适,推了,想着您对我的一番照顾,来给您一声”</p>
刘建文笑了笑,“你这子”</p>
“来,这边聊”</p>
院子里随便找了个长凳坐下,把档案袋放在腿上,他推了一下眼镜看向陈最,“这事,我已经听王家村村长过了,但还想再问问你,”</p>
他的语气徒然严肃起来:“确定是你本人不想要,没有人胁迫,或者打压你吧,”</p>
</p>
没办法,知青和地方的矛盾时有发生,如果这件事是因为村里给了知青压力,他们如果不查实,等后面再爆出来,那顶雷的就是他们了。</p>
陈最轻笑点头,“刘哥,你真的言重了,”</p>
“在咱们县,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呢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历练不够,想在王家村锻炼几年,这个名额,应该交给更需要它的人中,”</p>
刘建文也笑了起来,“好,不愧是高等教育的知青,觉悟就是高,那我明白了,”</p>
“既然你不需要,那让王家村的王玉山去参加学习,也算是一件好事”</p>
陈最跟着点头,“自然,王玉山同志是烈士之后,组织上也该多帮助,”</p>
刘建文拍了拍他的肩膀,“的对的好啊,”</p>
他站起身,“那就没什么事了,”</p>
陈最微笑颔首:“那你忙,我先回去了”</p>
“好,”</p>
“他是谁?”</p>
一道沉稳的声音在刘建文身后响起。</p>
他回头,笑着跟来人打招呼,“书记,那是村里的知青,来点事,”</p>
书记挑眉:“我以为是那个部队的兵”</p>
刘建文跟在他身后,“您为什么这么,”</p>
“背挺的很直,步伐沉稳,端的是意气风发”</p>
听他这么,刘建文也有点纳闷,“好像是,这子跟之前见,变了不少”</p>
书记笑了,“总不能是干农活还有锻炼气质的作用吧,”</p>
“哈哈,您真爱笑,”</p>
身后关于他的讨论,陈最自然不知道,他此刻又来了黑市。</p>
涂黑脸,微微弓着身子,买了一些布料。</p>
还有一些旧布袋子,准备回去的时候装些粮食放在知青点。</p>
悄悄地来,又悄悄的走,没有惊动黑子等人。</p>
从黑市出来,他来了县医院,找医生看了看腕。</p>
陈最是锻炼过的,他知道如何表演腕使不上力气,只要不拍片,保证医生看不出来。</p>
看着他连握拳动作都难以完成右,医生皱眉:“应该是断了,”</p>
“医生,很疼”</p>
医生咳嗽一声:“当然会疼,而且你很长时间都不能使劲,”</p>
“那怎么办,我还得上工啊,”</p>
“咳上工你就别想了,一点重物都不能提,我觉得你这就是累的”</p>
看他一副成竹在胸,还颇觉自己厉害的点点头,陈最差点忍不住笑,“那医生,你能不能帮我开个条子,要不然村里不好请假,”</p>
“可以,”</p>
医生低头写着字,“我随便再给你开几幅膏药,回去贴贴,应该能减轻疼痛,那个可能有点贵”</p>
“没事的,您开吧,只要能治病,贵点没事,我这就给家里拍电报要钱,”</p>
“欸,好好我再给你开个条子,你去买点红糖,好好补补,”</p>
陈最点头道谢。</p>
看着单子上的红糖二字,他笑了,这个年代,红糖竟然成了一种补品。</p>
不止妇人生产需要,感冒发烧,断胳膊断腿,竟然也要开这个。</p>
把膏药和红糖拿到里后,陈最骑着自行车往邮局赶去。</p>
来到邮局,找工作人员买了不少的邮票,借了一张稿纸,趴在一边开始写信,这信虽然是写给陈父的,收件人地址写的却是钢铁厂生产二部办公室。</p>
这个人可是陈父的竞争对。</p>
信中隐晦的提了一下他当初工作的问题,这点很容易查证,毕竟当初老师推荐的是陈最。</p>
内容大概其就是围绕着以下几点意思:</p>
,陈最在上工时受了伤,无法赚取更多的工分,附上医生的诊断书。</p>
2,前两年赚的钱,都被陈母借走了,一分没留,要不是陈母看不上村里分的茬子,这点粮食肯定也保不住。</p>
3,借了其他知青同志的钱,他还不上,真的活不下去了,才写信求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