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谋划妖蜈!(求追读)</p>
“哼!这子挖的黄精都是上了年份的好东西。据我所知,这种上了年份的黄精往往扎根聚在一块,少则十几棵,大则几十、上百棵,要是缘巧合之下,出现百年以上的灵药黄精也不奇怪。就算没有,那也是一笔不菲的好处!”</p>
徐掌柜喃喃自语,声音微不可查,他眼里闪过一抹贪婪,旋即又有些阴沉:“可恨这子不识相,竟敢拒绝我,倒是便宜了那玉鼎楼罢了!”</p>
想到这里,他抬头吩咐道:“你去青竹帮走一趟,钱去找人盯着这子,必要的时候,把人给我绑来!记得,让人动隐秘点。”</p>
“是!掌柜的!”</p>
伙计连忙答应。</p>
顾远从玉鼎楼出来,感觉到腹中饥饿,于是找了一家客栈。</p>
他现在兜里有了钱,倒也没有亏待自己。</p>
点了一荤一素两道菜,一盘馒头,一壶热水,便开始吃了起来。</p>
顾远现在的身体已经养好,又是大伙子,胃口不,因此当饭菜端上来后,也顾不得其他,直接抓起馒头,夹起一块卤肉就是大嚼起来。</p>
连续吃了两个馒头,菜也下了大半,他这才倒了碗水,口口的喝着,顺便思索起刚才的事情。</p>
“刚才那厮了,要想学武,北梁县城内,大概有三种办法。”</p>
“第一种最简单,直接拿着银钱找城里的几家武馆拜师学艺即可,条件是需要至少十五两银子,且教的武功也只是基础,想要学得精深的武功,先不有没有,就算有,也得继续交钱,还要看弟子的根骨资质如何。”</p>
“第二种办法则是打听县里的武师,或许有欲收徒的,不过这种就要碰运气了,而且还得身家清白,具备足够好的根骨资质。”</p>
顾远目光一闪:“第一种办法太慢太耗时间,而且我也没有这么多钱,所以不可取。第二个法子也不必多,要看运气,而且我身怀隐秘,更不合适。”</p>
“这样看来,只有第三种办法了。”</p>
第三种办法,便是从玉鼎楼学武。</p>
玉鼎楼自有规矩,只要有人挖到一株灵药,将其卖给玉鼎楼,便可成为玉鼎楼外聘的采药人,还能无偿获得一门武学。</p>
而一旦成为了玉鼎楼的采药人,随着贡献越多,就能凭着贡献换取更多东西,比如武学功法、金银财物、灵丹妙药等,甚至还包括楼中供奉武师的指点。</p>
除此之外,还能从外聘采药人成为专职采药人,拥有稳定月例的同时,还有会一步步晋升成为执事、供奉、掌柜等,获取更高的地位。</p>
这让顾远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既视感。</p>
他神色古怪:“这不就是另类的编制吗一旦身入其中,便要为之出力,受其驱使,但同样也能获得一定的好处和保障。”</p>
顾远暗叹:</p>
“只要有上进心,有能力,做出足够多的贡献,便可获得晋升和好处。长此以往之下,对于玉鼎楼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而玉鼎楼所付出的,则是诸多资源和武功秘籍。”</p>
“总体来,倒是互为有利的好事。”</p>
“这玉鼎楼背后之人,当真是好大的野心!”</p>
“不过,这却是对我大有好处!”</p>
顾远目光闪烁:“恰好我便知道那巨型妖蜈蚣所在之处的几株黄精,很可能便是灵药,只需要获得一株,我就能获得一门武学,还能成为玉鼎楼的采药人,获得一定庇护。”</p>
“而玉鼎楼本身也是难得的资源渠道,只需付出一定代价,就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武学秘籍,乃至其他资源、情报等。”“而且相对于在武馆学武,或拜某位武师为师,成为玉鼎楼的采药人显然自由度更高,不必在人眼皮子底下做事,更不必在人身前伏低做。”</p>
</p>
想到这里,顾远已然下定了决心:</p>
“既然这样,那就玉鼎楼好了!”</p>
确定了要加入玉鼎楼,那么现在摆在顾远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该怎么解决那条巨型蜈蚣!</p>
那蜈蚣已经成了气候,是一只妖虫,不容易对付。</p>
但人之所以是人,便是因为人拥有智慧、理性。</p>
相对于凭着智慧较低的鸟兽乃至妖物,人可以事先做好计划,提前准备,利用工具,来达成自己的目标。</p>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解决那条妖虫蜈蚣非一朝一夕之事,我首先需要弄清楚那条蜈蚣的底细,所以倒也不必急于一时。”</p>
顾远起身,结账,然后便出了门,沿着街道行走。</p>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申时。</p>
街道上一些商贩们仍在各自忙碌。</p>
有卖油翁挑着担子在沿街叫卖</p>
有樵夫背着木柴等候客人来问价</p>
也有卖葫芦的贩走过,身后跟着几个咬着指,流着口水和鼻涕的孩童</p>
还有野郎中打着竹板,宣传自己的药丸</p>
这一幕幕的画面,充斥着浓郁的市井气息。</p>
不过顾远没时间欣赏这些,他一边走,一边目光扫视着街头,似乎在寻找一些东西。</p>
没多久,顾远目光一凝,看到了街边摆的一个摊。</p>
摊主是一名书生。</p>
这书生容貌倒也有几分俊秀,只是身上的长袍洗的发白,有些地方还颇为破旧,单薄的身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p>
而他面前,铺着一块破布,上面是摆放整齐的一些旧书,和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铜灯、毛笔、墨砚等物。</p>
一旁还竖着一块木板,上书一行字迹:“为求生计,以物换粮。”</p>
书生似乎头一次摆摊,颇有些不自在,也不出声叫卖,主打的就是一个随缘。</p>
注意到顾远在摊前停驻,书生迟疑了一下,问道:“兄台可是要买书”</p>
顾远指了指其面前的几本旧书:“能让我看一下吗”</p>
书生精神一振,忙道:“当然,兄台请便!”</p>
顾远拿起其中一本,确定眼前的书生是爱书之人。</p>
因为这本书明显已经颇为老旧,封皮多处磨损,但书的内页却是并无折痕、缺角,显然平日里其主人将其保存爱护的很好,也很心。</p>
更重要的是,在他触碰到书的刹那,眼前出现了一行字:</p>
道韵点+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