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南归</p>
历经半个月的‘醉生梦死’,中途偶有休息,反正高景明总算消停了,这也代表着他将七年来在书院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差不多。</p>
该告别的都已经告别,再见不知何年,大概以后多为书信忆往昔。</p>
当然,若一个个青云直上,将来同朝为官,亦有会把酒再言欢。</p>
这段时间陈宣也忙前忙后把琐事处理得差不多了,比如高景明结业续,比如住了七年院的售卖,比如归途的行李所需。</p>
结业续很简单,由高景明向书院打个申请,然后书院会给予一份盖章的文书,上面记录了高景明什么时候去书院读书,读了多久,平时表现如何的评价,只要不是犯过什么大错,先生们通常都不会吝啬正面评语,相当于一个毕业证吧。</p>
事儿挺简单,其中很多东西也挺繁琐,但陈宣就一跑腿儿的,具体不需要了解,搞定即可。</p>
老实,把院子卖了挺可惜的,毕竟住了七年,是陈宣住得最久的地方了,多少还是有点感情的,但不卖了能干啥,人都走了,留着积灰啊。</p>
已经卖出去了,他们走的那天,约定好了下家来接管钥匙,那时院就不再属于他们了。</p>
当初买下这个院,以及后面的装修和添置的物件,拢共下来大概了千两银子左右,结果这一卖,好家伙,反过来净赚一千二百两,是以两千二百两卖出去的。</p>
还的是房地产来钱快啊,大有搞头,七年时间翻了一倍不止。</p>
能卖出去这个价格,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来是房子装修得真心好看,再一个就是名人效应了,高景明就是那个名人。</p>
这七年来高景明在书院表现那是相当抢眼,每次考都名列前茅,其风头直追当年的宁魏二人,只是比起当年的宁魏二人多少差了点意思。</p>
差的不是学问方面的东西,而是‘光环’,白了就是没有太多优秀作品让人津津乐道,也不知道是受某些人影响,还是个人心态问题,高景明平时不喜欢高调,所以最终也没达到‘八大才子’的高度。</p>
或许是受当初那副松鹤延年万寿图的影响,如今高的书画也是一绝,不比曾经的魏子颜差了,但他不显山不露水,并没有太多作品流传。</p>
此外高景明最绝的是音律方面的造诣,这是陈宣都很佩服的地方,比不过,根本比不过,那是一曲真的能让人沉醉其中。</p>
当然,反过来,若把音律当做杀人武器,高拍马都赶不上陈宣,就不是一个事儿,一个是艺术,一个是暴力。</p>
反正就是因为高景明的名声,他们的院卖出了翻倍的高价,下家还欢天喜地的你们接下来想住多久都行,不急。</p>
高景明好歹是读书人,不想太过在铜臭方面纠结,否则价格还能更高一些,对此陈宣当面鄙视,败家子,然后高景明怼他,那就麻烦阿宣你尽量多找买家熬高价吧,陈宣当场改口那还是卖了吧。</p>
笑死,有那功夫,当场搓个药丸出来都不止这点。</p>
行礼方面收拾了一大堆,绝大多数都是书稿,估摸着严严实实得装大半车,那是他们多年来的收获和见证,不过真正的收获在脑子里。</p>
反正该收拾的都收拾了,该告别的都告别了,就待归期那日到来。</p>
越是长大陈宣就越懒,骨子里都散发一股让人犯困的懒散气息,不是无精打采的懒散,而是那种自飘零水自流的随意。</p>
反正归途他没做什么规划,当初怎么来的就原路返回,简单省事儿。</p>
临行这天一早,院子外的路上停了三辆马车,买的,到了丰州码头换船的时候一卖还能回回本,精打细算谈不上,但没必要铺张浪费。</p>
行李已经装好了,陈宣随意坐最后一辆马车上持缰绳就等着出发,人不足,他也得赶车,好在从就学过,这活儿总不能让高景明或者彩叶她们干吧,千里迢迢的也就没必要雇人了,毕竟是单程。</p>
“哎,一晃眼都七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真心舍不得啊”,高景明站在门口一脸惆怅,这两天他已经把里里外外逛了无数次,想要将这里的每一丝细节刻进脑海。</p>
嘴里叼着一根树枝,陈宣没骨头似的看着他:“那要不咱还是别走了吧,就在这里安家,让夫人她们望眼欲穿,或许干脆直接杀过来打死你这个不孝子”</p>
“那还是走吧,七年不见,我也想家了”,高景明果断回头,哪儿还有半分不舍。</p>
样,我还拿捏不了你了,给我整这死出。</p>
“出发”,高景明大一挥居然迫不及待起来,那叫一个归心似箭。</p>
马车缓缓启动,迎着朝阳,踏着春日里的晨露,带着远行多年的游子踏上久别家乡的归途。</p>
反正陈宣是无所谓的,去哪儿都一样,他没有家。</p>
高家对他来最多只能算半个家,不是他没有归宿感,事实就是如此,整个世界而言他都只是过客。</p>
</p>
“此去山高路远,望高兄所过之处皆为坦途,所行之地皆为晴天,保重”,门口拿到钥匙的下家由衷送上临别祝福。</p>
高景明在车上报以回礼道:“他日相逢饮薄酒一杯忆往昔,留步”“请”</p>
对方算是高景明的迷弟,否则也不会高价买下院子了,但关系不到位,只能止步于此了。</p>
日头渐高,走街穿城,院已远,这墨城七年的生活,终是画上了一个句号。</p>
“师姐师姐,你快看街上,那位公子生得好好看”,临街一家酒楼靠窗之处,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看向窗外的街道声雀跃道,脸颊微红眼波如水。</p>
在话的少女对面,是一个比她稍大点的女子,估计也就大个一两岁吧,端是好相貌,面若芙蓉眼若星辰,尤其是眉宇间一股子英气令人侧目。</p>
她们两人无一不是相貌出众,最是绽放的年纪,但随身带着剑器,一看就是江湖中人,令人望而却步。</p>
闻言被称作师姐的少女看了一眼窗外,目光看到了赶车经过的陈宣,亦是心头一荡,这人怎能生得如此好看</p>
但却故作不以为意摇摇头失笑道:“师妹别犯痴了,那一看就是读书人,和我们不是一路人,而且其身形懒散,松松垮垮就跟少块骨头似得,百无一用是书生呐”</p>
“可他生得真真好看嘛”,对面的少女眼睛都不眨的盯着猛看,只觉少看一眼都亏了。</p>
师姐索性也不理会痴师妹,而是收回视线看了看桌子上的十几道吃食,每样都只动了一口,旋即问候在边上的店二:“店家只有这些辣口的吗”</p>
“只有这些了,敢问姑娘可是做得不好吃”店二心翼翼道。</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轻轻摇头,少女抬撑着下巴失落道:“没有,很美味,只是不是我想找的,没事儿了,你先去忙吧”</p>
在店二离去后,叫师姐的少女目光仿佛没有了焦距,思绪不知道飘向了何处,她下山来墨城快两个月了,差不多把墨城三分之二的酒店吃摊光顾,可再也没能吃到记忆中的味道。</p>
她打听过,辣口食物的源头是在墨城,可怎么就吃不到记忆中那个味道呢。</p>
‘慢慢找吧,接下来去下一处,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的’</p>
少女在内心给自己打气。</p>
与其她是在寻觅记忆中的味道,还不如是在寻找曾经的自己,可再也找不到了。</p>
当时年幼,无忧无虑,可那天之后,最爱自己的人走了,就在眼前,仿佛天塌,从此年幼的自己便已经远去,那是最后一次品尝到最单纯快乐的味道</p>
马车上,陈宣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嘴角含笑。</p>
当年的女孩也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呀,时间过得真快,武功差了点意思,是没继承到长辈优秀的天赋吗</p>
‘哥们这颜值还是很顶的嘛,都有漂亮姑娘犯痴了’,陈宣心头一乐。</p>
他自然是注意到那两位少女的,大宗师的感官何其敏锐,同时也认出了其中一人,那个师姐是当年寒山剑宗的郭晴雪,居然带个跟班下山了。</p>
如今的郭晴雪武功方面恐怕也就比当年的赵青鸾好一点,其实也很不错了,但她毕竟是寒山剑宗掌门郭思海的女儿,这点修为有点配不上这样的身份呐。</p>
管他呢,都是过客</p>
摇摇晃晃出了墨城南门,一去四五里便到了五里亭,这里有一大群书院学子守候在此,匆匆一瞥得有四五十人。</p>
“高兄请留步”,一人上前挥示意。</p>
高景明出了马车,看向一众同窗好友,鼻尖微酸故作洒脱道:“诸位巧啊”</p>
“高兄少来,就知道你要偷偷一个人跑,我等可是在此恭候多时了,薄酒一杯,望君浅饮,此后脚下生青云,人生路上得遇尽良人”,着那人端上酒水一杯。</p>
其他人眼中也满是不舍,齐声道:“望君一路安好”</p>
高景明豪迈的接过一饮而下,拱笑道:“诸位留步,景明去也”</p>
“请”,众人这才拱让路。</p>
古道边,亭外,三两语,此去人生路,他日逢君再相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