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这般坦荡,话语中透露出渴望自证清白的急切,让杜春明和李卫东要是不去石河子村走一趟,反倒觉得理亏。</p>
二人没有推辞,与宋阳一同朝着村子进发。</p>
过了通往黑潭子村的岔路口,一路上往石河子村走去,不时能瞧见村民们背着蕨根、葛根等从山上归来。宋阳并不多言,只是示意二人随意询问。</p>
接连问了六七个人,答案都与宋阳所相差无几,大家都觉得宋建国的做法贴心又实在。</p>
这些日子忙下来,家家户户都收获了不少蕨粉和葛粉,粮食压力骤减,心里也跟着敞亮起来。</p>
虽自家做的比不上冯晓萱的艺,但总归不用再为那点见底的存粮发愁,能放开肚皮吃上几顿饱饭了。</p>
到了盘龙湾,宋阳让冯晓萱先回家,自己则陪同二人前往大村子。</p>
一番仔细巡查后,这里的情况正如宋阳所言,该翻的地翻了,大村子场地上的积肥也堆了不少,挑不出一点毛病。</p>
“有几个队长能为了村民的温饱,把做好的葛粉、蕨粑拿出来给大家尝?老宋能做到这份上,真是尽心尽力了。”杜春明轻声感慨道。</p>
听到这话,宋阳严肃地问道:“两位领导,我爸当队长还不到一年,做事向来积极,一心为大伙着想。我实在想不通,给我爸扣上‘歪风邪气’的帽子,这人到底安的什么心?</p>
想让村里人多吃一口饭都有错,那还得了?他难道不知道,这要是在前几年,可能会害死人的吗?”</p>
宋阳满心疑惑,迫切地想揪出背后之人。</p>
李卫东笑了笑:“这么做,出发点是好的,就是动静太大,对周边村子影响不,你们生产队的人漫山遍野地弄这些,都跑到别的村子边上了,人家想去又不行,心里肯定不痛快,被举报也在情理之中。”</p>
宋阳微微皱眉,照李卫东这么,举报人大概率来自别的生产队,这可就难办了。</p>
石河村周边几个生产队,挖葛根、捡山货,大家活动范围有限,最容易碰面的就是黑潭子村,嫌疑最大。</p>
可黑潭子村人不少,要找出举报人,如同大海捞针,除非杜春明和李卫东点明,但既然是举报,他们肯定不会轻易透露。</p>
宋阳心里明白,要是队里生产任务没完成,父亲肯定要遭殃。想到这儿,宋阳忍不住在心里暗骂:“真晦气!”</p>
这年头,做点实事太难了。</p>
宋阳强压下心头的恼火,暗自思忖,自己何苦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p>
要不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拉拢人心,真不想再掺和这些麻烦事。</p>
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到了明年,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艰难。</p>
“行了,事情了解清楚了,其实没人举报,我们只是听到一些议论,专程过来核实一下今年的先进生产队长,有你爸一个名额!”杜春明突然笑着道。</p>
这突如其来的反转,让宋阳一时反应不过来:“您是,你们本来就打算来看看,故意这么的?”</p>
李卫东也笑着拍了拍宋阳的肩膀:“被吓到了吧?”</p>
宋阳点点头,一脸无奈:“这种事可开不得玩笑。”</p>
“其实,也不是毫无根据。我们在公社听你们村的事,找人打听过,不少人都对老宋赞不绝口,当然,也有个别这是歪风邪气,不务正业。</p>
不过,我们心里有数,是不是好事,我们能分辨。生产队生产任务没落下,还想着让大伙多吃点,这是实实在在为大家着想,值得表扬,总比那些混日子的强多了。</p>
我们来,主要是为了评选先进生产队长,肯定得了解清楚情况。”</p>
李卫东拍着宋阳的肩膀,宽慰道。</p>
听到这话,宋阳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还在琢磨怎么找出举报人,没想到是杜春明和李卫东演的一出“戏”。</p>
每年公社都会评选优秀生产队长并进行表彰,父亲有会戴上大红花,在公社出出名,确实是件好事。</p>
这时,李卫东接着:“对了,茶厂的事,我帮你问过了,给你哥一个名额,不过,只能先从学徒做起,工资不高。”</p>
这又是个好消息!宋阳连忙道:“工资多少没关系,能学到技术就行,学徒总有一天能成师傅。”</p>
</p>
“到时候我帮你问问,给你哥找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好好带带他。”杜春明补充道。</p>
“谢谢两位领导你们视察也结束了,走,去我家坐坐,今晚在我家吃饭,尝尝山里的蕨粑和葛根粉!”宋阳热情邀请二人去盘龙湾家里。</p>
二人相视一笑,杜春明道:“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得赶回公社,还有别的事要处理晚饭就不吃了,但还真想见识一下你媳妇的艺,问了好几个人,都你媳妇做的酸辣葛根粉和蕨粑特别好吃!”</p>
三人朝着盘龙湾走去。远远地,趴在院子里的几条猎狗察觉到有陌生人靠近,警觉地朝着竹林方向狂吠。</p>
走近后,宋阳出声呵斥,猎狗们立马乖乖听话,不再乱叫。</p>
宋阳把二人请进客厅坐下,简单跟冯晓萱了事情的经过。</p>
得知二人下来考察是为了评选优秀生产队长,冯晓萱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p>
宋阳给二人泡了茶,应他们的要求,带着他们在院子里四处参观。</p>
虽宋阳结婚时,二人来过,但当时人多匆忙,没来得及好好看看。</p>
这次跟着宋阳转了一圈,二人惊叹不已,没想到这满是凌乱山石的地方,竟被打理得如此精致。</p>
没等多久,冯晓萱在门口清脆地喊道:“阳哥,东西做好了,请两位领导到屋里来!”</p>
听到喊声,不等宋阳招呼,二人便快步走向餐厅,在餐桌旁坐下。</p>
“看着就诱人!”</p>
“这汤色真漂亮,还有股独特的清香!”</p>
二人一坐下,接过冯晓萱递来的筷子,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吃得酣畅淋漓。</p>
特殊的食材,加上酸辣的调味,没一会儿,二人就吃得满头大汗,连声称过瘾。</p>
“有没有想过,把这些东西发展成你们生产队的副业?”杜春明边吃边,“这么好的东西,我觉得能做成不错的副业。”</p>
宋阳在旁边坐下:“想过,不过现在不太现实,您看看石河子村,家家户户还在用碓窝、石磨加工粮食,村里没通电,连一台碾玉米、打红薯粉的器都没有。</p>
没有器,加工这些东西太费劲了。而且路况不好,山里山外的人大多都会做这些,想赚钱,难度很大。”</p>
宋阳当然考虑过发展副业,如果生产队时期能再长一些,他肯定会让父亲从这方面入。</p>
但他清楚,明年九月就要分田到户了,到时候各家顾各家,有钱的自己买器做,这也是一条在家就能赚钱的路子。</p>
否则,全靠工,不仅耗费大量劳力,关键是现在也不好打开销路。</p>
况且,宋阳有自己的考量,得先让自己的日子好起来,才有能力去帮别人,而且帮谁也得看对方值不值得帮,这都是有选择性的。</p>
李卫东听完,微微点头:“确实有难度,村子里连个磨坊都没有,而且这政策”他到这儿,没有继续往下。</p>
杜春明也没再多言,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透着些许无奈。</p>
宋阳能猜到,二人对未来的趋势多少有了些预感,只是还拿捏不准。</p>
二人吃完,没再多,只是让宋阳通知宋建国,腊月二十去公社参加表彰大会,随后便离开了。</p>
傍晚,宋建国和王静雅从山上回来,背篓里装满了山核桃。</p>
一进家门放下背篓,老两口就急忙凑到宋阳身边。</p>
不用他们开口,宋阳就知道他们想问什么,笑着点头:“晓萱确实怀上了!”</p>
“闺女,你以后可得注意,别干重活,更别想着去打猎了,就在家安心养着!家里的事有我们,你就放心吧!”王静雅满脸欣喜地道。</p>
“知道了!”冯晓萱心里满是感动,庆幸自己嫁进了这样温暖的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