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威胁对于赵九而言大概率是管用的。</p>
但对于卫霍而言,简直可笑。</p>
毕竟这海外三国都被自己打败多少次了,居然还如此贼心不死的在那装逼。</p>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p>
于是,卫霍也不装了,直接让一旁几个时辰前刚刚到的两位捷报使者汇报消息道:“报!禀告陛下!大捷!我军大捷!”</p>
“韩忠将军率领卫家水师,击破大洲岛,无极岛,美玉岛三岛上驻扎的海外洋人军三万多人!将其全歼!尸骨筑成京观!无一人逃脱!”</p>
“报,禀告陛下!我们找到林铁牛将军了!他被洪水冲到了一处孤岛上!那孤岛刚好是洋人驻扎的地方!林铁牛将军单枪匹马摸进洋人军营,砍死了洋人的头头!与韩忠将军里应外合,灭掉了这最后的一处洋人据点——海鱼岛!”</p>
“随后,韩忠将军率水师巡阅闽州,两广海疆,我大昭之地,已经再无洋人立足!”</p>
“什么?!”</p>
“怪不得一直没看到卫家水师踪影!我还以为是被洪水冲散了,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狡猾!”</p>
“我们好不容易才偷偷摸摸在九州海域布置了四个据点,居然全被他们发现了!这么久的努力,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啊!”</p>
“八嘎!这该死的卫霍!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洋鬼子们闻言全部震惊了,一个个瞪大眼珠,难以置信!</p>
紧接着,侩子们开始行动了!</p>
伴随着“唰!”“唰!”“唰!”的声音!</p>
一颗又一颗的人头跟着落地!</p>
至此,恶龙已屠!洋人已杀!</p>
内忧外患,卫霍一力平之!</p>
“啊洋鬼子的血居然和我们一样也是红色的啊,真是扫兴。这帮脏心眼子的人,怎么能和我们一样呢!”老百姓们看着洋鬼子喷出的鲜血,扫兴的道。</p>
当然,也有离得近的立马用碗去接住那喷出来的鬼子血,带回去下酒!</p>
正所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鬼子血!</p>
而随着鬼子们的人头落地,这一场轰轰烈烈,称得上前无古人的公审大会也即将结束,卫霍再度起身,冲着无数百姓,出他最后的一番激励话语:“诸位辛苦了,朕最后还有几句心里话,想和诸位!”</p>
“朕愿我大昭百姓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p>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p>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我又愿大昭百姓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p>
</p>
这句话出自后世经常被人套用各种名人名言,心灵鸡汤的作者——迅哥。</p>
但这一次,鲁迅:这段话真是我的!</p>
“感谢陛下,我等一定铭记于心!”无数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呐喊!</p>
这一日,必将载入史册!</p>
</p>
赵九虽死,虞朝虽灭,但天下远没有太平。</p>
南方还有两股起义军,北方更是还有辽国。</p>
对此,卫霍结束了公审赵九之事后,便又开始忙起了统一大业!</p>
他定下了策略,先南后北,整合整个南方后,再和辽国大决战。</p>
而起义军毕竟不是赵九,他们也是被逼无奈才造反的,因此卫霍没有直接选择出兵剿灭。</p>
而是分别给两位起义军首领写了劝降信,还是以劝降为主,能不打仗就不打仗。毕竟都是人民的内部矛盾嘛!</p>
几天后,赵九被杀,虞朝被灭的消息,随着一封信,被送入了封锁道路的川蜀道内!</p>
号称大西王的李献忠坐在一张披着虎皮的龙椅上,让下念着信的内容!</p>
而之所以不自己看,自然是因为他老人家不识字。</p>
他是穷苦人家出身,压根就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以前是一名烧炭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在虞朝不断地加赋税时,他忍无可忍带着一帮烧炭工起义,硬是打败了虞朝的官兵,占据了天下无比丰腴的地区——川蜀道!之后更是趁着虞朝和大昭开战的时,吞并了贵州道!</p>
坐拥两省,堪称天下第三大的势力!</p>
此刻,只听下念着卫霍的亲笔道——李献忠将军台鉴:</p>
“朕闻将军雄踞川蜀,统领一方,虽为农民军之首,然其志在为民,其行可敬。然今天下大势已定,虞朝覆灭,四海归心,百姓渴望太平已久。将军若能审时度势,归顺大昭,既可保全将士性命,又可造福一方百姓,何乐而不为?”</p>
“朕知将军素有为民之心,然川蜀虽险,终难敌天下大势。若继续负隅顽抗,徒增百姓之苦,亦令将士白白牺牲。朕愿以诚相待,若将军率众归顺,朕必封以高官,赐以厚禄,保将军及部下之安全,并助川蜀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计。”</p>
“望将军以百姓福祉为重,以天下太平为念,早日归顺,共襄盛举。若执迷不悟,朕虽不忍刀兵相见,然为天下计,亦不得不挥师南下。届时,川蜀之地,恐难保全。”</p>
“愿将军三思,速作决断。”</p>
“大昭皇帝卫霍亲笔!”</p>
“元始元年,十月初二。”</p>
“大王,这是让我们投降啊,咱们降是不降?”下不由得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