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居延,折冲府旅帅,从八品上,领禄米四十六石五斗,寄归家中四十石,余者折钱十三贯。”</p>
“张昶,折冲府旅帅,从八品”</p>
唐朝官员的俸禄主要是三种,第一种是禄米、第二种是料钱、第三种则是土地。</p>
然而河西情况特殊,因此基本只采用了给禄米和给土地这两种,禄米若是想要折钱,还得看府库的钱够不够用。</p>
所以正常情况下,普通的兵卒和队正、伙长、伍长的下层军官都是直接领禄米,折钱都是旅帅及以上军官才能享受的权力。</p>
对于官吏的俸禄,也是参考书中贞观年间的情况来发放。</p>
从午后到黄昏,五个团的将士们都已经领完了自己的军饷,刘继隆和直白们也是累得不轻。</p>
将酒居延他们这一个旅的军饷发完后,刘继隆这才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九个月俸禄。</p>
“刘别将,您是从七品上的别将,另外兼领从九品上县主薄,过去九个月的禄米是九十一石半,您看”</p>
黄昏下,一名直白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唇,下意识询问着刘继隆。</p>
刘继隆倒是没想到,兼领主薄居然能多领一份俸禄,所以大一挥:“留八十石运到我院里,剩下的折钱。”</p>
“遵命。”直白应下,酒居延见状便让人称八十石粟米运往刘继隆院里。</p>
直白将剩余的禄米算了算,最后折成二十三贯装入布袋中,也交给酒居延运往刘继隆院子了。</p>
这最后一笔算好后,直白们才开始计算今日发了多少钱粮,又需要寄多少钱粮。</p>
直至天色彻底变黑,刘继隆才在火把前看到了最终的文册。</p>
不提仓、库中的布匹和其余杂物,光钱粮,山丹还有三千余贯,二万余石。</p>
将士们寄出的钱粮,分别是七百余贯,一万八千余石。</p>
看着很多,但分配到各县就不算多了。</p>
如今沙州兵马上万,每年支出的军饷近三十万石,这并不是一笔数目。</p>
“文册交给我,我拿去给张司马吧。”</p>
既然担任了主薄一职,刘继隆自然要和张淮溶讨论一下山丹的问题。</p>
自己的治山丹章也交上去几个时辰了,想来张淮溶应该已经有了判断。</p>
拿着文册往衙门内走去,不多时刘继隆便得到了张淮溶的接见。</p>
跟随兵卒来到内堂时,他也见到了坐在主位和次位的张议潮、张淮溶。</p>
“刺史、司马”</p>
刘继隆站在内堂正中,对二人行礼作揖。</p>
张淮溶示意他坐下,同时询问:“军饷发完了”</p>
“是,山丹折冲府弟兄们的军饷都发完了。”刘继隆回应着,目光也盯着张淮溶的。</p>
张淮溶他们已经用过晚饭,此刻正在饮茶。</p>
唐代的茶主要还是以煎茶为主,哪怕吐蕃禁止许多大唐文化,可煎茶文化却不是那么容易废除的。</p>
不止是河西的汉人豪强在延续茶文化,就连吐蕃贵族也在延续茶文化。</p>
列具、取火、用水、炙茶、碾茶、罗茶、煮水、投茶、投盐、育华、酌茶等过程看得人眼花缭乱。</p>
直至茶叶被磨为粉末状,张淮溶才将其赶到了茶碗中,抬头看向刘继隆:“喜欢辛辣些还是甜腻些”</p>
“就这样冲些水就行。”刘继隆可不喜欢喝这个时代的茶。</p>
张淮溶闻言颔首,简单冲水后,便示意身旁的兵卒将茶碗端给了刘继隆。</p>
</p>
与此同时,他则是往自己与张议潮的茶碗中添加起了葱、姜、大枣、桂皮、橘皮等物。</p>
瞧着他的一番操作,刘继隆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眉头紧皱,心里暗下决心:“等弄出了铁锅,我一定要把炒茶弄出来!”</p>
艰难吞下口中的茶水,刘继隆这才安下心来等待。</p>
张议潮的心思不在茶水上,因此也只是抿了一口,便看向刘继隆。</p>
“你的章程我看过,写的很不错,就是字差了些,回去后要好好练字。”</p>
“是”刘继隆汗颜。</p>
“山丹的屯垦事宜,未曾见你写在章程上,只是视情况而定,我倒是想知道,你是怎么视情况而定的”</p>
张议潮对刘继隆治理山丹的想法很上心,毕竟沙州不缺将才,真正缺乏的是帅才和治才。</p>
对此,刘继隆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没有藏着掖着,抬作揖的同时解释道:</p>
“农耕之事,首在于田,其次为水,再次为肥。”</p>
“末将幼时跟随家中族人耕种,便发现若是将粪便堆肥,掺入草木灰尘、绿肥后,更能提升粮食产量。”</p>
“我观城内百姓粪便,多以排污为主,若是衙门令百姓将粪便集中于城外堆肥,再命人烧荒加入草木灰尘与绿肥,这田间粮食少能增加一二成。”</p>
“此外”</p>
刘继隆将堆肥的事情给了出来,其中他还将“拉粪车”的想法提出,也就是命人在街头巷尾拉粪到城外堆肥,待到来年春耕时播撒。</p>
他这套法,倒也没有超出张议潮和张淮溶的认知。</p>
虽汉人利用粪便施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但是并不普遍和广泛。</p>
哪怕到了唐代,更多的还是利用动物粪便施肥,而人粪主要还是以排污为主。</p>
正因如此,唐律才规定了人在街上乱倒粪便,杖六十的律法。</p>
至于使用人粪堆肥,那得到南宋时期了,而百姓将挑粪视为生意,划分粪道,那基本上是清代中后期的事情了。</p>
到了民国时期,为了争夺粪道的区域,粪夫之间也开始拉帮结派,经常发生械斗。</p>
京城头号粪霸“于德顺”坐拥三十六条粪道,硬生生靠挑粪挑出了上百套房产,良田千亩。</p>
当然,处理人粪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p>
人的粪便多种多样,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致人患病。</p>
如七八十年代,在许多农村地区,经常将厕所与猪圈结合,导致猪食入粪便。</p>
这些粪便中如果有绦虫脱落下来的节片,就等于食入了虫卵。</p>
若是食入虫卵的猪被宰杀贩卖,购买人的烹饪方法导致肉不成熟,那虫卵就会传染给人类,形成一个闭环。</p>
除此之外,还有将未堆好的肥浇在菜园中,也会让蔬菜携带上绦虫的卵。</p>
如果买菜的人清洗不干净,或者生吃这些蔬菜,那也会被感染。</p>
正因这些种种问题,人粪堆肥的使用才会那么晚。</p>
刘继隆前世跟随长辈务农时见过如何处理人粪堆肥,前世他觉得这种事很恶心,却不想这一世倒成了技术。</p>
“可以一试,但最好不要占用太多耕地,避免作物受灾。”</p>
听完刘继隆的建议,张议潮较为慎重的点评,刘继隆也连连点头。</p>
紧接着,他又了一些屯垦的事情,张议潮都听得十分上心。</p>
直到一个时辰后,张议潮才在刘继隆完的同时示意他可以回家休息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