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的计数确实有问题,我们重新丈量后,光是这一片就比文册上多出了三百多亩耕地。”</p>
“另外我们还看了看这田地里的庄稼,长势都喜人着呢,估计光城北这一片,就能收获五千石粟米!”</p>
乡间道上,张昶与马成等人激动地向刘继隆汇报成果。</p>
在他们眼前是山丹城北的一片片粟田,其中还掺杂着豆、麻等作物。</p>
山丹城外的耕地面积虽然很大,可山丹折冲府的人力也不少。</p>
十几天的时间过去,该丈量的田地也都丈量的差不多了。</p>
刘继隆从陈靖崇中接过文册翻看,时不时点点头。</p>
半响过后,他合上了文册,看着田间那群赤裸上身,用布尺丈量田地的兵卒和百姓,不由舒缓了一口气。</p>
“按照这个进度,明天的这个时候应该就能丈量结束,山丹的耕地估计在二万五千六百余亩左右,比文册上多出七八百亩。”</p>
“你们觉得向外开垦的话,还能开垦出多少亩耕地”</p>
刘继隆询问陈靖崇等人,陈靖崇闻言作揖:“末将觉得,光是山丹城附近的耕地,就能开垦最少三十万亩。”</p>
“对!”张昶也忍不住道:“只是我们没有那么多人,不然都能开垦出来。”</p>
“还有其它地方也有。”马成接上话茬。</p>
“从张掖来这山丹的路上,能开垦的地方不在少数,就是开垦个百万亩都行,关键就是人不够。”</p>
“对,人不够”李骥和耿明跟着点头。</p>
对此,刘继隆颔首道:“山丹的百姓太少,可西边的百姓也少,而且这里情况特殊,不能放太多吐蕃人。”</p>
“对了别将!”陈靖崇见刘继隆话音落下,连忙指着北边道:</p>
“午后丈量时,北边的塘骑兄弟回来禀告,那群回纥人越过龙首山,朝着山丹南下了好几里。”</p>
“按照这种速度,再过两天,他们就该在城北安家了。”</p>
“对,这群回纥人着实可恨!”张昶表情写在脸上,附和着陈靖崇的话。</p>
他们所的回纥人,便是盘踞在甘州北部的甘州回纥。</p>
从刘继隆他们进入甘州开始,再到后来的前往山丹,这一路上他们都在和甘州回纥打着交道。</p>
吐蕃占据甘州时,他们不敢与吐蕃为敌,而今沙州击退了吐蕃,他们反倒是开始南下侵占草场了。</p>
万一被他们把草场都侵占完了,那日后山丹的牧群就只能在城池以南放牧了。</p>
“看样子得把他们驱赶回龙首山以北才行。”</p>
刘继隆眯了眯眼睛,他是知道现在山丹所面对局势的。</p>
倘若尚婢婢和论恐热真的把火烧到山丹,届时山丹城内守军肯定要驰援祁连城。</p>
万一回纥人趁山丹空虚,趁抢占山丹,那自己的经营就白费了。</p>
想到这里,刘继隆调转马头,对众人吩咐一声:“陈靖崇、张昶,你们两人率百余骑将那群回纥人驱赶回龙首山,我去找张司马。”</p>
“末将遵命!”陈靖崇张昶作揖应下,不过不等刘继隆离去,陈靖崇连忙追问道:</p>
“别将,倘若那群回纥人动兵,那我们”</p>
“直接动,但别杀人,把牧群留下就行!”刘继隆给出标准。</p>
“得令!”陈靖崇听到标准,精神大振,连忙应下。</p>
</p>
刘继隆没有耽误,抖动缰绳便往城内赶去。</p>
不多时,他便返回了衙门,并在走入厅堂的同时,见到了坐在主位的张淮溶。</p>
“怎么回来那么快”</p>
张淮溶没想到刘继隆才出去两刻钟就回来了,刘继隆则是作揖道:“北边有事情。”</p>
“什么”张淮溶放下中茶碗,刘继隆也将北边的事情告诉了他。</p>
闻言,张淮溶来回踱步,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p>
他也知道回纥越过龙首山会带给山丹威胁,可沙州本就和吐蕃交恶,万一再把回纥弄成敌人,那局势可以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p>
“这件事情先按照你的办,另外派出塘骑驻守龙首山,别让他们再南下。”</p>
“具体的,还得我请示一下淮深和刺史才行。”</p>
张淮溶只觉得山丹事情太多,往往一事未平,一事又起。</p>
虽他早就有了准备,可这么多事情一起出现,还是让他有些忙脚乱。</p>
这种时候,他也不得不感叹自己身边能有个刘继隆,不然这些事情就足够让他忙的焦头烂额了。</p>
“这甘州回纥日后必然会成为我甘州大患,我的建议是能动就早动。”</p>
面对甘州回纥,刘继隆露出了狠辣的一面。</p>
他自然清楚甘州回纥日后会发展成什么模样,如果能趁着他们弱歼灭,那就等于提前消除了一大隐患。</p>
当然,如果能歼灭甘州回纥大部分男丁,那就能迁入数万女眷进入甘州,这也是刘继隆希望能看见的。</p>
女人向来依附男性,倘若甘州男丁被杀光,这群女的会很快融入到甘州。</p>
数万女眷,足够照顾十余万亩耕地</p>
“我也知道,只是我军现在力有不及,腾不出来收拾。”</p>
面对刘继隆的话,张淮溶也是十分支持,但也诚如他所,沙州的实力还是太弱了。</p>
现在的沙州,勉强能凑出两千重扎甲兵和两千锁子甲的轻兵。</p>
仅凭这点人就叫嚣全歼控弦十万的甘州回纥,不免有些托大了。</p>
对此刘继隆也清楚,他之所以给张淮溶听,也是想看看张淮溶面对异族的态度,是否与他一致罢了。</p>
如果态度一致,以后办许多事情都会轻松许多。</p>
现在看来,张淮溶确实很适合自己,起码他在很多事情上没有主见,必须依赖自己。</p>
相比较控制欲较强的张淮深,张淮溶才是自己最好的遮阴伞。</p>
因此在张淮溶表态后,刘继隆便继续作揖道:</p>
“倘若尚婢婢和论恐热真的把战火燃到山丹,那我们有些计划恐怕得改变。”</p>
“什么”张淮溶皱眉看向他。</p>
迎着张淮溶的目光,刘继隆缓缓从口中出一句话:</p>
“组建一支精骑,出焉支山,往凉州去。”</p>
“以战养战,此消彼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