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归义非唐 > 第83章 东略凉州
    第3章东略凉州</p>

    “唳——”</p>

    二月初,春天似乎遗忘了西北这片荒凉之地,旷野上的寒风依旧刺骨,吹散了空气中稀薄的热气。</p>

    绿意盎然的草原还未回归,光秃秃的大地上只有不到两三寸的草芽在风中坚强求生。</p>

    穿着粗糙皮袄的牧户们高坐马背上,目光如同草原上的苍鹰一般敏锐,紧紧盯着远方牧奴们的每一个动作。</p>

    牧奴们穿着破旧的布衣,头上戴着陈旧的帽子。</p>

    他们中挥舞着长鞭,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显得格外凄凉。</p>

    他们面容疲惫,目光呆滞,仿佛木头般挥动中长鞭。</p>

    在他们的面前有着数以千计的羔羊,可却没有一只属于他们。</p>

    这些牧群都是城中贵族们的财产,贵族可以每天消耗十几只羊来浪费,却不会让出一口肉给他们这群牧奴。</p>

    他们在牧户的监督下放牧,若是偷懒便会遭到鞭打。</p>

    不甘一辈子过这种生活的人并不少,可他们的下场却好不到哪去,正如当下</p>

    “汉奴!站住!!”</p>

    远处,几名牧奴驱赶着牧群向北方赶去,盯梢的牧户发现了他们的行为,立马就抽出弓箭瞄准了他们。</p>

    “庞大,番狗张弓了!”</p>

    牧奴中,一名十二三岁的瘦弱牧奴害怕叫嚷着,眼神满是恐惧。</p>

    站在他不远处,从十三四岁到三十几岁不等的七名牧奴回头看了眼番贼的动向,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消瘦汉子咬牙道:</p>

    “躲在牧群里,他们不敢射牧群,等他们靠近之后,我们用马鞭和马杆把他们拉倒下来,抢了兵器就杀!”</p>

    “张公已经打下了山丹,论恐热都被击败了,我们抢到马就往西边跑!”</p>

    他话音才刚刚落下,远处的七八名牧户就策马朝他们冲来,他们急忙冲进牧群中,用牧群做挡箭牌。</p>

    眼见没有办法射箭,几名牧户收起弓箭,换成长枪与弯刀、绳索。</p>

    他们气势汹汹的冲向庞大他们,庞大他们见状声嘶力竭的喊叫起来。</p>

    “都反抗啊!杀了他们,我们就可以去西边做张公的百姓了!!”</p>

    任凭庞大如何叫嚷,其它数十名牧奴并未反应,而是老老实实的放牧牧群。</p>

    在牧奴们的冷漠中,七八名牧户冲入了牧群中,将牧群驱散的同时,开始向庞大他们发起冲锋。</p>

    一名牧户探身举枪冲刺而来,庞大虽然十分瘦弱,可力气却并不。</p>

    他侧身躲过长枪,大胆伸将长枪抓住,任凭长枪擦破了他的心却死死不放。</p>

    “滚下来!!”</p>

    在他的怒吼声中,那牧户被他拉下马来,不待反击就被庞大用拳头砸晕。</p>

    庞大激动抓起长枪,转过身去便见到自己的几名伙伴已经倒下。</p>

    不等他有所行动,一根套绳便套在了他的脖子上,将他拽着拖向远方。</p>

    哪怕他挥动长枪割断绳子,不等他起来便有七八支箭矢将他射成了马蜂窝。</p>

    他躺在地上抽搐,鲜血不断流出。</p>

    一名牧户策马到他身边,翻身下马后便挥刀了结了他的性命。</p>

    就这样,七八名牧奴的暴动在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内被镇压,无一幸免,均成为了草原的养料。</p>

    “这些汉奴,总是觉得有几分力气就能挣脱我们。”</p>

    挥刀的牧户笑着上马,紧跟而来的牧户也跟着笑道:</p>

    “上个月的一个牧奴力气更大,他按翻了一匹马,最后被我们用套索拉拽分尸了。”</p>

    “你他们真是蠢,没有兵器和甲胄,凭着单衣和长枪就敢叛乱。”</p>

    牧户一边一边拍了拍自己的皮袄,那皮袄发出声响,显然里面还藏着防具。</p>

    他们回头看去,只见其它数十名牧奴依旧在老老实实的放牧,因此便笑着将牧群收拢带回。</p>

    留下的,只有那八具瘦骨嶙峋的牧奴尸体</p>

    对于他们的死,不论牧户还是牧奴都无人关心。</p>

    随着时间推移,当时间来到正午,四周的气温也略微上升了些,不似一开始那么寒冷了。</p>

    牧户们可以在草原上纵马玩耍,而牧奴却要老老实实的驱赶牧群放牧。</p>

    苍鹰在空中盘旋,牧户在地上纵马。</p>

    在他们玩耍的同时,西边却升起了阵阵烟尘。</p>

    滚滚烟尘为纵马的牧户们注意,脸色瞬间变得凝重。</p>

    “回来!都回来!”</p>

    “那群狗奴来了!”</p>

    “西边什么时候有狗奴的”</p>

    “别管了,先回来!”</p>

    面对滚滚尘烟,常年在外放牧的老牧户们开始提醒年轻的牧户,口中还不停骂着所谓的狗奴。</p>

    沉闷的马蹄声开始作响,将所有人团结一处的老牧户冷静倾听,可渐渐地就察觉到了不对劲。</p>

    当他反应过来时,西边的滚滚烟尘中也冒出了迎风招展的旌旗。</p>

    “杀!!”</p>

    喊杀声炸响整片草原,牧户们在见到旌旗的同时肝胆欲裂,下意识便纵马往南边逃去。</p>

    “逃!!”</p>

    “怎么会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p>

    “现在不是开春吗!”</p>

    在他们充满恐惧的声音中,身披扎甲的精骑如潮水般发起冲锋。</p>

    那群牧奴纷纷举起双,牧户们则是舍弃了牧群逃跑。</p>

    精骑一分为二,大部留下圈住牧群与牧奴,股精骑则是对牧户追击而去。</p>

    牧户所乘骑的马匹不过就是瘦弱的驽马,而精骑所乘马匹则是用豆料喂食了一个冬季的军马。</p>

    双方追逐不过十余里,那些牧户便因为马力不足而渐渐慢了下来。</p>

    为了活命,他们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p>

    双方碰面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三十余名牧户和五十多名牧奴,包括数千牧群就这样成为了精骑的囊中之物。</p>

    一名甲胄稍微华丽些的骑将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地方,抬作揖:“果毅,都在这里了,没放跑一个人!”</p>

    牧户们恐惧的看向骑将所作揖的方向,只见一名身材高大的将领驻马数步外,而他的面前则是前番被杀的庞大尸体。</p>

    “有血性,可惜了”</p>

    当着牧户和牧奴们的面,刘继隆长叹一口气,翻身下马抓起一把土洒在庞大尸首上。</p>

    “我会报仇的”</p>

    话音落下,他便翻身上马,头也不抬的策马向牧群走去。</p>

    “动!”</p>

    骑将冷声开口,不待那三十余名牧户反应过来,左右精骑便纷纷举刀将他们人首分离。</p>

    鲜血洒在地上,他们最终落得与庞大他们一个下场。</p>

    “哈哈!果毅,你看看,这里最少有三百匹马,二百头牛!”</p>

    激动的笑声响起,张昶在牧群中穿梭,这里摸摸牛,那里摸摸马,好似从未见过牧群那般。</p>

    “瞧你那模样,快出来吧,别被牛给顶了!”</p>

    “嘿嘿”</p>

    在刘继隆的话音中,张昶灵活的从牧群中穿梭出来,熟练翻身上马。</p>

    瞧着他上马,刘继隆转头看向了自己身后。</p>

    马成、李骥、尚铎罗三人驻马在他身后,而他们身后则是五十余名牧奴和一人双马的八百精骑。</p>

    这八百精骑有三百人是鄯州军,其余五百人才是山丹军。</p>

    尽管刘继隆想要率千余精骑出征,但裁汰一些不行的马匹后,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率八百精骑出征。</p>

    </p>

    经过三日的疾驰,他们穿过了甘州北部草原,绕过焉支山来到了凉州地界。</p>

    这刚刚进入凉州不久,便撞上了放牧的吐蕃人。</p>

    “问问他们都是什么人,记清楚民族,看看能不能得到些有用的情报。”“是!”</p>

    刘继隆着一口大唐官话,而马成他们也纷纷以官话回应。</p>

    放在六十多年前,大唐官话在河西还不少见,可经过吐蕃近百年的奴役,河西的大部分百姓根本听不懂官话,这官话也就成了具有保密性的语言。</p>

    马成他们学了四五个月的官话,复杂些的还听不懂,但简单的官话已经能听懂了。</p>

    他们将那五十余名牧奴分别带到百步开外,然后对他们进行询问。</p>

    一刻钟后,马成将他们带了回来,汇总了情报后来到刘继隆面前作揖。</p>

    “果毅,他们他们是嘉麟城的牧奴,我们估计是跑偏了,最起码往北偏了三四十里,不然早就撞上番和城的牧群了。”</p>

    马成解释完,刘继隆也忍不住啧了一声。</p>

    在这草原上追击,没有特别显眼的参照物,还真就容易跑偏。</p>

    好在番和城和嘉麟城也就三四十里的距离,牧区也高度重合,不会惊扰到两城番军的主力。</p>

    “番和和嘉麟的情况他们了没有”</p>

    “了!”</p>

    刘继隆询问,马成便连忙回应:“那嘉麟城有二万口百姓,城内三千番贼被三个节儿控制,三个人将嘉麟瓜分,每年要定期给姑臧上贡。”</p>

    “那番和城内有一二千番贼,其它的他们也不清楚。”</p>

    “这北边的草原有大六十多个部落,每个部落的牧户在二三十到三五百不等,基本是一个牧户管两名牧奴。”</p>

    “除此之外,北边的回鹘人和嗢末人时常南下劫掠,不过一般都是在入秋之后。”</p>

    “兴许正是因为如此,这群番贼才没有在第一时间南逃。”</p>

    马成罢,张昶立马笑道:“果毅,这么多牧队,我们抢走一半就发财了!”</p>

    “你想的倒美。”刘继隆也嘴角挂笑扫视四周。</p>

    “一旦大批牧队被我们所杀,其它牧队必然会南逃。”</p>

    “从这里到番和、嘉麟不过四五十里,他们一南一北的逃跑、支援,我们很快就会被发现了。”</p>

    他解释着,张昶闻言却激动道:“那就和他们打!反正他们才三四千人,顶多也就一千精骑,不怕打不过!”</p>

    “对!和他们干了!”李骥也是叫嚣着要和番和这两个城池的番贼作战。</p>

    刘继隆看向马成,见马成作揖:“全听果毅的。”</p>

    “我也是!”尚铎罗果断表态,毕竟他对刘继隆十分信服。</p>

    不过对于他们的支持,刘继隆却没有鲁莽:“这次进入凉州不是为了杀敌,主要还是看看计划是否可行。”</p>

    “此战重在解救百姓和牧群,不可与敌军缠斗。”</p>

    话音落下,他看向尚铎罗、马成等四人:“我率四百精骑驻扎此地,以此地为中军,你们各带一百精骑向四周侦查!”</p>

    “若是遇到百人以下牧队,大可放去抢。”</p>

    “若是遇到百人以上牧队,不论牧群数量多寡,都需要派回塘骑禀报。”</p>

    “我有言在先,不听军令者,不论与我关系如何皆斩!”</p>

    刘继隆这番话的马成几人心里一悚,纷纷郑重作揖。</p>

    队伍大了以后,再用之前那套兄弟情义就显得太过简陋了,军法必须早早立起来,才能让诸将知道“令行禁止”的份量。</p>

    “去吧!”</p>

    随着他一声令下,八百精骑一分为二,四百人留驻原地并开始与牧户们解释来历,其余四百人则是分作四队,向四方探查而去。</p>

    与此同时,先前被救牧奴也反应了过来。</p>

    “大唐大唐来了吗!”</p>

    “我们便是河西的义旅,你们受苦了,但今后不会再有苦日子了!”</p>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p>

    “大唐”</p>

    出征前,刘继隆便与军中不少队正培训过话语话术。</p>

    虽然是开春牛马瘦弱之时,但正是这样的天气东征,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p>

    在军中队正们的解释下,五十余名牧奴原本麻木的目光渐渐明亮起来,最后高声喊着大唐万岁的言论。</p>

    刘继隆没有懈怠,而是让人收集燃料,准备杀一批羊来犒军。</p>

    他们疾驰三日,这三日全靠吃些粟米饼子和肉干,嘴里隐隐发苦。</p>

    眼下既然有足够的牧群,那自然是要大吃一顿才能对得起这三日的辛苦。</p>

    斛斯光带人开始处理牧群中的老羊,而刘继隆则是望着远处正在被掩埋的庞大等人尸体唏嘘。</p>

    “果毅,您以前反抗过吗”</p>

    安排好一切后,斛斯光走到刘继隆身旁坐下,好奇发出询问:“如果是果毅您,应该能反抗成功吧”</p>

    “不会”</p>

    刘继隆摇了摇头,随即看向斛斯光:“我记得你是工匠的孩子,倒也难怪你不知道牧奴的难处。”</p>

    他看着庞大等人的尸体解释道:“番贼是很警惕我们的,出城放牧后,不仅会让牧户限制我们的吃食,还会派兵卒在远处随时支援各支牧队。”</p>

    “他们给我们的弓箭都是软弓,自己拿着硬弓。”</p>

    “倘若有牧奴反抗,兵卒会用硬弓在远处将他们射死,而我们的软弓射不远,箭矢射完了便是等死了。”</p>

    “况且就当时瓜州的情况,即便杀了兵卒,我们又能去哪”</p>

    “西边、南边、东边都是番贼,北边是回鹘人,他们最喜欢抓捕我们这些逃奴做牧奴。”</p>

    “我见过许多反抗的牧奴,但没有一个能活下来。”</p>

    他话音落下,斛斯光深呼一口气:“我比果毅你们好些,匠奴只需要打造兵器、甲胄就行,番贼对我们还算尊重。”</p>

    “嗯”刘继隆没有再回应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处。</p>

    在他的视线中,被解放的牧奴们已经和山丹将士们一起收拾起了牧群中的老羊。</p>

    他们明明十分高兴自己被解放了,可脸上却又哭又笑,捶胸顿足都停不下来。</p>

    对此,山丹的将士们都深有感触,毕竟他们又何尝不是从牧奴这条路走来的。</p>

    “果毅,我们东归大唐后,是不是就不再打仗了”</p>

    斛斯光发出询问,刘继隆没有回头,而是反问道:“你不想打仗了”</p>

    “不是不想,就是觉得这么一直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而且我总觉得有些有些”</p>

    斛斯光挠挠自己的头发,刘继隆轻笑:“朝不保夕”</p>

    “对!就是这个!”斛斯光眼前一亮,随后呢喃着这个词。</p>

    面对他充满好奇的目光,刘继隆无法给出答案。</p>

    并非是他不知道,而是因为他太清楚了,所以才不能。</p>

    即便他告诉斛斯光,真实的大唐是个什么样,斛斯光也不会相信。</p>

    河西的百姓从孩童时便听着“盛唐”的童话长大,除了他们自己主动撕开童话,不然没有人能服他们。</p>

    如果河西百姓都能认识到现实的大唐并非他们所想的大唐,那事情反倒好办了。</p>

    但凡归义军有河朔、两淮的三分跋扈,张议潮也不至于奋战十余年还得不到河西节度使的头衔,张淮深也不至于得不到归义军节度使旌节了。</p>

    这对叔侄的一退再退,并没有得到大唐的信任,反倒让大唐对其升起了轻视。</p>

    在山丹的时候,有些夜里刘继隆都在想,如果张议潮他们能学着两淮、河朔的藩镇,动不动给大唐朝廷一点震撼的话,归义军的下场会不会更好些。</p>

    一想到张淮深落幕后的归义军结局,刘继隆就觉得大唐有时候真是应该被震撼震撼。</p>

    “嗡嗡嗡”</p>

    在刘继隆这么想的时候,南边草原上开始出现尘烟,三辰旗飘扬着向北靠近。</p>

    “看来是有收获了”</p>

    刘继隆笑着站起来,斛斯光跟随他看去,只见三辰旗的后方跟着一大群牲畜,收获颇丰。</p>

    “别想那么多,你先累功升到校尉再想这些吧!”</p>

    刘继隆伸出拍醒了他,转身便向后方走去。</p>

    在那里,一只只被处理好的烤羊已经被烤得滋滋冒油,馋哭了一群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