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归义非唐 > 第101章 朱门酒肉
    第0章朱门酒肉</p>

    “混账!混账!”</p>

    “你们这群猪狗不如的家伙,竟然敢反我!!”</p>

    六月末,随着癫狂与打砸声一同响起,洛门川城衙内的论恐热宛若疯子,不断挥刀劈砍四周物件。</p>

    好不容易等他砍累了,他如发泄完毕的死猪般坐在椅子上,里的刀也慢慢垂了下来。</p>

    五月,他前往了大唐的长安,可礼部的官员却晾了他大半个月,最后在李忱打发乞丐式的赏赐下,灰溜溜返回了河陇。</p>

    见他没能请来唐军唐粮,尚延心那群家伙竟然直接忤逆了他,致使他被迫出走洛门川。</p>

    如今他的身边,仅剩两千余精骑随他撤回洛门川,再也没有了与大唐交涉的筹码。</p>

    “尚延心尚延心”</p>

    他低声呢喃着,而被他所呢喃的尚延心却联合临州、渭州组成了河渭联盟。</p>

    他们拥甲兵七千余,城池九座三关,人口七八万口。</p>

    不过在陇西大旱的情况下,人口太多反而是累赘。</p>

    正因如此,尚延心不得不向兰、会、岷、洮等州借粮。</p>

    然而河陇大旱,各方势力人人自危,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借他。</p>

    一时之间,私下拥甲胄而逃者甚众,整个河湟、河陇地区都乱了起来。</p>

    旷野之上,满是劫掠的逃兵,一些逃兵甚至聚众进犯大唐。</p>

    秦、原、凤等三州七关遭胡骑入寇,而临近河湟的大唐边塞也产生了大批流民南下乞食。</p>

    在南下道路上,官道沿途州县对流民大多抱以驱逐的态度,以至流民从兴、凤(汉中)等地一路南下至三川(川东)都未能得到妥善安置。</p>

    时逢蓬州、果州(南充)一带盗寇肆虐,许多流民纷纷依附盗寇,而蓬、果之地的盗寇得到流民加入,自觉势大,开始依托阻鸡山,劫掠三川之地。</p>

    大唐刚刚结束对党项的战事,便又面临番贼入寇,盗寇掠三川之苦</p>

    “娘我饿”</p>

    “忍忍,等到了关中就好了。”</p>

    七月的骄阳似火,却照不透人们心中的阴霾。</p>

    河陇之地久旱无雨,饥荒者不可计数,而南山、平夏的战争也在不断催生灾民南下。</p>

    天地间一片灰暗,犹如失去色彩的画卷。</p>

    干枯的河床上,裂开一道道无望的伤痕,仿佛是大地祈求雨水的呼唤。</p>

    野草无力地垂下枯黄的身躯,连那最顽强的生似乎也已被抽离。</p>

    从北武州前往灵州的官道上,灾民们如幽魂般向南游荡,身影瘦弱而扭曲,仿若被厄运紧紧锁链的傀儡。</p>

    饥饿将他们的意志消磨殆尽,连抬抢夺食物的力气都成了奢侈。</p>

    他们在绝望中寻找着稀薄的食物,树皮、草根,甚至是泥土,只要能填满空洞的胃,他们便不惜一切。</p>

    从长安离开的悟真一行人骑在马背上向灵州前进,官道上的饥民都在看着他们。</p>

    望着他们一行人胯下的马匹,许多饥民眼底流露出疯狂之色。</p>

    只是这丝疯狂在看到悟真几人腰间的长刀时戛然而止,更别提其中几人还穿着胸甲,显然不是他们能惹的。</p>

    见此情况,一些人开始试图向悟真他们乞食。</p>

    “行行好,给些吃的吧。”</p>

    “大德,能给些吃的吗”</p>

    “大德,不给我不要紧,给点让我喂我的孩子吧!!”</p>

    数十上百的灾民跪在道路两旁,祈求悟真能拯救他们。</p>

    望着眼前一切,悟真的心中充满了悲悯和无力。</p>

    袈裟在烈日下随风轻轻摆动,心情坚定而沉重。</p>

    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犹如一粒微尘,却依然希望能够为这些苦难的众生带来一丝丝慰藉。</p>

    他的目光落在一位衣不蔽体的灾民身上,那双空洞的眼睛仿佛在诉着无尽的苦楚。</p>

    悟真缓缓勒马驻足,将马鞍背后的一个包裹取下后,身子向左倾下,将那袋包裹放在地上。</p>

    “这里有些胡饼,吃吧”</p>

    “谢谢大德!”</p>

    “滚开!”</p>

    “饼子!我要饼子!”</p>

    一名女子还在回礼,但下一秒便被几名饥民推倒在地,四周饥民蜂拥而至,都在抢夺包裹之中的胡饼。</p>

    “把你们的也留下些吧。”</p>

    悟真回头看向身后几人,几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将装满胡饼的包裹放在了地上,只留下够他们吃到灵州的食物。</p>

    做完一切后,他们继续向前走去,耳边则是充斥着身后争抢胡饼的叫骂声。</p>

    “阿弥陀佛”</p>

    悟真双合十,轻声念诵着经文,试图祈祷上苍结束大旱,祈求它降下甘霖,滋润大地。</p>

    只可惜他所祈祷的一切并未实现,至少从他出发到抵达灵州治内回乐城时,都未见到一场甘霖。</p>

    回乐城,这座西邻黄河的往昔繁华之城,如今却在无情的旱魔下变得苍凉。</p>

    黄河的涛声依旧,但岸上丰茂的水草却不复存在,只余下龟裂的土地。</p>

    不算大的城池外,数以千计的饥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蹲在官道两侧。</p>

    他们的衣衫如风中残烛,褴褛而不堪一击。</p>

    瘦骨嶙峋的臂无力地举着,中空空如也,眼中却充满了祈求。</p>

    他们或立或坐,或倚靠在官道两旁,每当官道上有行人、马车经过时,他们便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祈求的目光投向那些过往的贵人。</p>

    那目光中蕴含的不只是求生的欲望,更有对往日富足生活的无限眷恋。</p>

    然而,那些锦衣华服的身影匆匆而过,仿佛没有看到这些绝望的眼神,只有偶尔几张干硬的胡饼从马车中抛出,成为饥民们争夺的焦点。</p>

    在这片干旱的大地上,连一丝湿润的气息都成了奢侈。</p>

    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烈日如火,炙烤着大地,连那曾经欢快跳跃的昆虫,如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饥民们的呼吸声在这片死寂的土地上显得尤为顽强。</p>

    远处,守城的兵卒谈笑风生,似乎在他们眼中,这数以千计的饥民都是空气,不值一提。</p>

    悟真一行人已经没有多余的胡饼来救助灾民,只能怀着沉重心情走向城门。</p>

    在城门口检查鱼符时,悟真还能听到两名武官谈笑的内容。</p>

    “你是不知道,昨夜那三个娘子的滋味,简直舒服极了!”</p>

    “好子,等会我也去城外选几个娘子。”</p>

    “选吧,反正一斗米就能买一个,买那些十二三岁的正好,身子嫩哈哈哈哈!”</p>

    听着二人口中的污言秽语,悟真紧握中缰绳。</p>

    他很想做些什么,可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成事。</p>

    “进去吧。”</p>

    检查鱼符后,悟真一行人得以放行。</p>

    走在回乐城的街上,贩卖粮食的粮商络绎不绝,许多摊贩摆摊卖食,香气扑鼻。</p>

    只是一面城墙,便隔开了城外的残酷,城内的繁华。</p>

    “这城内那么多粮食和粮商,为何不赈灾啊!”</p>

    队伍中一名直白忍不住开口,不等悟真制止,便有粮商听到后轻蔑朝他看来。</p>

    “赈灾”粮商嘲笑道:“你以为赈灾是你想赈就能赈的”</p>

    罢,他与其他几名粮商笑着离去,而旁边摆摊的摊贩也嘲笑着他们的天真。</p>

    见那摊贩也在笑,直白不满瞪道:“你笑什么”</p>

    “笑你们这群人不知道世道险恶。”摊贩摇头收拾桌椅。</p>

    见状,悟真主动将马拴到一旁,坐在了摊位上:“来十碗羊汤,不知可否为我们解惑”</p>

    “解惑”摊贩闻言眼睛一转,指着自己的摊子道:</p>

    “我这里还有三十三张饼和十二张蒸饼,你一并买了我就告诉你。”</p>

    “好!”悟真没有丝毫犹豫的拿出一吊钱放在桌上。</p>

    见到这一吊钱,摊贩脸上立马摆上笑脸,一边转身去为他们盛羊汤,一边解释道:</p>

    “这赈灾倒是不难,可城外的灾民都是买卖啊。”</p>

    “买卖”悟真愕然,摊贩却笑呵呵道:</p>

    “四周灾民过来之后,城内的一些大户就能低价将他们之中身强力壮、容貌清秀者买做奴婢,贩往长安。”</p>

    “这”悟真瞳孔震动,强忍道:“这不符合律法吧”</p>

    “都这世道了,哪还能按照律法一板一眼的来”摊贩不以为意着。“别逼灾民做奴婢了,就是违反禁令,也不过些钱就能摆平。”</p>

    </p>

    解释间,远处忽然传来嘈杂声。</p>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名穿着戎装的兵卒正在用马鞭抽打一名十一二岁的女子。</p>

    那女子哭嚎着,却无人敢管。</p>

    摊位上,一名直白忍不住起身,却被悟真一把抓住。</p>

    “大德,我”</p>

    “我们管不了!”</p>

    悟真心中同样盛怒,可那又如何。</p>

    这是灵州,不是河西。</p>

    “大唐怎么会是这样子的”</p>

    那人攥紧拳头被悟真拉回椅子上,而那女子的哀嚎声却持续在他们耳边响起。</p>

    那摊贩将食物上齐,擦了擦后便看向那女子的方向,唏嘘道:“估计又是个要偷跑的女娃。”</p>

    “这些女娃娃不知好歹,以为跑了就能活下来,却不想跑出来也会遇到人牙子。”</p>

    “跟着这些军头,顶多被欺辱一段日子,等军头腻了,还能以奴婢的身份在府里待着。”</p>

    “要是被人牙子拐了,恐怕会被卖给一些贫穷的老汉家中,不仅要伺候老汉,还得伺候田地。”</p>

    他话音落下,那女子也被打得叫不出声,被那军头提着拖回了自家院子里。</p>

    悟真等人一时无言,只能埋头强忍不适,将肉汤与饼子吃了大半,剩下带在了身上。</p>

    一路无言,众人往驿馆寻去,不多时便寻到了回乐城的驿馆。</p>

    本以为今日到此为止,却不想他们在驿馆门口见到了熟悉的面孔。</p>

    “张长史!”</p>

    悟真及几名直白、兵卒哑然,而正在与驿卒谈笑的那身影也转了过来。</p>

    “悟真!”</p>

    张议潭十分欣喜,连忙上前对悟真等人行礼。</p>

    “我已经听闻你们与高进达入长安的事情,不曾想还能在此地碰到你们。”</p>

    “长史您也是来入朝的吗”悟真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p>

    张议潭闻言抓起他的,示意众人跟上:“走,去屋子里!”</p>

    话音落下,他带着悟真等人进入驿馆之中,来到了自己所住的房间里。</p>

    张议潭所率精骑都在回乐城外驻扎,而他只带着十余人入城休整。</p>

    好在房间左右都是他的人,所以也不怕走漏风声。</p>

    他带着悟真他们进入房间后坐下,随后对众人笑道:“我这次前往长安,也是为了报捷。”</p>

    “我们收复凉州了”悟真想的是收复凉州,而张议潭摇头道:</p>

    “凉州还没有收复,不过我们收复了伊州,此外”</p>

    着着,张议潭顿了顿,扫视了一眼众人后才低声道:</p>

    “我们从鄯州尚婢婢中得到了五州图籍,而西洲的仆固俊、安宁二人也献上了西洲图籍。”</p>

    “这六州图籍加上我们中的五州图籍,便是十一州图籍。”</p>

    不等悟真他们消化这则消息,张议潭才出自己为何要遮掩的原因。</p>

    “我与节度使商议了,献出十一州图籍,以壮声势。”</p>

    “届时再与朝廷东西夹击河陇,收复失地指日可待!”</p>

    张议潭这般着,表情十分激动,仿佛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p>

    只是面对他的话,悟真却眉头紧皱,随后转身看向几名直白:“你们先出去。”</p>

    “是。”几名直白转身离去,悟真这才看向张议潭。</p>

    “十一州图籍交给朝廷,这自然会让朝廷十分高兴,可朝廷必然会以为我们已经收复十一州。”</p>

    “我在关中行走几个月的时间,也大概知晓了一些事情。”</p>

    “眼下朝廷警惕藩镇坐大,而我们若是献上十一州图籍,难免会让朝廷警惕我们”</p>

    “这怎么会呢!”张议潭打断了他的话,眉头紧皱:</p>

    “我等皆为义旅,打通河陇只为重归大唐。”</p>

    “若是朝廷忌惮我们,只需圣旨一份,我与节度使便会交出兵权,只身入朝。”</p>

    “如此,朝廷总该相信我们了吧”</p>

    “这”悟真不知道该怎么,他只能询问道:</p>

    “长史,城外的饥民你看到了吗”</p>

    闻言,张议潭的激动烟消云散,语气有些低沉:“看到了”</p>

    “我未曾想到,大唐的时局也如此艰难。”</p>

    悟真见状松了一口气,可不等他开口,便见张议潭提起几分精神道:“可若是等我们收复河陇,那百姓也就不用受苦了。”</p>

    眼见他还在认为问题在于外敌,悟真深吸一口气将自己交代的事情尽数了出来。</p>

    跋扈的藩镇,欺压百姓的神策军,无所作为的朝廷,盘剥百姓的官吏</p>

    大唐的遮羞布被悟真一点点撕开,而他这么做,就是想让张议潭认清大唐的真实情况。</p>

    张议潭的攥紧了一遍又一遍,却最终还是无力松开。</p>

    悟真本以为自己已经动张议潭,不曾想张议潭却低声道:“朝廷有朝廷的难处。”</p>

    “如今藩镇跋扈,宦官作乱朝廷能将时局控制如此,已然不易。”</p>

    “我等身为大唐的百姓,理应要体谅朝廷,体谅至尊。”</p>

    “等收复了河陇,许多事情都会变好的。”</p>

    “真的会变好吗”悟真自嘲一笑。</p>

    “番贼若欺辱我们,我们还能以大唐百姓的身份驱逐他们。”</p>

    “可若是日后收复河陇,重归大唐后,欺负河西百姓的人成了这群贪官污吏”</p>

    “那我们到底又该以什么身份自居呢”</p>

    他这番话,让张议潭自己都无法服自己了。</p>

    他双慢慢攥紧,沉声道:“河西只会越来越好。”</p>

    “希望吧。”悟真起身向外走去,脚步急促得没有一丝要停留的意思。</p>

    听着那脚步声渐渐走远,张议潭这才露出了无奈之色。</p>

    城外的景象,他又何尝没有看见呢</p>

    不止是他,而是所有人都看见了。</p>

    那景象将他们幼时“忆昔开元全盛日,邑犹藏万家室”的幻想击碎,所有人沉默无言。</p>

    兴许大唐本就是这样,只是他们这群河西遗民将大唐想象的太美好了。</p>

    这样的世道,又有谁会比谁好到哪去。</p>

    可是不回大唐,他们又能去哪</p>

    割据自立吗</p>

    这个念头升起,张议潭连忙苦笑。</p>

    倘若他们真的谋求割据自立,那用不了几年,整个河西就会分崩离析。</p>

    况且没有了大唐的支援,以河西“胡道昌盛,汉道衰微”的情况,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p>

    良久之后,张议潭的屋内传来又有叹息声,而在二楼开了一间房间的悟真却望着窗外的回乐城心灰意冷。</p>

    与他同住的一名直白递给他一杯茶,悟真感谢过后接过饮了一口。</p>

    “大德”</p>

    直白犹豫半天,却一句话都没有出口。</p>

    悟真倒是有许多话,可能出口的并不多。</p>

    “郭直白,回了敦煌后,你准备去干嘛”</p>

    “应该就是在衙门里当差吧。”郭直白自己也不太确定。</p>

    不过为了打开话题,他还是对悟真询问道:“大德您呢”</p>

    “我吗”悟真精神恍惚。</p>

    他想继续作为使者来往河西与长安,可话到嘴边他却不出来。</p>

    这样的大唐,并非他心中的大唐。</p>

    因此仔细想了想后,他抬起头看向远方,如释重负道:</p>

    “敦煌南边遗留的洞窟和窟檐很多,可不少都因为番贼入侵而遭到了破坏。”</p>

    “我想去那里清修,顺带清理洞窟,修复窟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