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 第266章 气死人不偿命
    崔氏不容易,阆九川能明白,甚至作为旁观者,也会觉得她身世坎坷,但她却不会因为对方的不容易和可怜而代替原主去原谅她的过错,做错了就是做错了,这没得洗。</p>

    古嬷嬷问她是在恨夫人吗,其实也谈不上滔天仇恨,只是不认同她的做法,也谈不上多感同身受,她到底不是原主啊。</p>

    有资格谈原谅的,只有原主。</p>

    她现在维系的,只是原主和阆家的牵绊,将来如何,等她替原主了结了身死因果,应该就会明了了吧?</p>

    阆九川在意的其实只有一点,就是她在和崔氏初见时,分明感受到血缘牵绊的。</p>

    她入了栖迟阁,崔氏却不在她的卧房养着,而是去了佛堂。</p>

    墨兰带着她转去了佛堂,轻声道:“姑娘也劝一下夫人,身子骨才是最紧要的。”</p>

    阆九川进了佛堂,就见崔氏跪坐在蒲团上,身姿笔直,双合着一串紫檀木佛珠,喃喃念着经文。</p>

    而在她之前供桌上供着的,却不是菩萨神像,而是两个灵位,一大一,大的乃是秦氏之名,的,却姓崔,单一个源字。</p>

    这是崔氏之母和她那个夭折的哥哥的牌位。</p>

    而在另一个供桌,则单供着阆正泛的牌位,同样点着长明灯,燃着檀香,摆着新鲜的瓜果花卉。</p>

    阆九川看着几个牌位,心想和她最重要的几个人,有一半在这里供着,如果算上原主,还不止了。</p>

    不问恩怨,故人为重。</p>

    阆九川想了想,上前从香桶里取了两柱檀香点了,执在上向秦老夫人和崔源的灵位拜了拜,插在了香炉上,微微垂首哀念了一下故人。</p>

    随后,她又另取了一柱香拜了阆正泛,等转过身后,才看到崔氏直勾勾地看着她,眼神复杂。</p>

    “夫人拿自己的身子骨来惩罚自己,也不过是让身边伺候的人担忧罢了。”阆九川淡淡地道:“夫人若是慈悲人,何苦要折腾身边人?”</p>

    崔氏脸色苍白,在程嬷嬷的搀扶下起了身,看向那两个牌位,解释道:“这是我母亲和我哥哥的牌位。”</p>

    “嗯。”</p>

    崔氏看着牌位,问:“你会玄术,你,我是不是个不祥之人,刑克六亲,若不然,我母亲哥哥,还有”她看向阆正泛的牌位,道:“你爹,都早早就离开了。”</p>

    阆九川在心里加上原主,只是没出来,道:“崔老爷子还活得挺好的,也算不上。”</p>

    崔氏额角青筋一跳,忽然就不知什么好了。</p>

    她的也是事实!</p>

    阆九川又道:“夫人出身名门,想来也是自读书的人,竟还会信刑克六亲一?”</p>

    崔氏声音寒凉:“若非如此,为何死的不是我呢?”</p>

    阆九川眉目疏冷,回道:“人终有一死,时辰到了,阴差自会来请上路。”</p>

    崔氏:“”</p>

    真的是,气死人不偿命!</p>

    程嬷嬷眼前一黑,嗔了一句:“姑娘!”</p>

    不会安慰,其实不话也行的。</p>

    </p>

    但崔氏愣是被阆九川这连番呛话,忧伤消弭大半,搭着程嬷嬷的,走出佛堂。</p>

    再回到她的寝卧,崔氏就像被抽走了精气神似的,歪在大迎枕上,道:“崔家,就是我父亲那边回京任职了,以后崔家人会在乌京,多半也会遇上,你心里有数就行。”</p>

    “古嬷嬷已了。”</p>

    崔氏看她一眼,又道:“还有,就是过继嗣子一事,你可有什么想法?”</p>

    阆九川撩起眼皮,神色懒倦,瞥了过去:“夫人做主便是。”</p>

    “如果”</p>

    “夫人,我在阆家待多久都是个问题,更不我本就没打算成亲嫁人,所以不要指望我会招赘生子,传承这一脉。”阆九川打断她的话,道:“嗣子一事,您觉得哪个孩子有缘,就和阆大伯商议便是。”</p>

    崔氏闻言脸色越发的白了,嘴唇微颤。</p>

    两人对视半晌,崔氏深吸了一口气,道:“此事再议吧。今年你父亲的道场,因为镇北侯府的世子三月里大婚,镇北侯到时候会回来主持婚事,想把给你父亲做斋醮这事提前办了。”</p>

    阆九川心头一动:“他当真每年替父亲做斋醮道场?”</p>

    崔氏点头,清冷的眉眼也染了些许暖色:“的确如此,他镇守北疆,若无法赶回,也是让世子爷代替主持的。”</p>

    “他已是堂堂侯爷,为父亲做道场,一做就是十几年,倒是颇有诚心。”</p>

    崔氏没多想,只道:“他当年乃是跟着你父亲的副将,彼此亲如兄弟,就是你父亲的尸首,也是他从战场上背回来的。”</p>

    她的声音微颤,眼角有些发红,似是不敢回忆。</p>

    阆九川道:“那到时候真要仔细看一看这位世叔,真心几许了。”</p>

    崔氏听了这话,总觉得她话里有话,心里不禁有些古怪。</p>

    “夫人歇着吧,我去给老夫人请个安。”阆九川站了起来,向她福了一礼便离开。</p>

    崔氏呆坐许久,才问:“嬷嬷,你她的,在阆家待多久都是个问题,是什么意思?”</p>

    程嬷嬷却是一笑:“夫人如今和姑娘的话,比之前要多了,也没那么刺了,老奴相信,会越来越好的。”</p>

    崔氏沉默。</p>

    很多东西,往往事与愿违。</p>

    阆九川给老夫人请了安,就回到书房,将掣等在那里,指着桌面上的东西:“你看我挖到什么宝贝了?”</p>

    阆九川快步走过去,拿过桌上的物事,一尊青龙玉玺,不过方圆四寸,上钮五龙交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p>

    “这就是碑柱底下藏着的真正阵眼?”她眸子半眯,道:“传国玉玺,压在了那阵眼,那澹台现在用的玉玺又是什么?”</p>

    她确实没动法阵就渡了那些伏家军,但不代表她就会放着这么个九宫八卦阵在那视而不见,万一澹台家发现英灵消失后,再丧心病狂地重新往里投放一些有功德的魂灵,摧使法阵继续运转呢?</p>

    这种会,她可不想给澹台一族!</p>

    “还能是什么,假的呗。”</p>

    阆九川的一颤,假的,那这两百年,澹台都是拿着假货行真令了?</p>